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拖延症”,可能是父母催出来的
今天和一朋友聊天,聊到每天催促上学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问是不是孩子有“拖延症”了。
“为什么,我儿子都是摸摸索索的?怎么吼他,都是这样。”他问我。
说话的时候,他一脸的焦躁和无奈。朋友间都知道他是一个急性子的人。
看不远处在玩耍的孩子,我说“你看你娃儿,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好像挺积极的啊。”
“当然耍起来,就很积极了。”朋友摇着头说着。
“当真问一句,你娃儿是不是和你在一起的才是摸摸索索的?”我问他。
他想了一会儿,回答说,好像是这样的,儿子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就变的摸摸索索的。特别是早上送孩子上学的时候,从起床到出门,那个慢啊,总想给他两巴掌,每次都要花半小时才能出门。
“你也是,你就不能好好等他一下?”我反问他。
“怎么可能,出门晚了要堵车,大人都着急,就他不着急。”朋友一脸焦躁的说着。
“你这样催他的时候,娃儿他有什么情绪没有?”我问他。
“还好娃儿,也没有发脾气,就是说好的,正在弄,不急。”他回想一下说。
“哎,只能笑而不语。”对他叹气的说。“你娃儿的拖延着,就是被催出来的。”
“为什么?”他一脸的懵逼的问。
“如果在你公司里面,你的领导吼了,不说吼了你,就是对你的工作提出意见,你的感觉是什么,当然有情绪,严重的话会愤怒,但是如果是个强势的领导,比如是张总,你敢有脾气吗?没有吧,那么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对付张总呢?做事拖拖拉拉,就算一小时能完成的事,你要用多久?”
“一个星期嘛。”朋友堆笑着回答。
“这就对了嘛,你和你娃儿之间,如果是这样的一个强势、一个弱势,特别让你娃儿的情绪无法正常直接表达的时候,他就会像你一样,采取拖延战术,这是他对你的隐形攻击。”
听完这通话,他默默拿起水杯,喝了一口。
“那怎么办?”朋友淡淡的问。
还是那句话,道理你都懂,不过这里还是要给你说一下。
“尊重孩子,他同样是一个人,适当的放弃作为父母的强势,把一些控制感还给孩子,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情绪。还有就是批评人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很容易失衡,要么是太严格、要么太放纵,为了保持平衡,父母作为更理智的一方需要多想点、多做点,协助孩子掌握能自如表达情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