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读书心理

“我好像遇到了写作瓶颈。”

2022-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扇记事录
文/小扇

1.

11月的第二天,我该更文了。

可是现在的我好像已经不知该写些什么好了。

换了相对轻松的工作,人际关系简单,又赶上来势汹汹的疫情,生活像一碗洗米水,寡淡又有点糟心。

写家庭吧?无非是家长里短,几件事情翻过来覆过去,说得也腻了。

时隔一个月没见到爸爸妈妈,他们不在眼前,连个触发记忆开关的人都没有。

写友谊吧?合合分分,一个从来不会回头的人,即使再遗憾,分了以后便不会再和。和好难如初,破镜难重圆。

“早知如此绊人心,相逢何必曾相识。”

明知会散落,所以惧怕盛开。现实的朋友也好,虚拟的朋友也罢,我不是一个足够幸运的人,可以遇到一个感情不会随着时间衰退,无话不说的朋友。

事实就是:毕业后,昔日的好友联系的频率越来越低,共事的同事都有自己的圈子,大家好像没有什么精力去发展新的关系。

写生活吧?一日三餐,睡觉,刷剧。10月追了《幸福到万家》和《二十不惑2》,还追了一期《明侦》。

这些都很好看,看的时候我还在想,看完了要写几篇文章出来。

可是真等看完了,脑海里连一篇文章的框架都构建不出来。

2.

目前公众号虽然也在涨粉,但是比起那些一个月涨粉500+,2000+的属实差太多。

都说做自媒体,IP定位要清晰,要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来你是做什么的。

我最开始做公众号的初心,就是想打造一个温馨的小家。给不好情绪一个宣泄的出口,所以我做了“树洞”。

但是做公众号半年,根本没有人找我畅谈心事。

后来我想多聊聊写作,写了几篇关于写作的稿子,虽然中稿了。可实际情况是:我只能把我摸索到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我没有系统地学过如何运营自媒体,仅仅知道一些皮毛,并不能凭这些一直吸引大家关注。

所以我的阅读数据一直稳定在20以内。

公众号征稿两个月了,只收到过两篇。一篇讲的是她和军人恋爱的故事;一篇讲的是高考的重要性。

我都拒绝了。第一篇我还回复了退稿原因,第二篇我都懒得回。一千多字挤在一起,一看就没有认真地看征稿函。

要投稿的小伙伴在投稿之前一定要先看看所投公众号的“往期过稿文章”,看看自己的文章是否符合公众号调性。

小扇的号虽然亲情友情爱情,剧评摘抄都有,但文风都是偏情感的。

3.

今天这篇文章,只写了我有多迷茫,算不上一篇完整的文章。

因为这是一篇以自我感受为中心的文章。重点说的是我最近的困惑,很多人把这篇文章看完,也看不出遇到瓶颈期到底该怎么解决。

所以,这样的文章我是不会拿去投稿的。

我想:没写的,怎么办呢?就要放弃了吗?不能,我都写了这么久了,要放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随便写吧,碎碎念也行,这个字数也得凑够了。

想要投稿的小伙伴,一定要注意,你的文章可以迷茫,可以困惑,但一定要有内容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正所谓“渡人先渡己。”

这也是我建立公众号的意义:让那些或苦恼或难过,或难以从过去走出来的小伙伴,可以从文字中获得新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