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充实的一天
昨天下午二点左右,天空会亮起来,一扫上午的阴霾。心情也变得爽朗起来,只是光线如果更亮,冬日会暖意更浓。
今天的太阳比前天争气,终于冲过了密布的浓云,把金光射进了房间里。前天在蒲先生四姐喝坝坝茶,就渴望这样晒背的太阳。
即使这样的天气,独自一人时疲倦也会时时袭来,想睡倒头就睡,睡醒后有点力气就读书。
手机总会带来阵阵繁闹,许多活动只能错过,许多信息不看也罢,看了更会平添烦恼。于是人在客厅,手机在卧室震动两不扰。
纸质书以宁静的姿态存在,手捧阅读自己也会变得宁静。昨天晚上六点过,蒲先生接子宇回家,我正在阅读的《山河之书》。
子宇进门第一次看见我戴眼镜,摇了摇头,一声叹息:“现在奶奶也戴眼镜了,全家只有我一人没戴眼镜。”在子宇的心中,他的父母,我和蒲先生才是一家人。
“奶奶平时不戴眼镜,戴眼镜是看书,不戴眼镜晚上就看不了书。”戴着眼镜看书久了,一样会头昏脑胀。蒲先生把饭菜端上桌,子宇放下看的课外书《语文卡通乐园》,跑到厨房给自己舀饭。
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④:唯有文字能够担当此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看到子宇吃得很认真很香的样子,就会忍不住逗逗他:“子宇,爷爷做的菜好吃,还是你爸爸做的菜好吃?”子宇满口都是饭菜,只好不住地点头,好不容易咽完了饭菜,“爷爷做的菜好吃!”
晚饭还没有吃完,儿子的电话就来了,“什么时候回来?”子宇的饭吃得就没有了滋味。“作业做完了没有?”儿子继续问道,“只剩等家长出题了。”“那好,你赶快吃完饭就回来。”儿子生硬的语气在房间里回荡。
《山河之书》是记录余秋雨根据自己行走时,写的一些文章进行选编的。而首篇《我的文化山河》,是本书的自序。
现在洗头不方便,只好去理发店洗头。下午三点到理发店。徒弟说师傅要半小时以后才到。围着理发店转了一圈,半小时后又回到了理发店。
蒲先生办有会员,洗剪吹三十一元。我不喜欢在外面洗头,是因为洗发水不好,洗了不舒服。现在手不能动了,也只有在外面洗头了。
理发店不大只有一个师傅,大家都要等师傅理发,于是带了《山河之书》去等待。过了半小时,师傅让徒弟给我洗头,师傅吹干头发,收二十一元。
洗完头,快五点了,与蒲先生一起去接子宇放学,再送俱乐部踢球。等待中打开公众号,给金牛作协投稿几个月的《成都人民劳动文化馆往事》在公众号上发表了,也算是给病中的我带来了一丝欢愉。
听着这篇文章文化宫往事,八十年代的记忆涌上心头。把文章分享在朋友圈,弟媳点赞并留言:“你怎么不把合影放进文章里,让大家猜猜当时的你我?”看后笑了笑,编辑真该让我把合影拿给他们编辑。
夜色中,寒风凛冽,四十九号的子宇在足球场上奔波。踢完球,穿着球衣球裤上车,看到都觉得冷,子宇说不冷。
这时快八点了,汽车鱼贯而出,球场到路上一条不短的灯带,瞬间就被夜色吞噬了。就近找一个餐馆就餐。回到锦苑已经九点过了 。
昨天无聊忙碌的一天结束了,郁闷的心还是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