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文艺大观园读书

思正气清的许浑

2023-07-04  本文已影响0人  目送归鸿

论及唐朝诗人风格时,诗坛有“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之说。许浑诗中因为常写及云雨雾水,诗境总显得湿漉漉,故后人称“许浑千首湿”,这当然是从诗的景境描述内容特点方面来总结许浑诗歌的显著特征的。众所周知,杜甫是个感时忧世极具家国情怀的诗人,无论身处多么危难困厄的境地,他首先关注的是国家兴亡人民疾苦,国家遭难时他心情沉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收复河山时他兴奋不已:“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所以说他“杜甫一生愁”主要是从情感上来总结杜甫的诗歌特征。这两句诗虽然很精准地概括了两个诗人的最显著特点,但却是从不同的维度来定义的。两者境界自有高低之别,但许浑能与杜甫相提并论,自非碌碌之辈。

事实上,许浑是晚唐时期非常著名的诗人。对他的诗歌评价虽然褒贬不一,但总体还是肯定者居多。因为整个晚唐诗歌的水准比起盛唐中唐在内容气度格局等方面都要逊色,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国家运势衰微,战乱频发造成诗人忧虑前程情绪感伤的结果,诗歌之境界自然无法雄浑开阔,积极昂扬。整个时代的诗歌都是如此暗弱气短,格调低沉,独要求许浑的诗歌高迈雄强,无疑是不现实的。相对晚唐其他诗人而言,许浑已算是技高一筹了。明胡应麟在《诗薮》中论及晚唐诗人时说过:“俊爽若牧之,藻绮若庭筠,精深若义山,整密若丁卯,皆晚唐铮铮者。”,在胡应麟心目,晚唐最好的诗人有李商隐、杜牧和温庭筠,而许浑亦赫然名列其中。

许浑祖籍安陆,出身名门之后,是武则天时宰相许圉师的六世孙。有趣的是,李白的第一位夫人正是许圉师的孙女,李白也曾在安陆隐居过一段时间。李白与许浑这两个诗人之间还有着很深的渊源。许氏一门后迁居润州丹阳,许浑在那儿成长。许浑早有入仕之心,加上家庭背景,故他一心准备参加科考。可惜早年并不顺利,屡举不第,只好过着漫游隐居的生活。虽然心中郁闷,但南北游历,或者隐居乡野,倒是长了不少见识,增添了许多人生阅历,为他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不少素材。

直到四十出头,人到中年了,许浑才考中进士。曾受岭南节度使卢钧邀请,入南海幕府。后任当涂令,摄太平令。因病免官。十几年后才入朝任监察御史,不久因病改授润州司马,司马属于地方闲职,有利于许浑修养身体。身体状况好转后入朝任虞部员外郎,迁睦、郢二州刺史,故世称许郢州,大约公元858年左右去世。许浑进入仕途较晚,在宦海屡有沉浮,朝廷地方和幕府都曾呆过,对宦途比较熟悉,虽然最后在刺史之位退居,说不上官场得意,但也算不得落魄。

做官,许浑可谓官位平平,政绩平平。但写诗,许浑还是很勤奋努力且名声极大的。晚唐诗人中,他是佼佼者,但对他的诗,历来赞许者极多,非议者亦不少。晚唐著名诗人杜牧、韦庄等都对他极为赞赏,韦庄在《题许浑诗卷》中说:“江南才子许浑诗,字字清新句句奇。十斛明珠量不尽,惠休虚作碧云词。”南宋诗人陆游在《跋许用晦<丁卯集>》中对许浑的评价还是比较正面客观的:“许用晦居于丹阳之丁卯桥,故其诗名《丁卯集》,在大中以后亦可为杰作。自是而后,唐之诗益衰矣,悲夫!”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也很是推许他:“浑乐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怀古,已见壮心。故其格调豪丽,犹强弩初张,牙浅弦急,俱无留意耳。至今慕者极多,家家自谓得骊龙之照夜也。”《唐诗品》大力推崇许浑:元和以后,专事声偶,文藻疏薄而神气委靡,无足取者。许浑之在当时,独以精密俊丽见称。今观其集,旨趣物理,研穷意象,天然秀出,不可变动。如“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如“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如“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为世传诵,不但披沙见宝而已。后来时作,往往祖尚郢州,虽未登于圭璋之列,而烟云风鸟之思,形容揉弄殆已尽其华态,亦何可少耶!

对许浑评价较低的是五代的词人孙光宪和宋朝诗人陈师道。《唐音癸签》引孙光宪语云:“世言许浑诗不如不做,言其无才藻。鄙其无教化也。”宋陈师道虽然对他的诗不以为然:“后世无高学,举俗爱许浑。”(《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但其中也透露了一个信息,就是喜欢许浑的人还是很多的。最不喜欢许浑的恐怕要算明朝的大才子杨慎了,他在《升庵诗话》对许浑极尽贬低之能事:唐诗至许浑,浅陋极矣,而俗喜传之,至今不废。高棅编《唐诗品汇》,取至百馀首,甚矣,棅之无月也!棅不足言,而杨仲弘选《唐音》,自谓详于盛唐而略于晚唐,不知浑乃晚唐之尤下者,而取之极多。忡弘之赏鉴,亦羊质而虎皮乎?陈后山云:“近世无高学,举俗爱许浑。”斯卓识矣。孙光宪“许浑诗,李远赋,不如不做。”当时已有公论,惜乎伯谦辈之僧子此也!

清薛雪在《一瓢诗话》极力为许浑辩护道:“许丁卯思正气清,诗中君子,但苦声调低哑有之,在当时韦端己、杜牧之皆有诗推许可证。杨诚斋诋其浅陋,竞似道听途说,不曾亲读此公诗者。”

许浑曾将作品自编成诗集,因退隐后闲居于润州丁卯桥村舍,故名其诗集为《丁卯集》。《全唐诗》录许浑诗十一卷,共530首,数量在唐诗人中名列前茅,这或可一定程度上说明他在后世的影响。许浑专攻近体诗,几乎不涉猎古体,以五、七言律诗居多,对仗工整、属对精切。乃至清田雯在《古欢堂集·杂著》中盛赞:“声律之熟,无如浑者”。他对律诗进行过创新探索,将律句三字尾的声调改为“仄平仄”对“平仄平”,显得拗峭新奇,被后人称为“丁卯句法”。

许浑早年并不得志,落第隐居,漂泊游历,看尽人间百态,社会变迁。后来进入官场,在地方基层和朝廷中枢都曾为官,虽然没有身居要职,但历尽里宦海沉浮。当时的情形是,藩镇割据,宦官作威,朝臣党争,在这种政治生态下,许浑不可能置身事外。所以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反映民生疾苦,仕途艰辛,抒发离别之情,不平之意,或者感时伤乱,咏史吊古,或者寄情山水,脱略行迹。他的诗歌数量繁多,涉猎广泛。现实题材,历史题材,自然题材,应有尽有。其中尤以咏史诗和山水诗更为突出。

也许是感慨于朝代的更迭,也许是悲情于时代的没落,许浑对凭吊历史古迹情有独钟,他在这方面的诗作较多,水平也最高。许浑的咏史诗有名的不少,诸如《咸阳城东楼》《金陵怀古》《汴河亭》《姑苏怀古》《登洛阳故城》《途经秦始皇墓》等。以《咸阳城东楼》声名最著: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创作此诗时,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境,政治腐败,藩镇作乱,起义蜂起,诗人登上咸阳城楼,借古喻今,忧思不已,即抒发家国情怀,又感叹秦汉故事。词句流畅,旨意深远,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许浑的诗歌特色。尤其颈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两句精准劲拔,寓意深刻,成为千古名句,一直为后人所激赏吟诵。

另一首《金陵怀古》也流传甚广,为世人赞叹: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情起陈朝之废,远及六代之亡,金陵这个素有帝王之气的都城,渐渐沦落,繁华逝去,徒留悲情。浪花淘尽千古英雄人物,只有青山绿水依旧。想起那如梦往事,能不令人仰天长叹,感怀古今?诗中前写六朝往事,后抒兴亡之叹,视野开阔,笔意纵横。特别是最后两句“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气势境界不输盛唐名家。历来写金陵怀古的诗人词人甚多,李白、刘禹锡、杜牧、李商隐、韦庄、王安石、辛弃疾、周邦彦等名家都曾留下咏史名篇,而许浑的这首怀古咏史篇在其中丝毫不弱,甚至属于上乘佳作。许浑的很多诗篇被人混入杜牧作品,似乎并无违和感,因为二者诗歌在很多方面风格相似。这首怀古诗有人就认为是杜牧的诗作,可见许浑的诗歌水准几可与杜牧并肩。

许浑的山水诗也很有特色,写景唯美,境界清幽,并寄情其中,情景境能很好地融为一体,这类诗歌多且耐人寻味。像《秋思》《早秋三首》《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夜归丁卯桥村舍》《怀江南同志》都是他的代表作。《唐诗三百首》收录的《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更显出色: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诗人自丹阳赴长安,途经潼关,见到壮丽山川和秋日美景,难以抑制创作冲动,挥笔写下了这首“高华雄浑”的诗篇。诗中描摹之景动感美丽,意境静态极妍,既为赴阙而感到莫名之兴奋,也隐隐透露出归隐江湖的去心。情景之间,景境之间浑然一体,而气势意味又极为充足,确是手法高妙。

他的《怀江南同志》既写山水自然之景,亦抒对江南故旧的怀念之情:

南国别经年,云晴波接天。

蒲深鸂鶒戏,花暖鹧鸪眠。

竹暗湘妃庙,枫阴楚客船。

唯应洞庭月,万里共婵娟。

山水花鸟美丽清幽,念及故旧情真意切,特别是最后一联“唯应洞庭月,万里共婵娟”,既有思念,也有共勉,并无离别伤感之意,只有牵挂之情。后来苏轼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句,实是脱胎于此。

除了咏史诗和山水诗以外,许浑的送别诗,抒情诗和边塞诗也时有佳作。如他的《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景语即情语,充篇满是惆怅不舍之意。

边塞诗并非许浑主营,但他的《塞下曲》角度极好,诗意新奇: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将士出征,壮烈牺牲,而亲人犹寄寒衣,送来关怀。读来令人深觉悲壮而又伤感至极。

作为晚唐重要诗人之一,许浑的诗歌艺术确有独到之处。难怪宋陆游对他很是推崇:“用物时不为物所赘,写情而不为情所牵,李、杜之后,尚学者许浑而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