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水浒传中“出场即结束”的一条好汉——石将军石勇
解读水浒传中“出场即结束”的一条好汉
话说宋江和燕顺带着手下十几号人马,先行往梁山方向前进。半路上经过一家酒店时,进来喝酒。酒店里只有三张大桌子,几张小桌子。只见一张大桌子旁,坐着一条大汉,在那里独自饮酒。
宋江就对酒保说,我们的人多,你去叫那个客人换个座位吧,把大桌子让给我们坐。
酒保就走过去非常客气地对那条大汉说了,“有劳上下,借这付大座头与里面两个官人的伴当坐一坐。”大汉一听,火冒三丈,发起狂来,牛逼的不得了!
双方对话如下:
那汉焦燥道:“也有个先来后到!什么官人的伴当要换座头!老爷不换!”
燕顺听了,对宋江道:“你看他无礼么?”
宋江道:“由他便了,你也和他一般见识!”却把燕顺按住了。只见那汉转头看了宋江、燕顺冷笑。
酒保又陪小心道:“上下周全小人的买卖,换一换有何妨。”
那汉大怒,拍着桌子道:“你这鸟男女,好不识人!欺负老爷独自一个要换座头!便是赵官家,老爷也鳖鸟不换。高则声,大脖子拳不认得你。”
酒保道:“小人又不曾说什么。”
那汉喝道:“量你这厮敢说什么!”
燕顺听了,哪里忍耐得住,便说道:“兀那汉子,你也鸟强!不换便罢,没可得鸟吓他。”
那汉便跳起来,掉了短棒在手里,便应道:“我自骂他,要你多管!老爷天下只让得两个人,其余的都把来做脚底下的泥。” 这一细节描写,对读者来说,极具吸引力。
人物是谁,还没交代,性格、特征早已跃然纸上。作者对场面的渲染,对气氛的营造,对情节的推进,可谓波澜起伏,错落有致。不过,这里面的问题却是:那大汉究竟为何要如此狂妄呢?他是这十几个人的对手吗?宋江要他让个座,很过分吗?并不算什么十分过分的事。并且,宋江等人也没因人多势众而对他强横无礼,何况还是叫酒保过去与他商量商量。
那么,他又为什么要主动地无礼挑衅生事呢?不换座,还自称老爷,再转头看着宋江、燕顺冷笑。这不是在存心惹事找茬么? 酒保有没有对他无礼呢?也没有,酒保非常客气地称呼他“有劳上下”,却无端遭到一顿恐吓。那么,大汉为什么要恐吓他呢?其实还是在存心惹事找茬。果然,宋江这边的人只开口说了一句话时,那汉就跳起来,拿了短棒要动武。
因此,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是这个大汉在存心惹事,要把他们这十几号人“都把来做脚底下的泥。”
宋江这边人多势众,都是杀人不眨眼的职业强盗,你大汉主动无礼去挑衅,这究竟是为什么?你就是不想换座,也没有必要主动惹事逞强斗狠啊,难道你的武功很高么?这大汉名叫石勇。以前是个赌徒,就算他喜欢练武,也不可能像史进那样意外的遇到禁军教头的指点。更不可能有武松鲁智深那样的神力。所以他的武功应该很平常。
我们再看他的武器:一条短棍。这说明什么呢?
无论施耐庵还是金庸,在塑造人物时,都会有意无意的使人物与他的武器相匹配。牛人用牛器按级别排,高人的武器多为宝的、重的、锋的,等等,很容易根据武器的特征猜出他的级别。十八般兵器中,杀伤力最强的是利器、钝器,极易致人死亡。而棍的伤害力最小,石勇偏偏用的就是棍。而棍又可以根据长短分类,石勇偏偏用的是攻击范围最小、伤害力量最轻的短棍。从他的武器,完全可以看出他的功夫不是一般的屁。
我们还可以看梁山好汉的排名。石勇究竟排第几位呢?第九十九位,也就是排在垫底子的倒数第九名!简直滥到底了。 就这样一个菜鸟,他竟然敢大言不惭,主动无礼去挑衅、激怒这帮职业强盗,不是脑子进了水么?!人家燕顺已经说了,你不换座位也就算了,“不换便罢”,可你为什么还要没事找事,主动跳起来动武呢?! 以一敌十多,武艺又差劲,又全没占道理,比李逵还李逵,李逵再卤莽,还知道打不赢要跑!这石勇其实也不是特卤莽的汉子,真不知道他凭什么有勇气敢发起挑战!岂不找粪?
不过,我们从他说话的次序来看,又是井井有条,并非神经病。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石勇其实是认识宋江的!石勇和别的好汉不一样,他上梁山前没有详细经历,上梁山后也无什作为。他在水浒中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在这个特定的时候特定的地方,遇到宋江后,狂发一顿彪,再送一封书。他的使命就结束了。而这个特定的时候特定的地方,正是宋江在两天前决定的路线,正是宋江带着大家来到这里的,正是宋江要求大家进入该酒店的,也正是宋江要求酒保去叫那大汉让座的。(而大家都没有要他让座的意思。并非没有位置坐。)
而当燕顺被激怒后,绰起板凳就要收拾他的时候,正是宋江“横身”拦住说且慢!我问他说的两个人是谁。燕顺等人自然就不会打他了,因为有宋江的庇护,所以他才敢毫无理由的、如此狂妄的胡乱发彪!接着,石勇假装不认识宋江,在燕顺等人面前故意神吹道:“我天下只让两个人,一个是柴进,一个是宋江。便是大宋皇帝也不怕。”结果当然就是“宋江看了燕顺暗笑。” 然后,宋江说“我便是黑三郎宋江”, 石勇就翻身下拜。
在水浒中,石勇本人并无正戏,他的出场,仅仅就是为了毫无理由的发一通彪,再送一封十分可疑的信,所以就导致了这一条好汉“一出场就结束了。” 这样一来,宋江在燕顺这帮小弟面前,就更加巩固了自己江湖老大的地位。并且,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利用石勇传书,乘机甩掉这些小弟!并且甩掉这些小弟后,他依然还是老大! 那么,宋江在把戏做足之后,又为什么要甩掉这些跟着他卖命的小弟呢?
宋江在清风山一带共收了八九个小弟。大家说好了一起上梁山落草,可是,宋江自己却中途变卦,撇开了大伙,一个人溜之大吉去也。宋江为何不肯上梁山呢?第一个原因是:怕晁盖!宋江弄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晁盖送金子所赐。所以,宋江在逃亡的一年半时间里,去了好几个地方,就是不去梁山。怕晁盖害他。
第三十五回大伙商量时,宋江道:“且住,非是如此去。假如我这里有三五百人马投梁山泊去,他那里亦有探细的人在四下里探听。倘或只道我们来收捕他,不是耍处。” 宋江认为,晁盖那里一定有探细的人在四下里探听宋江的动向。如果宋江去投奔晁盖,晁盖有可能认为宋江是来收捕他的。
这一段话,深深说明了宋江对晁盖的不信任,并无什么“心腹兄弟”之情谊。而晁盖方面,在长达一年半之久的时间里,对逃亡的宋江竟不闻不问,也不派人寻他,也不派人送钱给他。哪有半点关心的意思呢? 所以,宋江口头上与晁盖交好,其实是怕他的。所以,宋江要暗暗地组建一支自己的队伍,积蓄更大的力量才能与之抗衡。所以,宋江现在上梁山根本就不是时候。
第二个原因是:宋江还有盼头。当时,宋江把约好的八九个小弟全部都送上了梁山,他自己却“飞也似独自一个去了。”逃回去很好吗?也不好,一回去就被官府捉住了。
不过这一次,宋江的表现却是非常的希望能去坐牢。因为宋江既没有躲避,也没有辩解,更没向以前一样藏到地下室里让人家去搜。而是自己主动站了出来,让他们把自己捉住的。宋江道:“你们且不要闹。……且请二位都头进弊庄少叙三杯,明日一同见官。”开了庄门,请两个都头到庄里坐下,连夜杀鸡宰鹅,置酒相待。取二十两花银,送与两位都头。当夜,两个都头在宋江庄上歇了。次早天明,同到县里来。宋江一一招供后,被发配到江州牢城。
他为什么要主动去坐牢呢?因为宋江和别的梁山好汉不同,他只不过杀了个没钱没势的阎婆惜,问题并不大,和这帮十恶不赦的反贼相比,性质上轻多了。
第三十五回,宋太公道:“近闻朝廷册立皇太子,已降下一道赦书,应有民间犯了大罪,尽灭一等科断。俱已行开各处施行……”当官府来捉宋江的时候,宋江道:“孩儿便挺身出了官,明日便吃官司也不妨。已经赦宥事了,必当减罪……” 因为已经得到了可靠消息,朝廷册立皇太子,宋江必然减罪,所以还很有盼头,并非到了逼上梁山的尽头。坐一段时间牢,很快就可以遇赦出来,就又可以恢复往日的风光了。那么,坐牢是不是要比上梁山好呢?在宋江看来,要好得多!因为宋江说,吃了官司,反而有幸。
“官司见了,到是有幸。明日孩儿躲在江湖上,撞了一班儿杀人放火的弟兄们,打在网里,如何能勾见父亲面?便断配在他州外府,也须有程限。日后归来负农时,也得早晚伏侍父亲终身。”也许有的朋友会问,宋江在清风山一带,杀刘高,杀老百姓,逼反秦明、花荣,犯下如此血案,也会赦免吗?宋江相当的狡猾,他没用自己的真名,无论是刘高,还是慕容知府,都不知道他的真名叫宋江,所以,在所有的官方备案中,都是这个名字:张三——原先的情敌,和阎婆惜偷情的那个同事张三!因此,宋江犯下的案子其实很轻,依然还有前途,所以现在当然不肯轻易上梁山落草为寇。
了三十里路,还是没走脱,被刘唐一伙人撞着了。刘唐为什么会在这里呢?他说:“奉山上哥哥将令,特使人打听得哥哥吃官司,……今番打听得断配江州。只怕路上错了路道,教大小头领分付,去四路等候,迎接哥哥,便请上山。”晁盖早已设下四路埋伏,“等候” 宋江。
宋江不想上山去见晁盖,便对刘唐说:“这个不是你们弟兄抬举宋江,到要陷我于不忠不孝之地,万劫沈埋。若是如此来挟我,只是逼宋江性命。我自不如死了。” 说完就要自杀,刘唐慌忙夺了刀,道:“哥哥,且慢慢地商量。” 宋江硬着头皮来到山寨,见到了坐在第一把交椅上的晁盖。这是分别了快两年后的第一次见面。
晃盖假惺惺地说:“自从郓城救了性命,弟兄们到此,无日不想大恩(事实上则是不闻不问)。前者又蒙引荐诸位豪杰上山,光辉草寨,恩报无门(这是在威胁宋江,你可不是什么忠臣良民啊。)” 宋江答道:“……本欲上山相探兄长一面,偶然村店里遇得石勇,稍寄家书,只说父亲弃世。不想却是父亲恐怕宋江随众好汉入伙去了,因此诈写书来唤我回家。……今配江州,亦是好处。适蒙呼唤,不敢不至。今来既见了尊颜,奈我期限相逼,不敢久住,只此告辞。” 宋江的这番话中尽是矛盾,矛盾来源于内心的恐惧。原先是带人来入伙的,却改口成了上山相探兄长一面;既然是相探兄长,却又是“适蒙呼唤,不敢不至。”不想来,被逼来的。既然不敢不至,却又不敢久住……简直是语无伦次。
不过却十分明确的表达出了这样一个意思:我会上梁山,更不会把你当王伦。向晃盖示弱。
晃盖是满意的,但还不放心,继续逼宋江。宋江道:“如哥哥不肯放宋江下山,情愿只就兄长手里乞死。”说罢,泪如雨下。便拜倒在地。晃盖这才答应放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