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懂,不如精一样
2019-12-08 本文已影响0人
风吹麦浪_97dc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同事之中有人非常幽默,特别擅长活跃气氛,因此这位同事很受欢迎,你在内心里非常的羡慕,于是也向他学习一些幽默的小技巧。于是你就学习如何让别人一分钟喜欢你呀,如何讲笑话呀,职场读心术等等一些技巧。照葫芦画瓢的反复练习,在各个场合反复的展示你学到的新技能,却始终做不到像同事那样自然发挥结果,最后可能你不仅能成为活跃气氛的高手,反而成为让现场气氛尴尬凝固的高手了,这样做不仅没学到别人的长处,反而连自己的特色都没了。
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总是拿自己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比,这样硬硬生生的想把短处变成长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逻辑呢?很大程度来自我们从小受到的练习,读书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尽力花更多的精力去补习成绩最低的那个科目,这样以便更好的提高总成绩。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你提升这个弱势学科,十分可能比提升优势学科一分更有利于升学录取,这个也会用咱们熟悉的木桶短板理论来解释,但是当我们离开校园进入职场之后,游戏规则就不一样了。
最大的区别是考试不需要协作,需要的就是自己一个人刻苦努力,争取每门成绩都考得很好。但是我们在职场无论什么工作,都离不开协作跟领导同事协作,协作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对方在这个领域是最专业最优秀的。而协作的基础就是你擅长的部分,对方不擅长,同样对方擅长的部分你不擅长。
因此在职场中短板理论就不再适用了,相反的你需要尽可能的精进长板优势,并让它成为你的名片代名词,成为你不可替代的理由。上帝给我们优势是希望我们发光给我们劣势是希望我们有朋友,所以对于短板只要没有严重影响你基本能力的发挥,就找擅长的人去协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