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8】90天营点评学习总结
今天晚上的文章点评里,点评官曦怡Winyi介绍了“文章的基本框架构建”。根据所听的内容,记录总结。
一
故事类文章有一个最基本的框架,那就是时间顺序。顾名思义,就是按照时间的先后,来叙述一个故事。
以前我们自己写过的日记、流水账等等都是按时间顺序来叙述的。结合我的实际工作,经常写报告,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按时间顺序来写,这样不会把事件的因果关系搞混。
很多人说自己不会写故事,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用单位时间把故事分成一个个的小间隔,每一个小间隔内发生的事情写好,然后再把它们串起来,故事就形成了。
“一个故事从开头到结束就是一条清晰鲜明的时间线。”
掌握了时间线,也就掌握了故事的发展,有利于控制,不会写跑偏。
时间顺序的优点:
1.作者写起来爽快,读者读起来易懂。故事的发展一目了然,人物的出场顺序,事情写得明白。
2.故事的逻辑清晰,不会有跑偏现象。不会让读者感觉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一切都是合理的。
时间顺序的缺点:
1.故事沉闷,如同古代的官方史书一样,没有主次之分,所有的事情都记录了。很容易变成流水账。
2.遇到有经验的读者,会即猜中开头,又猜中结尾,故事没有新意。
大多数的文章都可以用时间顺序来写。倒叙也属于时间顺序,只是把结局放在开头,剩下的还是时间顺序。
推理类、科幻类等文章不适合用时间顺序,容易过早暴露作者的写作意图,让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
二
书评类或者议论类文章属于实用性文章,写作方式有两种:渐进型和并列型。
渐进型:就是一步一步地推进,直到主题。
常见的就是研究类文章,从浅到深,一点一点地论述主题。结合我的实际工作,写的事故分析报告,就用的是渐进型。
并列型:就是把论证主题的论据全都列举出来。
网上流行的鸡汤文章、社会话题文章常用此类方法。我在实际工作中,很少会用到这个方法。
三
每次写完文章都要进行检验,目的是要检验文章是否符合逻辑。有两种办法,即读和模拟。
读,就是把自己的文章读一遍。
在读的过程中,文章的很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比如语句不通、用词不当、明显的错别字、标点符号等等问题。针对问题进行修改,然后再读一遍,直到不拗口、不别扭为止。
模拟就是把文章的内容在脑海里模拟出来,让文章变成一部电影。
这过程就好比在看一部电影,句子与句子间、段落与段落间的逻辑关系就会展现在眼前。如果有突然出现在眼前的东西,那就说明句子或段落之间的逻辑出了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去修改。逻辑出错,就会让读者看不懂作者想要说什么,产生很多疑问。
我模拟了一篇自己写的文章,发现里面有跳戏的现象。说明我违背了规则,让文章前后不搭调。以后在写文章的时候,要考虑好事情发展的逻辑顺序,让故事在合理的条件下发生。
点评官曦怡Winyi建议:
在未熟练写小说或者故事前,不建议从中间开始拍戏,也不建议安排伏笔和暗示之类。如果真的要安排伏笔的话,先把故事本身写完整,再把伏笔添加进去,但是切记,故事完结前要把伏笔的答案交代清楚,切莫忘了,否则故事就不成功了。
四
总结一下:
1.文章必须有一个主题,所有的故事、论据都要围绕着主题。它们都是来为主题服务的,不能偏离主题。
2.文章展开有两种方式:渐进型和并列型。
渐进型:就是文章的展开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时间顺序也可算是此类。
并列型:好比圆桌会议,每个论点都在一个圆弧上,同等重要,也同等不重要。常见的是鸡汤文。
3.检验的方法有读和模拟。
读,作者来读自己的文章,如果自己读起来都费劲,那就赶紧修改。
模拟,把自己的小说当做电影来看。如果看不下去了,或者有明显的不合理镜头出现,那就还得修改,直到改得流畅、完整为止。
4.对于新手,建议先学会把故事交代完整、交代清楚,熟练了以后再去写伏笔和暗示之类的内容。
以上,今天的所学,感谢点评官曦怡Winyi的分享!
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营 第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