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 又是一年夏天
对五月有种特殊的感情,五月伊始就这么觉得。
去年五月给妈妈发微信,告诉她,我到了人生的低谷了,一切都很糟糕,对自己很失望等等。当时刚走下地铁,在犀浦地铁站嘈杂的“哄光哄光,团借団借”吆喝声中接到她的电话,她没说完,眼泪就不争气地留下来。现在依稀记得的是,她觉得不必去追求太多,要相信总有适合自己的路。
当时的四、五月份都挺忙的,到仅需十分钟吃个午饭的时间都没有。然后不断受挫,竞赛、项目、实习、考试等等都是乱七八糟的,相信那些都是努力还不够导致的,也相信人品守恒,是在为后面的保研攒人品罢了。
更多的是对自己很不满,没能愉快地与自己相处。能清楚地看到自身的不足,有些是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的,但也无法接受。所以,那时候是很不喜欢自己的,并常常为此而懊恼。
记得当时总是去李老师家,一个温柔亲切,信仰基督教,很有激情的教现代文学的老师(据学姐说她还很有想法)。每次在她家吃晚饭,餐后一块儿读圣经、谈文学、谈生活。我问过这么一个问题:我是一个很乐观很阳光的人,但很多时候还是不免觉得不开心,能否找到一个方法持续地快乐呢?当时老师及几个学姐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生活明显不是只有一种色调的啊。
前两周有个晚上突然觉得不开心,自己也找不到缘由(在心理学上应该称为灵魂层次的情绪吧)。也是第一次很珍惜这种感觉,原来并不希望百毒不侵啊,一层不变的生活太无趣。想起去年三月去爬青城山(当时已经是第四次去青城山了),回来后更新状态“要有信仰有激情,要外表温和而内心强大,要敏锐,能感知冷暖”。所以,看来初心一直都是一致的,害怕被生活磨光戾气,害怕没有感知幸福的能力。
在大学期间,接触过佛教、基督教,和朋友去过几次文殊院,每次看到那些禅语也有短暂的顿悟,也多次惊叹于圣经的智慧,却又与这些都缘分尚浅,未像对待一种信仰一样专注于这些。和学姐说,这些于我只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吧,就像看书一样。
以前很爱折腾,总会觉得“刺激”等同于“快乐”,只有在使劲耍儿之后才有力气认真学习、努力干活。曾经晚上七点骑上山地从学校出发,不查路线还不停往前冲,去锦里逛吃逛吃;曾经和小伙伴们在金汉斯参加他们的喝啤酒大赛,赢了一壶“德国黑啤”回来;曾经在陌生的地方手机也没电关机,看着路上的公交要开往哪儿去,只要是熟悉的站点就沿着街道找公交站牌;还有明明那几天晚上都要熬夜画图到两三点,还是忍不住召集小伙伴去学校门口撸个串,或者跑去闺蜜家煮大螃蟹,喝起红酒。大学几年,虽然未曾喝醉过,但也算玩够了。现在依然很能闹腾,却也学会了在平淡的日子中找到快乐。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zoey童鞋晒她的offer,总算圆了她的法国梦了。想起去年感恩节她给寄的书《一个人的好天气》,很喜欢的日本文学。寒假回家时在赣州火车站旁的麦当劳看完的,浅浅淡淡的。还有她当时附的便签“一年之后,是否还在坚持法国梦,是否有了男朋友,是不是喜欢的人,是否有了想要的身材,是否吸烟、是否纹身、是否化妆、穿高跟鞋?”虽然她已经是高中同学中第四个接到国外名校的offer的了,还是非常替她开心。
一年的时间,只要努力,确实可以有很大的变化。如果我说:“我终于学会愉快地和自己相处,在改变自己和接受自己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了”。这在很多人看来很可笑吧?和去年比起来,还是没有男朋友,还多了好几斤体重,但走过的每一步也是用心体验了的呀。
嗯,next wish:希望在新的城市遇见更好的自己;也希望勿急勿躁,二十初头更应该不断完善自己,要相信该有的都会有的,只是每个人的花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