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向死而生,是把自己拉出舒适区的最好方式。

2017-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喵小姐MiaoTalks

(1)

作为不愿浪费能量的生物来讲,我们天然地追求稳定。呆在舒适区能极大的将耗费能量最小化。

比如我们每年的回家过年,看到熟识的亲戚邻居,吃着熟悉的饭菜,听到亲切的乡音时,我们的心里总是涌起一股暖流。从陌生的城市里,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我们不用奋斗,不用卖力,需要消耗的能量极小。

再比如,每年都刷新热门程度的公务员考试。即使人们知道待遇不算高,可是胜在工作稳定啊,可以终身呆在舒适区里,相比去公司打拼,需要耗费的能量极少。难怪很多高材生毕业后不肯去公司闯荡,反而执意征战公务员考试的沙场。

(2)

前段时间,我生病了,身体的不舒服带我回到舒适区,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抱着ipad看综艺,躺在床上刷微信微博。

舒适区是真对得起“舒适”二字,几乎不怎么耗能,既不用思考,也没有新知识带来的煎熬,更不用熬夜写字,让什么终身学习见鬼去吧。

武侠小说里,总有天真烂漫的男主角,无心掉入谷底,不小心学会绝世武功的情节。

这次深陷在舒适区的泥潭的我,无心翻到我枕边的一本书——《假如我有三天光明》,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九阳真经一样,真有这么一本武功秘籍,让我重新学会思考。

不得不相信,即使不在武侠小说中,人的一生因缘际也很奇妙。

(3)

海伦凯勒从小就双眼失明,她每天出门散步,但是没有见过天空和森林的模样;她每天阅读,但都只能用手触碰,没有真正地看过一本书;她经常会面老师朋友,但她从来没有见过他们的样子,她多么渴望自己能够看得见呀,即使只拥有三天的光明时间,也好呀。

如果海伦凯勒能拥有三天时间的光明,她会做些什么?

第一天,她要看她敬爱的老师,亲爱的朋友,心爱的宠物,熟悉的摆件,她还要真正地看书,用眼睛而不是用手或者有耳朵来“看”书。即使在黑暗降临的夜晚,她也要注视灯光。灯光,是人类创造的光芒。这一天,海伦凯勒无法入睡,心中充满了美好的回忆。

第二天,海伦凯勒将在黎明时起床,怀着敬畏的心看看日出,看光明如何驱散黑暗。接着,她要去自然博物馆,因为这里展示了世界物质的外观,随后去首都艺术博物馆,因为这里展示了人类精神的侧面。晚上,她要去看歌剧或电影,看光与影,看服装与道具,看演员与表演。第二天也注定是个不眠夜,海伦凯勒整晚都在欣赏文字与戏剧。

第三天,这是海伦凯勒能拥有光明的最后一天了,她要从家里出发,去看教堂、看街景、看工厂、看贫民窟、看公园,看看人们是怎么生活和工作。

短短的三天,海伦凯勒不可能看到所有的东西,她深知,只有当她再次失明时,她才能发现她丢下了多少东西还没能看见。

匆匆的三天,海伦凯勒在这段时间中,一定看得最多最真切的人。

她只有三天的时光,她必须抓紧一切机会和时间看个够,黑夜很快又会将她吞噬。

拥有正常视觉的人,从来不觉得“能看见”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直到读到《假如只有三天光明》时,才明白,在有限的光明的时间里,要抓紧一切机会去看,哪里来得及闭眼睡觉。

拥有健康身体的人,从来不认为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笔巨大的资产,直到生病或出现意外那天,才发现,在有限的生命中,要抓住一切机会去实现梦想,哪里来得及无故拖延。

(4)

乔布斯给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讲到了他对死亡的敬意。

乔布斯在2003年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当他的诊断结果出来时,他的医生建议赶快回家,整理好他的一切,因为他大概只有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了。

幸运的是,乔布斯的活片检查的结果发现,他的癌细胞是一种罕见的可以利用手术治愈的细胞。乔布斯接受了手术,并且痊愈了。

这是乔布斯第一次距离死亡这么近。这让乔布斯开始重新思考他的人生,他忽然明白,虽然他不愿意承认,但是死亡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终点,没有人能够逃脱它的魔爪。

乔布斯年轻时,曾读到一段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那么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

闯过了鬼门关的乔布斯,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记住你即将死去。”成为了乔布斯人生中最重要的箴言。

这句箴言帮助乔布斯做出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

每天早晨,乔布斯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 当答案连续几次都是否定时,乔布斯就知道,他需要改变这些事情了。

乔布斯不是神,他也会害怕困难,担心挫折,不愿接受失败、讨厌丢面子。这些曾经阻挡他前进的障碍,当他曾经与死亡擦肩而过,当他全然了解人生的终点并非遥不可及时,一切的恐惧与害怕都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无往不利的勇气。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说过这么一段话,

“人生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跟随你直觉和心灵,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

“记住你即将死去”就是向死而生,清楚地知道死亡就是我们前方的终点,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朝着死亡的方向活着。

乔布斯每天残忍地提醒自己在本能上最不愿意接受的事情——死亡的临近,他是向死而生着的最好的身体力行者。

(5)

向死而生这个词真是冲突,向着死亡,还怎么前行?

奇怪地是,只有当我们清楚了解到生命的有限,知道时间的可贵时,我们才能拥有离开舒适区的动力,才有敢于做自己的勇气。

冯唐说过一段话,我印象极其深刻,“有时我们会感到焦虑,有时我们的欲望会不断的肿胀,然后你就会觉得你挣的钱比不上比尔盖茨多,你和老婆的年龄差距太小,比不上杨振宁,你的名气不如迈克尔杰克孙大。当这种欲望开始肿胀时,你可以到医院的重症病房去看看,那里面有的是比你年龄大,有的是比你挣钱多,更有的是老婆比你老婆年轻的。那是一个命悬一线的地方,当你看到各种呼吸器等设备时,你就会意识到,健康的活着,自由自在的在地上走走,即使是买不起车也是一件很值得欣慰的事情,甚至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死亡离我们并不遥远,健康是我们难得的宝藏时,我们才会发现,我们已经得到太多,再要就是贪婪。

生活在舒适区太安逸,生活在学习区太痛苦,谁也不愿做生活中的苦行僧,即使,我们都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我们内心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动力,才能把我们拉出舒适区,推入学习期。而那个强大的动力就是“向死而生”的生活态度。

向死而生,因为时间有限,而梦想太多,我们必须从此刻离开舒适区,前往学习区,才能精彩地活着。

向死而生,因为死亡并不遥远,而生活太精彩,什么失败、挫折怎么能够阻碍我们活出自我的决心。

向死而生,因为生命的尽头并不遥远,而世界太大,想要更多体会世界的美妙哪里有时间可以浪费。

王尔德说,“活在世上,是非常罕见的一件事,大多数人只是在世上,但并没有活过。”

活着,真容易,呆在舒适区眼睛一睁一闭一天就没了。

活着,真难,走出舒适区,听从自己的内心,实现自己的梦想,这辈子才算没有白活。

向死而生,我们平凡之人便有了走出舒适区、走进学习区的动力,有了敢于活出自我的勇气。

向死而生,是我们平凡之人最好的前进动力。

end.


图片来自网络,文字原创。

喵小姐:我想试试坚持原创有没有那么难。

如果喜欢,请您转发和点赞,您的小小善行,对于我意义重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