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哲思一百贝

熙枫文学院每日文学话题汇编

2020-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万千星河赴远方
熙枫文学院自2020年7月30日开始创立“抛砖引玉”每日文学话题项目,获得积极回应。特将这些日子的每日文学话题汇总,编辑成简书文章,供读者阅读。

7-30:

Q:今日文学院讨论话题为:

你最喜欢《论语》中的哪句话?为什么呢?

A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A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也化用了这个典故: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A3:我最喜欢《论语-公治长》中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原文是: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是: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这句话有很深刻的意义,它告诉我们:不管自己学问有多高,一定要虚心向别人,甚至是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7-31:

Q:今日文学院讨论话题为:

你喜爱的一位作家(古今中外不限),理由。

A1:我喜爱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这几天一直在看《罗生门》,他的作品以短篇为主,讽刺深刻,引人深思。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该书中的一篇《地狱变》,其中良秀是一名宫廷画师,非常爱他的独女。但他性格孤僻,作画方式奇怪,必须要亲眼见到实物,才能画出佳作。一位大名请他画地狱画面,他要求亲眼见到少女被烧死的画面,大名竟然将他的女儿点燃,更令我震惊的是,良秀得知在烈火中挣扎着的是他的女儿是,竟不为所动 ,完全沉浸在他画作的世界里。故事以悲剧结尾,画成之日,良秀意识到自己的女儿已死,无法再面对世界,悬梁自尽。这辛辣的讽刺了当时统治的腐朽黑暗,艺人对艺术的病态追求。同时,这也是唯一一本让我为之痛心以致无法入眠的书。

A2:马尔克斯。

深刻剖析了拉丁美洲家族的生活,推荐书目为《百年孤独》,里面有很多名句。


8-1:

Q:今日文学院讨论话题为:

你最喜爱的一本书,理由。

A1:我最喜爱的一本书为余秋雨的《中国文脉》。

理由:作者用详实的笔墨,生动地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汇聚成一条清洗脉络。作者寻此文脉用的是做减法的结果,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但是减法不是那么轻易做的,就像取舍的度怎么衡量由谁衡量,对所谓的经典名著的敬畏,对圣人的言论的敬畏,这一切都是阻碍。

“指手画脚的人,大多不懂斧钺。开山辟路的人没有时间参与讨论,由此造成了等级的倒错、文脉的失落。”

决定文脉品级的是品味,品味决定等级,等级构成文脉。但是中间缺乏路标指引,看似清晰的结构也因此变得不可控。所以才会导致文脉的沉浮。

Q2:语文胜券

理由:该书由衡水中学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组编写,会集了人教版新课标初中三年所有考纲内的语文知识,传创造衡水中学实验学校2017级学子中考辉煌,适合初一初二初三所有学生精读。


8-2:

Q:今日文学院的讨论话题为:

你最喜欢的一首诗(或词、曲),理由。

A1:我最喜欢的一首词为宋朝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声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理由:《一剪梅》这个词牌,有叶六平韵和逐句叶韵两种写法。作者采用了逐句叶韵的格式,读起来更加铿锵悦耳。他还充分发挥了这种格式中四组排比句式的特点,加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节奏感。这都使它更像一支悠扬动听的思归曲,增添了它的余音绕梁之美。

A2:离思五首·其四

[ 唐·元稹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理由:悼念亡妻,处处体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对妻子的爱恋之情,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便是爱情最好的模样。

A3: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苏东坡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他把一生的苟且活成了诗和远方。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一句诗酒趁年华与春未老照应,将异乡之景和思乡之情融合,却也有活在当下的豁达乐观。


8-3:

Q:今日文学院的讨论话题为:

你最喜欢的一段话。(抒情优美或者富含哲理性)

A1: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A2:我头一次发现人有惯性,一个地方待久了,便以为那是片不会沉没的土地,渐渐的,连心都跟着放了上去。

A3:人很容易原谅别人的错误,但是很难原谅别人的正确。

A4:羡慕街边咖啡座里的目光,只一闪,便觉日月悠长,山河无恙。

A5:所有的逆袭都是有备而来,所有的光芒都需要时间才能被看到,所有的幸运都是努力埋下的伏笔。

A6:不完美又何妨,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A7: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微笑。  ——康德

A8:嫉妒让人癫狂,就像下等茶叶反复沏出的茶汤,色泽深黑味道辛苦,令人不耐烦回味第二口。


8-4:

Q:对一个自己原创(或者是书籍电影上的名字)名字(姓名 网名等都可以)的解读

eg.我叫魏莱。是大有未来的意思。魏是“围魏救赵”的“魏”,莱,是“田莱多荒”的“莱”。

永远17岁。

———摘自知乎          (一个例子)

不超过五十个字解读一个电影/书籍/上的人物

eg.  唐泽雪穗像幽灵一般,幽灵无心,无魂,无所依……

这,哪里不伤心?!

爱,有很多种。

而东野圭吾大人笔下的爱,都埋伏得这样深沉,从《嫌疑犯X的献身》,到《变身》,再到《白夜行》……

这也是我崇尚的。

我从不说,我爱你。

但是,我为你而存在。

  ———依然摘自知乎(也只是一个例子)

二选一就可以,两个都选更好。

A1:我叫沈沐清。意为受清风所吹。

与沈周同姓。取自“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A2:孔乙己。

“孔乙己”是在描红纸上“上大人孔乙己”选出来的,而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反对旧文学、旧礼教,极力批判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所以孔乙己姓“孔”也讽刺了当时的时代。是故名为“孔乙己”。

A3:《局外人》加缪

默尔索

对于至亲的死亡没有流露出一丝悲痛,旁人看来简直全无心肝,对婚姻和爱情采取那样随便的态度,面对工作那样没有野心和抱负,在追逐成功的世人眼里简直是不思进取,是烂泥扶不上墙。

采取这样的态度,并不是因为冷酷、无情、自私,而是因为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这是一个坚定的虚无主义者。

总之生活,最终都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热热闹闹的一生,总要归于虚空,那么努力地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这个世界是荒诞的,但是你可以选择无视荒诞或者反抗荒诞,在加缪眼里你以你的行动反抗这个这个世界的荒诞的时候,你就是存在的。某种程度上说,加缪本人所持的存在主义和他作品中所表现的虚无主义是并不矛盾的两种思想。

我反抗,故我在。

A4:《默读》骆闻舟  费渡

费渡的人生,在没有遇见骆闻舟之前,似乎就是一场悲剧…变态的父亲,发疯的母亲,从小恶魔般的教育方式,让他变得不信任任何人。

“那么浅的胸膛,那么深的心”。

他遇见什么人都可以那么从容淡定,与谁都可以相处,却无法交心。他如同浪人,面对汪洋,欲渡而不得。

直到他遇见骆闻舟,这个与他相识七年,互怼七年的人。

明明一开始互相讨厌,明明互相看不惯,却在最后走到一起。费渡母亲坟前的花,他不想养的猫骆一锅,骆闻舟家里一柜子的红酒……或许一切早有预兆,所以费渡想逃。习惯了一人生活的浪子,对世界怀揣着近乎冷酷的冷静,一般人知难而退,可骆闻舟一根筋的选择剖开他所有伪装,甘愿把一颗心交付,看他一步步迈出黑暗的过去,割断不堪回首的童年,走到他面前。

与其说是弥补,不如说是相互救赎。

浪荡惯了的旅人,也终是渴望一个家,渴望柜子里的红酒,渴望熟睡的肥猫,渴望小火炉上炖着的红烧肉咕嘟咕嘟……

扑朔迷离的案件主线,隐晦的感情暗线,幸好费渡没有错过,没有错过他的舟。

原本费渡,终是闻舟。

闻舟渡我,闻舟可渡。


8-5:

Q: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也是被分享到群里的一篇作文。

命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话题

1  针对表现的主旨,也可以联立作文的题目,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其的理解。

2  赏析此篇目。表达对此类文章的评价。以及这种文章是否有弊端。可以选择仅表达基本的观点,也可以在遣词造句以及手法上做一些分析来支撑赏析的观点。

(个人认为这篇文章,有可学习之处,但也不见得足够优秀。这一点从字词和引用哲学理论的错误上可见一斑。)

A:这篇高考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

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在点评中说:“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

阅卷老师的评分从39分,到55分,再到满分,这中间的差距是挺大的。这件事反映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一篇高考作文,初看晦涩难懂,只有细读才能理解它的论题和写法,这样的文章应该怎么评,需要探讨;再就是三位阅卷老师给出的评分差距较大,最后审查组经过审核,又给予了满分的成绩。虽说彰显了高考作文阅卷的严谨与科学,也说明了评卷老师之间的分歧是客观存在的。陈建新教授也指出:“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这样一篇满分作文,究竟算不算一篇好作文,在社会上也颇有争议。

依我之见,这篇作文很有深度,用哲学家黑格尔的话引出文章,更有哲理。虽说语言深奥难懂,但很有说服力。我认为满分很合适。


8-6:

Q:你有没有因为一句话喜欢上某个风景,恋上某个地方?

哪首诗词(或文章)关于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A1:《岳阳楼记》。 背完岳阳楼记之后只想去岳阳楼背, 好像全部背完可以抵门票。

A2:叶圣陶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苏州园林》。自始至终,作者都在紧紧扣着图画美来阐述苏州园林的完美,在介绍着设计者的设计精巧以及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建筑上的艺术,不仅仅是人创设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艺术,更是融合了诸多中国传统审美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结晶。

跟随着叶圣陶先生的脚步,我在今年暑假也去了一次苏州,看看园林到底是什么样子。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自己亲眼看到体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才会懂得叶圣陶先生为什么这么写。

苏州园林不同于小家碧玉之美,有的是一种大家闺秀的风姿。


8-7:

Q: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各种新思想在网络碰撞出新的火花,各种电视节目、电视剧、电影也无意中酝酿着一批新词新梗的诞生。每一年都会有一些吸引眼球的热门网络词汇和热门梗,这些词汇在网络上流传的特别快,也特别容易被广大网友模仿,所以这些词汇某些时候代表了潮流。新人新气象,不知又有多少新词新梗蹿红网络。

例如2019年的盘他、雨女无瓜、是个狼人、太上头了、我太难了、真香、awsl、好嗨呦、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以及电影《流浪地球》里的经典一句——“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2020年网友们也甚是给力——奥利给、我酸了、淦、集美、爷青结(回)、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乘风破浪、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阿巴阿巴阿巴、被调侃的川建国、以及大火的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中“一起爬山吗”等近乎网民人人皆知的梗。

屏幕前的你是否都知道这些网络新词呢?又是否知道其意?

今日讨论话题为:网络流行语/热门梗/热度词语(如区块链、硬核、996、断舍离等)。

①通过网络等形式了解你感兴趣的网络流行语或热门梗,为大家解释其意,并谈谈自己对这个词(句子)内涵的理解。

②也可以对网络流行语或热门梗中你不认可的(例如很丧的词或句子)予以批判、反驳。

③了解热度词语(句)背后的背景和含义,谈谈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态度,或说说从中可以学到什么。

A1:断舍离:

“断舍离”出自日本山下英子所著图书《断舍离》。“断舍离”意思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过时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断舍离”之后才能过简单清爽的生活。不穿的衣服、囤积的物品,不止占用了空间,还给人带来了无形的精神压力、负担和欲望。以前我们总是在做加法,不停地追逐,什么都想要,让自己疲惫不堪;殊不知断舍离的生活智慧,放下才能得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有舍才有得。舍弃不是一种过错。舍弃了生活的轰轰烈烈,你还享有寂静安然;舍弃了急流险滩,你还拥有温馨港湾。学会舍弃,整理心中的混沌,放下负担,轻松上阵,怀揣自己的颜色,往一心要到的地方。

A2:奥利给。

奥利给一词最早出现在1998年成龙主演的影片《我是谁》同名曲里面,由周华健先生演唱,在副歌部分1分7秒。第一次出现科萨部落语言:奥利给。

后来被一个名为“冬泳怪鸽”的网红老爷爷在其视频中提到,意为“加油”。

中考前,同学们互相鼓励“奥利给”,包含了赞美、加油打气等多种感情色彩。各种表情包也层出不穷。

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怕,微笑着面对它,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坚持,才是胜利!加油,奥利给!

没毛病,干就完了,奥利给!

A3:阿巴阿巴阿巴

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梗,本身是聋哑人说话的声音,在电影中也偶尔出现。但真正传播开来是因为斗鱼主播李赣和他的女儿。

李赣外号李老八,是抽象文化的创始人之一。

在直播中观众发现,李赣2岁多的女儿悦悦竟然还不怎么会说话,只会说一些:"阿巴阿巴打朵朵"这样的声音。狗粉丝们开始管他女儿叫“夺子姐”。

悦悦从小就表现出了高超的文学天赋,诗词方面的造诣让人望尘莫及,一首“夺字经”一战成名,粉丝们围绕夺子姐疯狂造梗,让快要打出

gg的李老八又火了起来。李老八自己也万万没想到,观众们这么喜欢看自己的女儿。

不过观众的喜欢不是真正的喜欢。李赣的粉丝多是嗨粉,最喜欢的就是骂他,给他起外号叫李老八,叫他老婆土货,在发现他女儿的这个状态,就嘲讽他基因差、女儿智商低,给他女儿起外号“蜀国神童”来讽刺他女儿,甚至还把

她不清楚的话语音译了,创造了“夺语”

还有更恶心的是,居然拿她开儿童色情玩笑!

图就不发了,反正是非常没有下限的,希望大家抵制这种文化。

这些回帖亮了。

上次直播间有个弹幕说悦悦给我看看你的汗脚,她竞然真的起脚来给屏幕看.国女神童直在装傻养家。

李老八为了更多的流量,赚更多的钱,就经常把她拉到直播间。他女儿说话说不清楚,但在说“火箭"、“飞机”时却异常顺滑,竟然是因为李老八经常让她感谢观众刷礼物,显而易见老八对女儿的语言教育是多么的失败。然后这个梗就被狗粉丝传烂了,制作衍生出了很多表情包。

这样的烂梗,正如年中的绞肉机,化粪池等等。实属人性的泯灭。只能说祝愿之后这种文化下沉的不良现象能够减少。然而大环境的改善改变实在是艰难的。

A4: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句话出自日本诗人寺内寿太郎的作品《遗书》,后来在太宰治的小说《人间失格》中被借用并广泛传播,用来表示自己存在给这个世界带来麻烦,自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后来很多人用这句话表示伤心、绝望、与这个世界相处的不融洽等感情。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话逐渐被滥用,比如:今天和妈妈吵架了,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尤其是在网易云的评论区,经常看到这句以及类似风格的话,网易云也因此被调侃称网抑云,这句话也开始被各种玩梗,比如:生不出人我很抱歉、生吃个人我很抱歉等。

A5:最近一段时间,“网抑云”的梗火了起来。尤其是在朋友圈和抖音里,一到夜晚,许多人就开始“抑郁”了: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温柔吗?半条命换的!”

“人间真好,下次不来了”

我们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易云从一个听歌的软件变成了年轻网友宣泄情绪的聚集地。许多本和抑郁沾不上边的歌曲,也被网友们强行变得抑郁起来,评论区充斥着各种悲观色彩的言论。

作为一个音乐软件,评论区本是供听众交流音乐质量、分享听歌感受的地方。事实上,在之前网易云的运行阶段,评论区的确是充满了关怀和治愈的地方。可是不久后,一部分“抑郁”的人便开始在评论区大量用一些不知从哪看来的“金句”,说着子虚乌有的抑郁故事,仿佛下一秒就会去寻死了。

忧郁应该属于真正体验过忧郁的人,林奕含在其婚礼采访中曾说到“在中文系的时候,班上有遇到一些同学,他们是所谓的文青。他们简直恨不得能得忧郁症。他们觉得忧郁症是一件很诗情画意的事情。我站在我的疾病里,我看出去的苍白与荒芜。我只想告诉他们,这种愿望有多么地可耻。”

而不断依靠自己可能略微上等的文笔 便在任意一首歌的评论区里掀风作浪 既是对歌曲以及歌手本身的不尊敬 也是在滥用艺术 滥用情感 喧哗夺主 博人眼球

浪漫且忧郁的艺术应该流淌在拥有它们的人  love poem≠泛滥的段子

得过抑郁症的张进在《渡过》一书中写道:“我也曾不假思索地认为,抑郁症是患者意志不够坚强所致。现在才知道,未曾患病的人,也许永远也不能体会患者内心的挫败、孤独和苍凉。局外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居高临下甚至带有一丝优越感地同情、开导或者指责他们,是不科学、也是不公平的。”

滥用悲伤情感的人是何等的愚昧 对 真正悲伤的人而言 又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

歌曲ネジ巻き師と太虚鳥 的评论区就相对让人觉得灵动别具一格 大家都在讨论歌词背后故事 没有泛滥的忧郁 让人眼前一亮


8-8:

Q:相信大家也或多或少的了解苏东坡。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的全民偶像,“斜杠男神”……

林语堂曾言: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这样的言语已经完全概括了一部生平。直教人心生神往。但,我不相信林语堂,因为他这样充满溢美的态度已经证明了他的不客观性,苏东坡的生平同样存在可商榷性。可即使是这样我依然被他的叙述和描写所迷住了,我宁愿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存在。我同时相信,林语堂那么热爱苏东坡,就是因为他是他穷极一生也无法成为的那个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可即使不能成为,可以走在这样相同价值观的路上,也是件非常值得欣慰的事情啊。就好像那些自诩为“王小波门下走狗”的读者们,其实心中充满的是一种童趣、单纯的快乐、自由轻盈的精神。

像苏东坡这样的全才,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请谈一谈你对苏东坡的了解(角度:诗词、生平、贡献)

A1:苏轼与其第一任妻子王弗的故事。

王弗是苏东坡的结发之妻,十六岁嫁给十九岁的苏东坡,他们的姻缘始于一座书院附近的鱼池。

北宋时青神县有个叫中岩的地方,教书先生进士王方是苏洵好友,所以苏轼被父亲苏洵送到中岩书院读书。书院的下面有一处潭水,碧绿平静,如半轮明月。

苏轼书读累了便常来此处观景。

看得高兴了便叫到:“好水岂能无鱼?”就跟老师王方建议:“美景当有美名”。王方觉得有道理,遍邀文人学士在绿潭前投笔竞题。

可惜诸多秀才的提名要么过雅,要么太俗,最后苏轼缓缓展出他的提名:唤鱼池,令众人叫绝。

谁知这时老师王方的女儿王弗也展开了红纸上的题名,“唤鱼池”三字映入眼帘,令众人惊叹:“不谋而合,韵成双壁”!

真是心有灵犀,这该死的缘分呐。

有这么浪漫的一茬,不用想也知道,后来王方请人做媒,将王弗许配给苏轼。

王弗是个敏捷但谦虚的女孩,作为进士之女,一开始并没有向苏轼炫耀自己通晓诗书。

每当苏轼读书的时候,她总是默默陪在身边,后来苏轼有遗忘的地方,她反倒都记得,并给予提醒。

苏轼每每问她书中的问题,她都能答出来,让苏轼感到惊喜和刮目相看。

(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说: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很多人提起王弗都知道“幕后听言”的故事。

26岁那年,苏轼算是正式走上官场,任陕西凤翔通判,常有人前来拜访,王弗常常躲在屏风后面静听。

有一天,客人走后,她忍不住对苏轼说了:“这个人讲话模棱两可,总在揣摩你的意思,然后再顺着你的话讲,何必费这么大功夫跟他谈?”

还有一次有人来求苏轼办事,过后王弗对他说:“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意思是说不能跟这个人做朋友,他见谁都这样热络,与人热得快的人,冷得也快。

事实证明,这个人在之后苏轼落难时,果然背信弃义,据推测,当时来往的人中,就有后来险些置东坡于死地的章惇。

苏轼一生足迹图

A2:他把一生的苟且活成了诗和远方。这是我曾经看到过的形容苏轼的一句话,也是我认为最合适的一句话。

A3:  如果苏轼的人生需要一份简历的话,上面或许只有一句话: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苏轼凭“唤鱼池”三个大字取得王方赏识,因少年才俊被王方选为乘龙快婿,才子佳人,珠联璧合,算得上一段佳话。

苏轼为人豁达,不拘小节。苏轼就像胸怀天下的至尊宝,他所爱上的紫霞仙子就是王弗这种人:明眸皓齿,不可方物,但沉静内敛,温柔典雅。在那个正当最好的时节他遇上最好的人。可惜红颜如花,流水似年,两人的十一年在苏轼的“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中落幕。

王弗祭日十周年,他梦魂相忧,夜半惊醒,惶惶四顾,王弗对镜梳妆已随着梦醒,伸手一拭,双鬓已被泪染湿,这时,他写下《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尘世之苦,莫过于生死离别之痛。

苏轼作为一个从小就接受封建正规的儒家思想的少年,立志要抱负国家,但政治上的不断失意自然会引起苏轼情绪上的宣泄和不满,但从他的诗中看不到浮躁,而是孤鸿自比,抒郁郁不得之志。他少年成名一直风光无限,诗句也是飘洒自如,充满豪情壮志,但“乌台诗案”后逝途又跌宕,但豪情仍在。

苏轼的失意中不乏狂傲,他宁愿憔悴老青衫,也依然自疏狂异去,只待到流年散尽他才肯停下脚步,在臆想中安慰自己,酒醉大睡一场,世事坎坷就像月阴晴圆缺。苏轼一生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但也此生无憾。

东坡六十六岁时,天下大赦,他在回朝中死去。

A4:话说苏轼,西湖旁有其修建的苏堤,美味菜肴“东坡肉”便出自他之手,课本上有他的“老夫聊发少年狂”,甚至衡水有“新东坡酒楼”……苏轼经过一千多年,仍然屹立于风口浪尖。

对苏轼最深刻的了解,就在于他的诗词,“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抒发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8-9:

Q:假如时光倒流,你会……

时光倒流?其实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特别是学生,读初中怀念读小学时,读高中怀念读初中时,读大学有时候还会怀念读高中时。这种想法不奇怪,因为在人的每个阶段总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或者自己不愿意的事情,而此时,我们就会怀念从前的各种美好。其实一个阶段会经历一个阶段要经历的事情,我们可以怀念从前,但要用从前的美好作为一种前进的力量来鼓励自己,那么对从前的怀念才会有意义,不然只是一味的沉迷在过去而已。

所以,假如时光倒流,你会……

A1:假如时光倒流,我会在初中毕业时和每一位同学拥抱,并说一声“珍重,后会有期”。

假如时光倒流,我会请老师们为我写下新起点对我的期望,并为之努力。

A2:感觉用“如果……就……”这个句式来后悔自己本可以做好,却没做好的事情就会拉低这个话题的层次。对我来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的话,希望可以在分班之前有仪式感的和同学道别,虽然还会再见,但就在一瞬间分开还是有点难过的。而且,太没仪式感了,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最好在分班前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好好看对方微笑的场面。


8-10:

Q:诸子百家一共189家,形成学派的有12家。但能一直影响中国社会2000年之久的,只有儒家和作为儒家反面存在的道家。这是因为两者完成了以道德为终极关怀的超越现实,使人能够独自寻找不依赖于社会组织的终极人生意义。那么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你更喜欢哪一家?理由。

A1:我更喜欢儒家。

儒家思想的精髓便在于“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是以孔子为代表儒家学派的理论核心,这九个字直至现在还是社会的主流思想。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而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

儒家思想对现代有着其他思想无法比拟的重要意义,它对于解决今天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矛盾、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脱节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德治”主张与“礼治”的秩序思想对当今政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所以我更喜欢儒家思想。


8-12:

Q:有哪些令你惊艳的小说结尾?该结尾意蕴何在?

A1:《围城》结尾段:

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仿佛积蓄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当、当、当、当、当、当”响了六下。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劝他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鸿渐回家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意蕴所在:

围城的结局是一场留白艺术,并没有给出最终的结局,要去思考更多关于生活的问题,最后在一阵老式自鸣钟的“当、当……”声中结束。像过去一切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一样,它没有提供什么关于社会和人生出路的明确结论,但他描写的生活本身,“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现实的爱情有别于童话的完美结局,这种结局,正好是现实的未完待续。

A2:《某某》结尾段:

三号路依然长得没有尽头,梧桐荫还是枝繁叶茂。

人间骄阳刚好,风过林梢,彼时他们正当年少。

《全球高考》结尾段:

世界灿烂盛大。

欢迎回家。

意蕴:吹爆木苏里的这两本文文。木苏里写文风格类似p大,细腻真实,不是无脑甜或虐。《全高》真的是无限流难得的好文,两位大佬强强联手打怪升级套路,三次清除记忆仍能搞到一起,这是系统理解不了的,属于人类的情感,包含妙不可言的缘分。回到现实中后,面对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身旁有心爱的人,才切实感到这才是家。

《某某》作为校园文,真实在了外界的看法。不同于《撒野》自身的选择,而是被流言蜚语所困。本来便不为外界所接受,面对家长的决绝,他们错过了五年,所幸时间并未消磨掉这份感情。结尾处描绘了江添打篮球的场面,与五年前的高中时光重合,从何处开始,便从何处结束。历尽千帆,仍旧年少。

人间盛望,故里江添。

A3:《穿堂惊掠琵琶声》

作者高台树色的文笔成熟细腻,带着独属于高台的唯美与浪漫,又有着一丝的凄凉,细细品读,就像走在初春的江南水乡,撑一把油纸伞,彳亍在古道之间。

《穿堂》是高台树色的代表作品,少年他经历过失望,辜负,又行走于世间百态最露骨的地方,却依然留存了一颗少年之心。赤诚,坦荡,以我所爱为爱, 以我所恨为恨。

而他则说,那我便管不了了,洒了我这一捧血,自有后来人接收。

那日清雅茶堂,琵琶声穿堂而过,像极了爱情疾疾,惊掠心头。

一个满怀期待,一个一见倾心。

文章的结尾和后记都很巧妙,琵琶声贯穿始终,故事在秋天开始,春天结尾,即使琵琶声停,他们的生活仍在继续。

整篇虽然只有33章,却完整的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令人回味无穷,值得一读。


8-13+8-14:

A:今日文学讨论话题:

哪些书籍的开头让你无法忘怀?为何?


8-16

Q:今日文学讨论话题:

你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

例:我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是顾城的《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简短的词句,却抒发了一代人的心声,也寄托了一代人的理想与志向——历经“黑夜”后对“光明”的顽强的渴望与执着的追求。光,只是短暂的一瞬,黑暗,才是永恒的。但正是这短暂一瞬的光芒,诞生了生命与希望,因此,虽然我们都自黑暗中来,却注定了要用此生追随光明。从黑暗走来,奔向光明。

A1:我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是徐光中的《乡愁》:

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

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是单纯、明朗、集中、强烈。它们又是丰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这四个意象把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象和“这”、“那”这两个简单的指示代词联接在一起,巧妙地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将愁绪的两端紧密融合。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阊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舒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和无尽的相嗯。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饬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用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语,唱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

A2: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

方向;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A3:卞之琳《断章》。

诗的前两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

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待想象,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意趣的戏剧性关系上。

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面对着眼前的美景,显然是一副心醉神迷之态,这从他竟没有注意到“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的侧面烘托上就可看出。耐人寻味的是,那个显然也是为“看风景”而来的楼上人,登临高楼,眼里所看的竟不是风景,而是那个正“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这楼上人为何不看风景专看“你”,是什么深深迷住了那双眼,是什么深深打动了那颗心,不得而知。


8-17:

Q:诗人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例如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则反之;词人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以“苏辛”为优,婉约派则有李清照等词人。

他们不管分为什么主义、何种派别,总是承载着个人的情感寄托,掌管着着一个时代的船舵。

问题一:你喜欢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中的哪一种?

问题二:如果让你梦回宋朝,你认为你会做哪一派别的词人?

(注:仅需回答一个问题,当然,回答两个最好不过啦)

A1:问题一。

我更喜欢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有一种面对现实的勇气,直面生活。我微笑着面对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而浪漫主义或多或少地有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不够坦荡。

A2:问题一:

我认为现实主义好

浪漫主义文学注重的是表达一种感情,通过这种近似虚幻或者遮掩的方法来表达他们对某种生活的向往以及或多或少的厌世情绪,感jio容易带节奏,有的路人会被误导,跟着这种文章走,就像鸡汤喝多了就绝对自己又行了,童话听多了就觉得自己危险的时候就有人帮助;现实主义文学用明明白白的现实生活描述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夹杂某种倾向的褒贬,很实际,一般就事论事,我认为大数据还是很真实的。

A3:问题一:

我认为现实主义好

浪漫主义文学注重的是表达一种感情,通过这种近似虚幻或者遮掩的方法来表达他们对某种生活的向往以及或多或少的厌世情绪,感jio容易带节奏,有的路人会被误导,跟着这种文章走,就像鸡汤喝多了就觉得自己又行了,童话听多了就觉得自己危险的时候就有人帮助;现实主义文学用明明白白的现实生活描述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夹杂某种倾向的褒贬,很实际,一般就事论事,我认为大数据还是很真实的。

A4:问题一

浪漫主义。

部分回答中可以看出普遍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有种偏颇的误解。现实主义的创作以现实为蓝本,主要反映时事问题;浪漫主义并不是表达对现实的厌世以及逃避,更多的指一种写作手法,重于个人的感受。举个例子,如同诗和科学。表达对两种主义的看法时大可不必踩一捧一,因为两者并不相悖,私以为是一种互补。去芜存菁方可。喜欢浪漫主义,这并不代表我逃避现实,而是更追求生活中细腻的感受,更侧重于微妙的精神世界。

值得强调的是,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并不冲突的。总得来说理智的浪漫主义者才是最高境界。

A5:我同意,我也更喜欢浪漫主义。浪漫是一种情怀,一种把生活中美好的情感运用一颗美好的心去放大去表达,而不是厌世。浪漫的人一般都很单纯对世界充满美好的向往与憧憬,这是一种心态。浪漫的本质是对生活的热爱,就好比艺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中我们需要浪漫主义来提色。但我们更多时候需要着眼于现实。

浪漫主义也可以表达现实,像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既批判了现实,又讲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推到了高峰。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都是我们生活所需要的,二者相通相连没有伯仲之分,只是我个人比较喜欢浪漫主义。


8-18:

Q1:关于肖战粉丝轰炸同人网站等近期事迹引发了个人思考,文学的界定是什么?而现今众多的创作者失去他们的创作家园却无处申冤,是否能体现社会对文学的漠视?当然,是不是在大众眼中这根本就不算文学(此处可引申至网络文学)。文学所能描写的事物究竟是否有局限?

假设你认为有局限,这是以一种怎样的角度发表的观点?

假设你认为没有局限,浅谈评价社会对其的限制。

A1:文学创作为的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 尤是网络文学 实则是散布在角落里 生活中许许多多“诗人”的吟唱与呐喊。

关于肖战粉丝的无厘头举动 业内更多的是对肖战漠不关心的态度的指责 其实这种行为还在继续 总之 希望理性追星吧 太太们的作品也都是一点一点铸就而成的 在文学面前 只要够美 是要一视同仁的 

包括最近要求删减小说内有关自杀的情节 都是对每一个隐藏在角落里的诗人们的不公


8-19:

Q1:有没有哪句话,曾让你深受震撼,内心为之不安,想要改变?

A1:伤心欲笑,

痛出望外,

泪无葬身之地,

哀莫过于心不死。

A2:迷途漫漫,终有一归,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A3:爱是寂寞,爱是死,爱是地狱沉浮永无止息。你和我之问,隔着万丈尘寰。江海不渡,覆水难收。

A4:逞强是自卑感的另一种表现。不要努力“看起来很强”,而是努力“变得很强”。

A5:但凡高度的概括,总带有想象的成分。

A6:“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我在平庸面前低了头,请向我开炮。”很极端的一句话,但很震撼,特别佩服说出这句话的人。

A7:倘若天下安乐,我等愿渔樵耕读,江湖浪迹。倘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我辈当万死以赴。——priest《杀破狼》

A8:当我沿着一条路走下去的时候,心里总想着另一条路上的事。这种时候,我觉得心里很乱。——王小波《黄金时代》

A9:你不发一语,但清风、凉雨、落花、暖阳都在替你言语。

四月物语 岩井俊二


8-20:

Q1:你觉得为什么村上春树总是入围诺贝尔,但一直得不到?

A1:村上春树三十多年来的写作,并未如他所寄望的那样超越本人的“质”,恰恰相反,村上作品中的每个主人公,都是不同角度的他自己。就这点来说,村上本人的预期是精准的,看过村上作品的读者很容易产生两极分化:一旦“喜爱”了,就会非常喜爱,一直喜爱下去;但如果“不喜爱”,再看几遍也都无感。而喜欢村上春树的读者,在“质”上其实是差不多的。正因为你是那样的人,所以你才会喜欢那样的文字,那样的角色,那样的作家。这正是“私人性质”写作的迷人之处,但与此同时,这也很可能造成了村上春树与诺奖之间的最大障碍。

A2:诺贝尔文学奖是需要提名的,而村上春树每次都被复选刷下去。

简观村上的作品,可以发现:

1.村上的作品缺乏对社会的刻画,他的作品“太美了”。乍一看诺贝尔文学奖颁发无规律可循,其实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很看重对社会的深刻描绘。这一点,我们从莫言和马尔克斯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中便可得知这一点。

2.虽然诺贝尔文学奖往届得主也有像海明威这样被我们所熟知的作家,但是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标准绝对不是该作家的名气,诺贝尔文学奖更加愿意扮演的角色是:挖掘一个有深度、有水平但不为大众所熟识的作家。

是故“为什么村上春树总是入围诺贝尔但一直得不到”。


8-20:

Q:如果你有幸穿越到古代,你想变成谁?李白,杜甫,苏轼还是……并说明原因。

A1:我愿成为李白。

李白是何等的潇洒,仗剑走天涯。作为“文曲星”下凡,他的浪漫让我羡慕,他的诗作让我着迷。

如果让我穿越古代,最希望的,就是变成李白。

A2:如果我能穿越到古代,我愿成为苏轼。

苏轼才华横溢,幽默风趣,总能在任何境况之下都活出个潇洒怡然的自我来,他豪放大度,从无防人之心,他是世俗人生中的孩子,单纯率真,永葆好奇。

所以,我愿穿越成苏轼。

A3:如果我穿越到古代,我也愿成为李白。

他自称青莲居士,也是诗国英雄。他生在喧嚷繁华的大唐。他曾隐于山林、纵酒酣歌;也曾挥毫狂欢、四方漫游,还曾供奉翰林、当朝为官。登仙山,饮美酒,舞宝剑,赏明月……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痛苦,豪气仗义,他全都到达了极致。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能像李白一样,潇洒一生,逍遥一生,一生始终遵从我心!

所以,若我穿越到古代,我愿成为李白。

A4:接下来我的回答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矛盾,如果不适请自行将我的发言删除,我没空和各位杠。

如果我穿越到古代,我谁也不会选。

作为一个女生,不少人会说古时对女子的要求过于封建、严苛,并会选择成为如李白杜甫一样的人士。

但我还是觉得,如果真的穿越回古代,我谁也不回去选择。我宁愿谨记“”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宁愿自出生就裹脚,宁愿背一生女戒女训,甚至去和不认识的人联姻我也不会有怨言。

因为你不论选择穿越后成为谁,你都要无怨无悔贴近人设,去在相应的时间写出无论这个人出名不出名的诗词,说白了这只是用另一种方式旁观了另一个人的人生甚至观赏细节,不同也只是不同在你所选择的人出门了一些。

若我穿越,我将做一个平平无奇的女子,遵循当代规律。


(本篇文章将一直持续更新,请各位文学爱好者实时关注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