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散文想法

为了60岁的幸福,从30岁起就要坚持做的3件事

2019-03-09  本文已影响24人  城市蚯蚓

网上有个问题:什么是幸福。

网友的答案很多:

“不是你房子有多大,而是房子里的笑声有多甜。”

“不是你开多好的车,而是平安到家。”

“不是你存了多少钱,而是天天身心自由,不停干着自己喜欢的事。”

“不是吃得好穿得好,而是没病没灾。”

……

幸福对于每个人都相差甚远,有人缺爱,有人缺健康,有人缺自由。

如果我们要在这个问题上加个限定条件:老年人的幸福是什么样的。

或许我们就能得到相对比较统一的几个答案。

儿女的自立贴心,身体的康健,精神的充实。

听起来都是很简单的三件事,但我们仍然能看见身边有特别多不幸福的老人,或是孤独,或是病痛,或是空虚无聊,眼神迷茫。

如果细思其因,我们都会发现,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忘记了给老年生活储备一些幸福。

01  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做个温暖的人

我的前公司老板是个很有远见的人,总是很激情的鼓动那些年轻的单身员工赶快结婚生子,他说,家庭的温暖是工作的动力,孩子的养成是为60岁以后的生活储备幸福。

我们也时常听见那些儿女有成的老人,对外人谈起自己的孩子多么有出息时,多么孝顺,多么贴心时,一脸骄傲的幸福洋溢出来。

确实是如此。为人父母,以子为贵。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也积极的花着各种心思培养孩子成才,但他们却忘了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温暖的人。

上个世纪,台湾有个单亲妈妈,她含辛茹苦的把孩子培养出来,儿子博士毕业后留在了美国安家立业。这位妈妈长期孤独一人生活在台湾,60岁那年,她老了,她想着要跟儿子住在一起,于是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准备飞去美国永远的跟随孩子。去之前,她写了一封信给儿子,告知她要去美国同住的计划。

哪知道,她坐等右等,没有等到儿子欢迎她去的回信,却只收到一张3万台币的支票和一张简短的诀别信。在信中,她儿子写到:对不起,经过思考,我们并不欢迎你来。如果你一定要为你的抚养索要点回报,我核算了一下大概是2万台币,现在我给你3万台币,希望你不要再来信了。

这位妈妈伤心痛苦了很久,最后她决定放弃追问,开始游历世界。

我们并不知道她的儿子为什么如此绝情冷漠,但我们可以想象的是,这位妈妈一定在催促她儿子成才的过程中,忘记了教会他做一个温暖的人,所以她只能孤独寂寞的终老。

我们的大舅也同样忘记了这点。表弟的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大舅和大舅妈忙着挣钱,没有对老人多加照顾,表弟的外公去世时,他们竟然也因为忙着生意,连追掉都懒得去了。他们总是以给孩子挣钱供他读书为由,忽略了对家人的照顾和关心。

现在表弟确实有能力了,定居日本。不仅一年回不了几天,还使劲催促着父母给他挣钱在国内的老家买房,买了房,还要逼他们拿出几十万的装修款。于是大舅和大舅妈两个65岁的老人,把自己的房子卖掉了,每天风餐露宿起早贪黑的卖点杂货,赚点微博的钱去满足儿子的要求。每次我们去,两人总是哭着求我们去劝劝表弟不要那么狠心。

现在有很多的父母,也是各种花尽心思培养孩子成才,可我们也千万不要忘了,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一定要以身作则,让孩子成为一个温暖有情义的人,那是老年生活的最大幸福来源。

02  保持身体的健康,是一切生活幸福的基础

伟大的毛主席就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这身体不仅仅是革命的本钱,也是每一个人存活于世的本钱。

2018年的微信朋友圈,充斥着各大癌症的案例,那些癌症变得越来越迫切,早早的来到了我们看见很多求筹款救病的转发文,也看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得了癌症,遗憾着生命的短暂。

著名的央视主持人李咏的离去更是成为很多人心中的遗憾。他年轻的时候为了事业拼搏,时常在凌晨下班,再晚也要喝点酒才休息。事业的成功却过度的透支了他的身体,早早的离开人世,留给家人无尽的伤心。

现在的人,生活在紧张的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里,吃着不太安全的食品,熬着更长的夜。这个时代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满目琳琅的世界刺激着人们去释放无尽欲望。

然而,我们并不知道,这些诱惑和放纵,是以破坏着身体的健康为成本的。它们正慢慢的侵噬着我们的健康,等到未来的某一天,突然就爆发了。

有很多人,60岁之前,身体看不出什么问题,但一过60岁,身体就开始急剧的下滑。各种各样的慢性病纷纷找上了门。

反之,那些很早就开始注意节制的人,却是老当益壮。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意思就是要劝解我们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所以为了给老年生活打下良好的幸福基础,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培养一个健康的身体。

戒掉油腻和垃圾食品,不暴饮暴食,清淡饮食,回归厨房。

保持适量的运动,少坐多动。每天保持10000步的快走就最好了。

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远离熬夜。养成良好的习惯。

俗话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

我们一定不要在老年时拖着病殃殃的身体,给孩子们增加负担,被他们嫌弃,给自己的幸福花上永远的休止符。

03  维持精神世界的充实,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其实,老年生活中最难捱的是如何打发那长长的时间。

很多人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从孩子们的世界里抽身出来,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方向,精神没有寄托,空虚迷茫的感觉会让人觉得生命没有意义。如此,更别说幸福了。

我很羡慕那些画家,作家,搞学术研究的科学家,他们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乐趣,似乎从来不受岁月的干扰,那种“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的充实状态让人向往。

今年95岁高龄的叶嘉莹女先生,现在还是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的所长,她的课,教室里外的都挤满了听众。她的亲人都已经离他老去了,可她并未觉得孤独,诗词是她最亲密的永恒伴侣。

我们并不期望能像叶先生那样,有那么深的造诣让老去后的时光依然大放光彩。但我们可以趁着现在还年轻,为自己培养能够充实精神世界的兴趣爱好。比如看书,在老去后徜徉在书海的世界里获得心灵的幸福,比如写作,用笔和一生的经历来为自己创造点回忆的快乐。

年轻时候,一定要为自己培养一个能够长久持续并且有意义的爱好。慢慢的,我们就能从中发现快乐,到老的时候,就一定能够收获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幸福。

04 每一个幸福完美的人生,都来自不易。

如果幸福是一个结果,那为了实现这个结果,我们需要长久加倍的为之奋斗付出。

如果幸福是一个状态,那为了维持这个状态,我们需要小心翼翼地珍惜,不亵渎不放任。

每一个人的幸福,都来得并不容易,有些看是简单的轻松,背后却有看不见的长久的努力。

所以不要等着老去的那时,才想着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幸福的结局。

从此刻起,从年轻时,我们就得为长远计议,不负时光,为自己的做着长久的打算,培养好自己的孩子,温暖有度;爱惜身体,有节制的放纵;培养长久的兴趣,为精神的充实打好坚实的基础。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幸福的老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