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问深情,无问西东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片头如是说。一句最简单的话语,往往蕴含着最深刻的含义。顾自思索,如果我提前了解我所要面对的人生,我大概依然是无所畏惧,勇敢前行吧。或许是因为自己还年轻,对这世界依然有着最深沉的期冀。
电影的主角都很年轻,无畏地谱写自己的青春。四个时空穿插交错,最终却又形成一线。1923年的北平,刚考上清华大学的吴岭澜,因实科太差,被教授建议转文,沉浸在迷茫的低潮期中无法自拔;1938年的昆明,富家子沈光耀在经历一次轰炸后,决定投笔从戎,踏上当飞行员之路;1962年的北平,孤儿王敏佳因替自己的老师打抱不平而差点被众人迫害致死,是陈鹏的爱托住了她,而陪同他们一起长大的李想去支援边疆;2012年的北京,年轻有为的张果果在尔虞我诈的商战中迷失自我,最终又脱身泥潭。
这四个故事在时间上看似孤立,内容上却又相互关联。吴岭澜在一代导师梅贻琦和文豪泰戈尔的指引下从思考人生的羞耻感中释放,在数年后成为了清华大学的一名教师;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沈光耀,受到吴岭澜的启发,毅然决然踏上从军之路,并为饥饿的孩子们投食;从小生长在云南贫困村庄的陈鹏,正是受到沈光耀的救助而得以活下来;而张果果的父母,是在支边时被同行的李想舍命相救得以存活。在这接近九十年的时间段中,我们不得不佩服编导串联故事的能力。
我循着电影的轨迹,提炼出影片中最有意义的几个关键词 。
无悔
无悔大概是对这五个年轻人青春最好的诠释。吴岭澜无悔决定,转理学文,寻找真实;沈光耀无悔从军,听从内心,为国牺牲;陈鹏无悔那份爱,用自己的爱托住死生一线的王敏佳;李想无悔舍己,以一己之名换取二人平安;张果果无悔良心,继续救助四胞胎。将这四种无悔糅合,正是无悔青春。在这样的日子里,爱你所爱,无问西东。
真实
真实二字深刻地伴随着影片始末。如电影中所说:“什么是真实,做什么和谁在一起,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现在有很多人都失去了真实,他们的人生只不过是忙于应酬和社交,或是对着手机电视发呆,徒有其表,猛地惊醒,却发现真实早已离去,剩下的是荒度时间的羞耻与懊悔。真正的真实,或许不是耳目之所极,或许不是麻木的踏实,当将人生按着自己想要的模样度过,无愧于心,不念过往,这才是真实。有句话一直萦绕在心间:“不要放弃,对自己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平和
“平和”尽显露在电影细节微小之处。梅贻琦校长教导学生时的平静,泰戈尔在台上讲话时的从容,雪地上小提琴演奏时的悠扬,沈光耀在警报响起时煮冰糖莲子时的淡然,敌机轰炸时仍在防空洞中上课时的无畏,暴雨来袭时静坐听雨的坦然,饥寒交迫却用歌声忘记烦恼时的乐观,这些,都是对平和的最佳体现。平和与心,无悔于前,心中有光,何惧黑暗?当失掉平和时,不如放下手边事,温一壶清茶,观一树花开,听一曲云水禅心,寻觅平和。
珍惜
人生能有几度芳华?花开花落不过转瞬之间。时光易逝,流年亦把人抛。珍惜当下,才能无悔于眼前人,无悔于脚下路。影片可谓是把珍惜表现得淋漓尽致。王敏佳之师许伯常厌恶自己的妻子,但是在妻子投井后才痛苦哀嚎,悔不当初;李想在看到王敏佳之墓时才痛哭流涕,后悔发小的逝去。“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珍惜自己,珍惜所爱之人,珍惜爱己之人,这是影片所想要告诉我们的。
奉献
是奉献的精神,让沈光耀敢于为国捐躯;是奉献的精神,让沈光耀为饥饿的孩子们投放食物;是奉献的精神,让陈鹏无畏艰难远赴西北,为祖国核事业发展而努力;是奉献的精神,让李想舍己救人,牺牲于冰雪之中。
当今社会风气太过浮躁,利己主义思想甚嚣尘上,这些伟大的人勇于奉献,铸就了辉煌的事迹,或许,是时候将自私狭隘之心收一收了。奉献如斯,不愧青春。
片末有这样一段话使我印象深刻:“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事情。”人生往往不由己,一个个思想深刻的灵魂往往在柴米油盐中淡去颜色,往往在世俗的眼光中迷失自我。但无论何时,不要忘记对人生的思索,不要忘记自己的珍贵。
只问深情,且听雨声,爱你所爱,无问西东!
只问深情,无问西东后记:这部电影我看过两次,第一次是在武汉的电影院一个人去看,当时的我很迷茫,因为上大学后第一次正式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因为未能如愿的遗憾,但是看完后一个人吹着冷风回学校,仿佛一切都释然了。那些青春那些属于我的日子还充裕,何必迷茫?何必困扰?趁还年轻,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听从内心,无问西东。感谢这部电影,让我在迷茫时找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