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光草木新梦想写作训练营【第七组】乡土故事

长胜沟见闻

2019-05-04  本文已影响19人  简映竹

天气晴好,下午出去逛一逛。

走,跟着简子,一起出发!

中峰新场街,出门右拐,过桥往西,不远就是新桥。这新桥可不新,看起来古朴沧桑,修桥至今近百年。

桥头是古老的黄葛树,枝繁叶茂,铺天盖地般罩着桥头和桥面。

桥头的阿弥陀佛,两米高,香火旺,相传极为灵验。

一位九十多岁罗姓老人说,他爷爷老老罗从大垭口回来,路上碰到一位高大魁梧的帅小伙,小伙风尘仆仆,身穿黄色长衫,脚踏草鞋。

夜幕下,小伙的长衫和草鞋仿佛被火烧过,有浓浓烟熏味道。

老老罗跟大高个小伙攀谈,得知他去二十几里外的“清明场”救火了来,现在要回中峰新桥。

那位老老罗当时并未在意。两天后,他听说清明场的大火来得奇怪,扑灭极快,居民未受多大损失。

老老罗有点纳闷,自己是中峰人,过上过下的,在新桥从没见过那么高大出众的小伙呀。

他再次走过新桥,桥头的阿弥陀佛像似乎在冲他微笑。

他恍然大悟,纳头便拜,并把随身携带的两双草鞋烧给佛像。

此后,乡亲们拜佛,就有了给阿弥陀佛烧草鞋的风俗。

回龙溪周家坝河段。

两岸翠竹森森,河水静静流淌。

回龙溪发源于郭扶高青,流经石笋沟,汇集了观音沟、桐林沟的溪水,于中峰污水厂处汇入清溪河。

小桥流水中峰美,桥,是河的标配。

桥左右两边是苗木基地,占地二十余亩,天竺桂、玉兰……各种。老板本来只想育育苗,冷不防都长成了大树。

这棵河边巨树,斜刺里歪向河中央。不细看,你都不会发现它的存在。

疑似栋梁材,隐逸河边栽。

挥洒非如意,皆因脖子歪。

简子不写诗,只来打个油。

长歪了的大树,不知是否有过抱怨?

这是周家坝人行老桥,它的前身是“跳蹬河”,涨水时节过河,心惊胆颤吓死人。

走一走铺满落叶的乡间小路。

周家坝聚居地,十几座房子挨着,原有一百多口人。现在大多都搬离老宅,去了中峰、綦江、重庆或更远的地方。

独居老人张宗林85岁,住不惯綦江城,他说城头的味道怪怪的,在儿子家住几天就头晕脑胀,回到周家坝,一见青山绿水,立马神清气爽。

他每天就是编编编,手里那种背篼(俗称“倒篾筐”)很精细,售价70元一个,两三天才得。

老人乐观,看不出85了。

周家坝是中峰镇白峰村村委会所在地,健身设施还挺多。

河新沟,新鲜河水不停流入,田头养鱼的增氧设备,简易,环保,点个赞!

周家坝、瓦子坝、何家湾这一带的梨树特别多,它跟永新梨花山的梨树属同一时期的品种,甜美多汁,想想就要流口水。

这座小山堡名“点将台”,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在此点兵南下,收复南方失地。

梨子挂果,今年肯定丰收。 河新沟桥边的房子。

户主张云开,他编辑了《农史典记》,从日常个人修养、到四季农事、历史地理等,内容丰富,读来琅琅上口,看今天的《僰俗》第二条分享。

正是平田插秧时节,牛儿,辛苦啦!

不养耕牛的就用“铁牛”。 这户人家好多柴(财)。

财柴同音,有柴就有财。

罗家小院美仑美奂。

白峰村的瓦子坝、苟家湾、何家湾、圆坝,住着罗氏大族。

小时,听过一个顺口溜:

“周家坝,抽他一下。

瓦子坝,肯吵架。

苟家湾,假弯搬。

圆坝,谨防老丈理骂。”

啥意思呢?

是说周家坝人湾大,男人脾气暴,动辄动手干仗。

瓦子坝有两个大大的三合院,几个大家庭聚居,不省心的老太们张长李短天天争吵。

苟家湾也是几十户聚居,其中有几个喝过墨水的半吊子文化人,动辄展开辩论,不死不休。

圆坝,大约是地方条件差点儿,女婿们怕老丈人?

这里叫做“铁香炉”,学霸之家:背靠凤凰山,面向回龙溪,左边沃野良田,右边巨树护佑,好地方!

大儿子留学归来,在杭州某高校任教,小儿子也是某年綦江区高考状元。

楼顶的大喇叭,快成文物了吧?

秧子长高了,正是插秧季。

(上边的方格子夹壁房,是不是亮点?)

何家湾分路,左边上永新的罗家场,右边是长胜峡谷(本地人称长胜沟)。

养蜂基地,甜蜜的事业。

中峰镇这样的养蜂基地有二十多个,蜂群六千多箱。

看,这两个晒坝,因地制宜,聪明人家。

有花有树乡村人家,深沟里的浪漫,低调的奢华。

绿意葱茏,心旷神怡。

岔路,上边去红岩石家坪,居然打了水泥路。

森林防火,时刻谨记! 回龙庙老街旧房。 硕果仅存的穿斗木板房。

这是废弃的回龙庙小学教室。

门缝看进去,荒草萋萋,比人还高。

小小的回龙庙。

曾经的回龙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派非凡,有上中下三个大殿,供着观音菩萨、药王菩萨、张献忠诸多神像。

据传明末张献忠反四川,杀得鸡犬不留,遇中峰寺高僧在鹿篆丫点化,封剑于石翁三缸。本地居民谢张不杀之恩而塑像供奉。

这里的住户阎显才老人,指给我看,哪是大殿,哪是戏楼,哪里是街道。

现在的回龙庙缩小了N倍,只有门前的一对石头基座是古物。

回龙庙老街的三合院。

主人阎显才老人说,回龙庙集市,解放前闹热得很,遭土匪放火烧了。

街道原有半里路长,六尺多宽,“三角塘是个名,回龙庙沟沟夹死人”,街道很窄很拥挤,也说回龙庙山高谷深深。

回龙庙座落在石笋沟(高青地段叫翠峰峡或鹿篆峡)和观音沟(中峰地段又叫长胜沟)的入口处,曾经是通往中峰、高青、三会的交通要道,也是那时本地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偌大的回龙庙老街,现在只有几个年迈老农在家,看出有现代文明亮点的,是森林防火值班室。

回龙庙旧堤坝,被洪水拦腰截断。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小型水力发电站,带动长胜加工厂。

这是修建于2009年的“回龙电站”大堰,堰渠长约3公里,发电站落差199米。

199,要久久,非常吉利!

这个,只能算“拦河坝”吧?它蓄水量有限,投资者花了好几百万,建成发电并网。他们说是“靠天吃饭”,幸好石笋沟、观音沟雨量充沛,水域面积宽广,应该不愁“吃饭”。

河对面是队长之家,队长兼任片区护林员,每天勤恳巡山,顺带养了几十桶蜜蜂。

这样的人家,是致富能手,也是村民们学习的榜样。

苏氏人家,这堡坎工程花了不少心血吧?

房子下边是公路,公路下边是“大沙田”:面积大,之前是牛蛙养殖基地。

我们看到四个施工人员正在拆除分解铝合金大棚。

长田生态保护区,杜绝破坏环境的大型养殖行为。

路边的牛儿,用无辜的小眼神瞧着我,感觉有点儿被它萌化。

沿途到处都有这样的黄布条,各有编号,相距10米、20米、几十米不等。据说是地质队标记勘探页岩气的。

如果钻洞要占熟田熟土,会赔偿农民50元一个洞,荒地则免费。

夏家老宅正院

夏家老宅“雙龍井”,“彩楼”上的三个字,两边被挡住,中间“龍”字清晰可辨,字体古雅丰润,据说是夏氏老祖书写,距今已有一百多年。

老宅屋里有多个不规则的坑凼,苕坑不像苕坑,地窖不像地窖,简子十分疑惑。

回来一问,那是好友夏德芳家。她说她祖爷爷曾是本地袍哥老大,德高望重,家底丰厚,当年修了夏氏老宅,人丁兴旺,传到夏德芳这一辈,已经历好几代人。

不愧是风水宝地,夏家人才辈出,纷纷走出深山,在外经商、行医,赚了钱买了房,再也无人回去,几大房人几十间屋子先后废弃。

仅中峰场上,夏德芳药店生意爆棚,夏老五超市人气满满,夏德云丧葬一条龙不愁顾客不上门来,夏红旗是铝合金专业户兼养蜂能手……

总而言之,夏家人聪明能干,人人都羡慕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有好事者传言,夏家老宅埋有不计其数的金银珠宝。

不法分子心动不如行动,铤而走险,挖掘盗取,因而留下乱七八糟的坑坑凼凼。

涉嫌盗窃者有的伏法,有的外逃。究竟有没有挖到古董宝贝,谁也说不清楚。

路边废弃的兑窝,刻有花纹。

夏红旗家的养蜂违建,强行拆除后,砖头废物利用,刚好用来铺路。

过了双龙井,河那边还有几户人家。

哇塞,鸡窝头有鸡蛋!

这个装置,应该是河对岸修房时运送砖瓦的吧?

随处可见野生药材。

观音沟两岸,好多苦丁茶树,枝繁叶茂,清香扑鼻,早晓得嘛,简子该背个背篼来呀,嘿嘿。

峡谷深深,没有尽头……

中峰出发,不知不觉已行走近20里路,早已荒无人烟。

据说再走两小时就能到达三会场,沿途风光无限。

手机没电了,只好打道回府。

别了,长胜沟,我会再来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