读书

内心安宁源于爱—《自在独行》首篇

2020-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闲不下的心

内心安宁源于爱

        ——《纺车声声》读后感

      一段段细腻朴实的文字描摹,一卷卷平平常常的生活画卷,如同由远而近的镜头,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跃然于纸面。

  贾平凹先生的文字在一些小到被忽略的看似平常其实温暖内蕴的细节着笔,娓娓道来,让阅读中的你感同身受血脉相系的暖,琐碎生活里的难,内心执着强盛的爱,身历其境一遍,心里百转千回一遍……他的文字,没有山雨欲来的震撼,却在字里行间中传递着似有若无的感动。

    “我瞧着母亲一天一天头发灰白起来,心里很疼,每天放学回来,就帮她干些活:她让我双手扩起线股,她拉着线头缠团儿。一看见她那凸起的颧骨,就觉得那线是从她身上抽出来的,才抽得她这般的瘦,尤其不忍看那跳动的线团儿,那似乎是一颗碎了的母亲的心在颤抖啊!”

    “嗡儿,嗡儿”的纺车声音如同一根线系着所有人的心,贯穿了整篇文章,也深深刻在了我们脑海的最深处。

夜里,我们兄妹们一觉睡醒来,总听见“嗡儿,嗡儿”的声音,低低的,听着难受了,像无数的毛毛虫在心上蠕动。

我爬起来说:“妈,鸡叫二遍了,你还不睡?”

母亲笑笑说:“棉花才下来,正式纺线的时候,前日买了五十斤苞谷,吃的能接上秋了,可秋天过去,你们又是一个新的学期……”。

孩子们心疼母亲,母亲却欣慰自己的辛苦操劳能换来家人的温饱和孩子们新学期的学费。纺车声声是母亲在五味杂陈生活中历练的一身披荆斩刺的本领,是艰难岁月里母亲引领孩子们始终坚持读书的深明大义。

“嗡儿,嗡儿”的纺车声音在读完父亲为了不连累家人提议离婚的来信那晚执着的响着,鸡叫二遍时仍未停下,那纺车摇得生欢,手里的棉花无穷无尽地抽丝……

纺车声声是母亲对父亲漫无止境的思念,是母亲坚守爱情和婚姻的选择,更是一家人直面冰冷如刀的生活时揩去的泪水和迎面而上的隐忍与坚强。

“嗡儿,嗡儿”的声音响了一天半夜,好像那是一架歌子,摇摇任何地方,都能发出音乐来。我在刘五叔的带领下,在山上砍柴,到集市卖柴攒钱,买回一辆新的纺车送给母亲,母亲高兴的憧憬着未来,让我写信告诉爸爸是我的功劳。她还在新纺车上纺了六两线……

      纺车声声是母子惺惺相惜,亲人之间血脉相系的勃勃生机,是母亲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更是一家人战胜困难时收获的内心丰盈。

读《纺车声声》,仿若品尝了一道入口寡淡继而回味无穷的羹汤佳肴,作者怀揣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通过描写这食色家常、琐碎絮叨的生活片段倾述了对母亲的尊重和敬仰。作者笔下的母亲举手投足间充斥着乐观及隐忍,她在外辛苦操劳、对己斤斤计较、对家人体贴牺牲。生活对她的汲取及赋予,她都坦然受之,哪怕是遍体鳞伤,也咬牙坚持,迎面而上。

贾平凹先生将这篇《纺车声声》放在了《自在独行》这本书的首篇,也许是想告诉我们,他内心的安宁正是源自于母亲从小到大的言传身教,母亲深爱自己的丈夫和儿女,而正是这种爱使她的内心丰盈饱满,对世界充满着温情,不惧艰难困苦,活得如一朵盛开的花。

        困厄忧苦,人之常情,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