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总感觉心累,建议读读这本书

2023-03-03  本文已影响0人  阿菜爱读书

许倬云的这本书,我去年有写过。

最近因为需要, 又翻了一下,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对书的理解,往往是和个人当下的状况与需求紧密关连,所以,好书总是常翻常新。

许老先生的思想境界是很高维的,如果说我是站在5楼看问题,他是站在50楼往下看的。

那种拨开云雾看真相的智慧让他非常通透。

这次重翻,其实觉得单就前边那几页“自序”就已经很有价值了。

他说我们日常生活里接触到很多事物,自己看的,别人说的,媒体传的,都会一波波打到我们心里。

有些人是马马虎虎过去了,没有感知,如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一日日过,这种人可以说是“傻乐”。

但人生如果只进行到这一步,就是思考不够深,自然也会缺乏反省能力,更谈不上自我提升了。

反之,如果我们习惯性,能把看到,听到,想到的事物,去更深层次地找关联,这样就可以增加心的敏锐度。

长期这样训练有什么好处呢?

就是会让我们看事物,不只看表象,也不只局限在喜怒哀愁上,在面对问题时,更能超越得失,让外在现象对我们心的影响越来越小。

有一些人,总是容易心累,其实无非就是内耗,容易焦虑,举棋不定,总拿事情为难自己。

因为——想不明白。

也许,今天听这个专家说有道理,明天听另外一个相反意见的专家,似乎也有道理。但自己该怎么办?还是没答案。

这种现象,就是缺乏了万事“往里走”的能力,所谓“往里走”,就是拨开表象迷雾,去尽量靠近本质。

“往里走”,不是叫人要练呼吸,要打坐,要读经,要练法术,而是通过深度思考调养性情,规范性格。

只要一个人有心去训练自己对事物的感知力,与深度思考能力,就能更容易看清真相,也就能从容处理自己与外界,与他人的关系。

许倬云说,这样的人更不容易犯错,人生的懊悔也会更少。

在三国里,刘关张三人原是桃园结义,而他们结义的目的是恢复汉家天下。但在关羽兵败麦城被杀后,张飞大怒下失去理智,粗暴对待下属惹来杀身之祸。而刘备,不顾兵力强行伐吴,结果败走麦城。

其实,这样的结局,无非是,他们把大目标丢了,把恢复汉室的目标丢了,为了一时的兄弟情义。但因为大目标失守,为义而结的事业也倒了。

小事情上犯错,也可能满盘皆输,这是在大目标上一时迷了心智。

人生一旦坚定了大目标,就能在小事情上放松自己,同时,宽恕、体谅、怜悯他人。

许倬云说,天地有一股正气,这股气,如果你有心去抓,就能抓到。如果你不留意,也看不到摸不着。

他是用了几十年才琢磨出一条路来。

这句话,我明白他说的一点都不神叨,它是一种站得高远,看得广阔的智慧,拥有这份智慧后,心不容易被外界左右,情感还能通达天地。

这是我目前远远没达到的,但我绝对相信,这股能量存在世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