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头和小石子
精进学思行 精进学思行 2022-06-25 16:07 发表于上海
今天和你讲两个关于石头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来自于《反脆弱》中提到的一个犹太人的故事,有个国王对儿子大发雷霆,发誓用大石头压死他,可冷静后发现了自己碰到了麻烦,国王需要一言九鼎,如果食言难免有损威信,怎么办呢?他的智囊团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把大石头碎成1000个小石子,然后用这些小石子投向顽劣的儿子。虽然大石头的重量和小石子的总重量相同,但是结果却截然不同。
第二个关于石头的故事,来自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为了说明“要事第一”的道理,他在演讲中做了一个小实验,就是在一个水桶里放入大石头、小石子和沙粒,不同的顺序导致结果不同,如果开始放的是沙粒和小石头,后面就没有空间放大石头了,而如果先放大石头,在大石头的空隙中还可以放下小石头。
对于第二个石头的故事,我自己比较有感触,回顾每周的工作,我发现真正有成效和有价值的工作,基本都是集中在大块完整的时段完成的,而如果某一天的时间被各种会议、邮件和杂事分割成时间碎片,常常很难有高效的产出。比如你要写一个报告,有两种时间分配,一种是每天30分钟,持续6天,一种是集中精力写3小时,你觉得哪种更有可能完成?通常是第二种。
我为什么要讲这两个故事?它们有什么关系吗?这两个故事表面上看区别很大,但反映了个共同性——非线性。
什么是非线性?我们可以先看看什么是线性,最典型的例子,你去买水果,不考虑量大打折的情况,如果5块一斤,你买2斤就需要10元,如果买5斤就需要25元,买100斤就需要500元,购买水果的重量和花费就是典型的线性关系,如果放在一个二维坐标系上,就是一条直线。
而我们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不是线性的。比如一辆车以5km/h撞到了你,你受到了伤害,而如果车速达到100km/h,你受到的伤害可能就不是20倍了,而是直接“挂掉”了。
关于这种效应,我们有很多类似的说法,比如“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专注|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量变带来质变”、“复利效应”……
那我们如何利用这种效应呢?
这取决于系统的特性,根据《反脆弱》书中的观点,我们可以将系统分成三类:脆弱、强韧和反脆弱系统。
受到这种非线性特性影响最大的是脆弱和反脆弱系统这两类。对于脆弱系统,最好把伤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至于系统受到冲击立即崩溃,比如开头提到的第一个石头的故事,典型的如我们常说的“小病不断,大病不犯”。
而对于反脆弱系统,比如我们的人体,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剂量,从而利用这种非线性。比如我们常说的“练肌肉”,如果你每天都做100个俯卧撑,相对于分成10次,每次10个,不如分成5次,每次20个,甚至是一次100个。
回到开头的故事,你现在面对情形是什么?你会选择用大石头还是小石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