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每日一读哲思

《论语》每日一读22

2020-10-04  本文已影响0人  朱红东

《论语·为政篇》6

【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大意】孟武伯向孔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子女要做到,只有疾病时,才会引起父母的担忧”

【一点启示】平日注意健康,减少生病,使父母不担心,最起码的要求。

【浅谈】

(1)父母看到孩子生病时的忧愁担心,子女做父母了,才能将心比心去体会。所以说读书只有自己去给他人分享、思启,才是学习。同时,平常学习,把自己尽量代入进去,并举一反三。对父母能做到对孩子生病时那种关心,才是真孝顺。

(2)儒家最讲孝道,尤其曾子写的《孝经》有言:扩而充之,大孝于天下人。为政的人,以孝子之心服务天下,主席也讲“公务员是人民公仆”。唐宋选人“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真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也一定是好国主。忠臣、孝道说白了,是真性情、真仁义的显现。这是为政的根本所在。

(3)慷慨捐躯易,从容就义难。从容不迫应对,想清楚,有真感情、真认识的人才能忠孝两全,才是真正的从于心,才是民族的脊梁。如夫子、玄奘法师、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这些大丈夫对“忠孝仁义”做了最好的诠释。

(4)中国人虽然不提倡以善易善,但讲因果,讲回报,孝是对父母爱心的同理心,知道父母养育不容易。扩而充之,就会懂民间疾苦和学会体谅别人,才算真正的为政,也是为人处事,千万不可犯晋惠帝让“百姓食肉靡”这样的笑话。

(5)古人忠孝传家。中国自古体制与西方国家根本不同:以农立国,文化精神即宗法制度。孝道始于夏商周三代,发展为周朝的封邦建国,宗法文化变家族世袭,孝的精神却是一贯的。孝是人情世故的扩充,以孝治天下。与西方的封建奴隶制完全两码事,西方立国之本是发展商业(看见了做生意,看不见时做海盗)后来发展抢、骗。大家对照一下就会明白,决不是西方自己吹嘘的民主、自由、平等。中国之所以强大,百善孝为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