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的失败:不求百战百胜,但要百折不挠。
当我中午11:00起床,发现自己可以叫外卖,才感觉到现代化中国社会的便利服务。在俄罗斯,叫外卖不方便可以理解,毕竟地广人稀。但是餐厅的上菜速度,足以让每个在北上广打拼的人抓狂。
在国内我们的生活是如此高效,但心情又极为暴躁。
为期6天的公司旅游,我们去了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和一个叫做伊尔库兹克的三线城市。并与今天(2018年10月29日)早晨4:30,所有成员全须全尾的回到帝都北京。我叫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大哥语气暴躁的询问目的地,“去望京”。大哥更为暴躁了,本以为可以拉一个去丰台或者海淀的乘客,多挣一些,没想到他遇到了我这么一个望京。下车结账后,偷偷给了他差评。
回到家里我就睡了一个昏天暗地……
路易十四,打了一百次败仗,他仍然是国王。而我就输了一场,就什么都不是了。
——拿破仑
“战斗民族”是我们对俄罗斯的第一印象,但从“一战”到“二战”,俄罗斯的在战场上都表现一般。只有不过有那么一次还是蛮有魄力的,这场战役就是“莫斯科之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拿破仑攻打俄国看似一路高歌猛进,实际上是把自己推向注定失败的结局,因为俄国气候寒冷,地缘辽阔,随着战线的深入,拿破仑的部队补给逐渐成为大问题,最后莫斯科人放火,把自己的首都给烧了,不给拿破仑留下任何补给,真是一脸懵逼。这一次失败,损失了兵力,更挫败了军心。但这篇文章不是想讲述历史,我们想通过拿破仑的失败,思考一些商业上的问题。
确定要不停奔跑,直到我们力竭?
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是如此高效,但心情为何如此暴躁?
仔细观察现在的人和事,都有一些拿破仑的影子。在19世纪初,拿破仑凭借军事头脑和出色的嘴炮,让民众为其英勇奋战。虽然一路百战百胜,但他早已沦为战争的奴隶。因为他必须向前冲,如果不打了,就会失去民心。而我们呢?在实现财务自由之前,也必须不断的冲刺,如果松懈一天,就会前功尽弃,因为这种危机感,我们必须保持高效,也保持着暴躁,但这什么时候是一个头呢?
想想那些日更的公众号、努力不让自己有负面新闻的明星、利润趋近于零但又不敢涨价的商品,似乎都面临这和拿破仑相同的“战败边缘”。少发一天贴子就会掉粉,爆出一个负面新闻就会身败名裂,商品涨价10%就不会有人买了,我认为这种努力只是一种作茧自缚。为何我们的处境如此危险?咪蒙不会因为少更新一天就不再是“微信第一美少妇”,迈克尔·杰克逊不会因为一身绯闻而被世人遗忘,可口可乐不会以为涨价五毛(约20%)就没人喝了。你会说,可惜我不是咪蒙,我不是MJ,也不是可口可乐。说到底你其实就是没有品牌,或者品牌有些羸弱。于是就开始日更文章、惧怕负面新闻、和竞品拼低价,认为这样可以提升品牌。
一波操作猛如虎,后台粉丝两百五。
虽然没有250那么惨淡,可是用户、粉丝、消费者真的在意我们吗?我们的努力真的有效吗?我么目前的屡战屡胜,真的是有效的胜利么?还是如同拿破仑那样,一路凯歌的走向败北?之前看过一篇采访李咏的报道,里面讲到,李咏严重的发烧还要录节目,实在撑不下去就打一针先锋,强制吧病痛压下去。他的努力是被世人认可的,高举炸药包炸碉堡是英雄,但炸茅楼就是浪费资源了。但我们真的是炸碉堡么?我们如此高效,但其中的努力真的带来了相应的回报么。
明明要构筑城墙,缺成了作茧自缚
有时我们的工作是否只是作茧自缚,努力保持日更、保持品行端正、勒紧裤腰带保持低价,的确实在努力了,但这什么时候以一个头呢?如果我们的日更文章“断粮”两三天就疯狂掉粉,因为一个绯闻就被逐出娱乐圈,涨价10%销量减少50%。是不是证明,我们努力的方向有些不对呢?
我们不是要保持高歌猛进,而是要保证自己能“刀枪不入”。就像前段时间的“刘强东事件”,没有对京东造成重大影响。但前些年的“3Q大战”腾讯虽然赢了一个战役,却输了一个战争,奇虎虽然是输家,却一战成名。我们要成为一个刀枪不入的品牌,而不是一个高歌猛进的品牌。高歌猛进虽然会是一场好戏,但戏台子后面可能溃不成军。而且还要为此不断投入“兵力”,你的日更、一世英名、低价,会不会像水蛭一样慢慢的吸食你的血液。
我不是说日更和低价等战略不好,而是希望在做类似这种商业战略时应该明确目的,不要作茧自缚。商业营销,是要让品牌不动如山,别因为一点小问题就被赶下牌桌。当你敲锣打鼓的高歌猛进,最后累坏了自己,被淘汰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我们做了太多赢得掌声的事情,为此投入时间和精力,但这些掌声和惊叹,是献给精彩的演出,还是献给皇帝的新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