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与华方法》修改稿【11】品牌透明度
品牌篇
在这一篇,我们开始讨论品牌的原理和方法论。
这一篇的主要观点有:
1、华与华方法的品牌三观:品牌失灵论、品牌成本论、品牌资产观。
2、我们的所有品牌思想和创意方法,都围绕成本和投资两个关键词。
3、成本——创意的目的是降低品牌营销传播成本。
4、投资——今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分钱,都不是费用,都是投资,都有效地形成品牌资产,50年后,还继续产生利息。
前面讲企业战略时我们说了:
企业是手段,社会是目的。
在讨论品牌时,我们还是要从这样一句话开始:
品牌是手段,社会是目的。
社会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降低交易成本,保护消费者。我们在这个基本原理上,发展出品牌失灵论、品牌成本论、品牌资产观。
品牌失灵论,是我从经济学的品牌博弈论原理,模仿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概念提出来的。
经济学理论认为,品牌是一种博弈机制,是企业为了赢得顾客的选择,给顾客惩罚自己的机会,而创造的一种重复博弈机制。
所谓“重复博弈”,是相对于“一次博弈”的。比如,去风景名胜区去买东西,吃饭,属于一次博弈,反正就宰你一把,也不指望你再回来了。那么这儿就不需要品牌,也不讲诚信。这就是我们看到旅游市场的乱象。前些年三亚的天价海鲜事件。造成了“市场失灵”,需要政府成立旅游警察,来管理处罚天价海鲜。2017年,黑龙江又爆出雪乡宰客事件,这都是一次博弈造成的。一次博弈,消费者没法惩罚他,就要靠政府来成立旅游警察队伍了。
普通街道社区里的餐馆呢,就没有这个问题,因为他服务的是周边社区的邻居,是重复消费,多次博弈,如果宰客或者服务不好,大家都不来了。他竖立一个招牌,一个品牌,就是给大家记住这家餐馆好吃不好吃,服务好不好。好,你就奖励我,好再来;不好,你处罚我,不来了,让我倒闭。这就是品牌的经济学原理——博弈论原理。
因为一次博弈的问题,美国高速公路路边的麦当劳,都是总部直营,不给加盟。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地方是一次博弈,加盟商容易偷工减料减服务,只有对于总部来说,不管开到哪儿,哪怕是黄石国家公园边上,都是重复博弈,这就是品牌博弈论。
品牌失灵论——品牌就是用来出事的。当品牌出事,接受惩罚,则品牌有效;逃避处罚,则品牌失灵。
品牌失灵论,是我模仿经济学上的说法——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这两个方面延伸出来的。品牌是拿来干吗的?品牌就是用来出事的。出事的时候,你买单,接受惩罚,则品牌有效;出事的时候,你不买单,找媒体、公关删帖,要把它都压下去,则品牌失灵。如何让品牌不失灵呢?出事买单就好了,非常简单。
但是人有一个毛病就是好面子,怕被批评。好像一被人说有错,就受不了。我看到很多老板都是这样,一看到自己公司出了一篇负面报道,着急的不行,觉得自己脸都没了似的。表现的好像是圣人,其实又不是,干吗做圣人呢?人犯点错是好事,就像经常生病,常往医院跑的人,他反而活得长;从来不生病,一辈子没进过医院的,往往进一次就出不来。
古人的智慧叫“君子自污”。什么叫自污?如果你穿一身雪白,谁都想泼点脏水上去,给你弄脏了。怎么才能不让别人泼脏水?自己先往身上泼一点脏水。别把自己弄得跟个圣人似的,当你有点毛病,别人就会对你更加宽容。
2016年西贝出了一个大新闻,有一个服务员在锅里面洗抹布,被拍了一张照片,上传到微博,引起了争议。“出事”的那家分店很快就反应了,发布声明说,已经调查了,确实有这个事情,已经整改并处罚服务员500元。
我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因为我知道西贝是不会处罚服务员的,为什么?因为西贝学的是日本丰田管理方式,丰田管理方式很重要一条就是不处罚犯错的员工。犯了错为什么不会处罚?因为如果员工犯了错就处罚他,大家都会掩盖错误。犯了错应该鼓励大家暴露错误,这样才能够少犯错误。如果员工犯错就惩罚,有人犯了错,所有人都知道,只有老板不知道。
果然过了没多久,西贝董事长贾国龙自己发了一条微博说,这个事情我问过了,是有这个这么回事事情,西贝已经开始已经整改了,但是没有罚款500元这个事,西贝是不会处罚员工的。
这事情说明什么,说明西贝已经成了最顶尖的品牌,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事情。西贝公关为什么宣称罚款员工500元呢,其实这是我们的思维习惯,觉得被批评是一件很坏的事情。
《论语》里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更也,人皆仰之。”。意思是君子犯错的时候,像日食、月食一样,人人都看得到。改正了,就如日食、月食阴影过去重新恢复光明,所有人都仰望着。
品牌就是天上的太阳和月亮,万众瞩目。当你有了正确的认识,你就知道怎么样去对待自己的品牌,就不会做危机公关了,出了事买单,承担事情后果就行了。
品牌出事怎么办?不要公关,要买单。不要去编一些话维护自己形象,承担责任,该召回产品就召回,该赔偿就赔偿,召回和赔偿,本身就应该是经营的一部分。重要的是不要欺骗,才是品牌。这是华与华方法的品牌失灵论——当品牌出事,接受惩罚,则品牌有效;逃避处罚,则品牌失灵。
品牌成本论——品牌的功能在于降低三个成本:降低社会的监督成本,降低顾客的选择成本,降低企业的营销传播成本,
我们讲企业的时候,要跳出企业看企业,看企业得以生存的社会学基础。品牌也是一样,。不是我们想建立品牌就能建立的,是因为社会有这个需要,顾客有这个需要,我们只是顺应这个需要。建立品牌,首先是降低社会的监督成本,就是前面讲的品牌的博弈机制。一旦你成为大品牌,监督你的成本就会急剧降低,你的每一个坏消息都会被放大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你是地方名牌,则地方人民方便监督你;你是全国品牌,则全国人民监督你;你是全球第一品牌,则监督你的成本全球最低,全世界人民都能监督你。你的坏消息就更多了。你的好消息没人在意,因为那是理所应当的。
比如餐饮业的第一品牌肯德基,他的负面消息有多少?每个人都能说出他干过的“坏事”。
结果怎么样呢?肯德基有没有被负面新闻击垮啊?大家对她他更加放心了,因为她他在聚光灯下,一做坏事就被抓!
这也就是前面“品牌失灵论”说的——肯德基品牌有效!
被监督越多,被曝光越多,“坏事”暴露得越多的品牌,就越可信赖。看美国大选就知道,特朗普毛病太多了,但是大家觉得这些毛病,很多人都有吧,也不影响当总统。更衣室谈话之类,克林顿也有。相反,希拉里呢,太正能量了,反而让人心里不踏实。
搞大选有一个有意思的游戏规则,就是一个人一旦要参加选举,就要先自曝家丑,自己过去酗酒啦,年轻时曾经滥交啦,都自己主动约访记者,自己爆出来。这叫“举灯照亮自己的暗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你一旦要竞选,全社会的资源都会投入去监督你,你的丑事肯定会被全挖出来,不要指望能掩盖。你自己把这个脓包捅破了,不装君子,大家都接受。你装君子,又被别人揭了丑,大家就不知道你还藏了多少秘密。
所以,比所谓品牌美誉度更重要的,是品牌透明度。美誉可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透明才符合社会的要求。
认清这个问题,可以解决我们好多疑惑和焦虑。
比如有的企业,不敢使用统一品牌,怕一出事给毁了,如果我有两个品牌,毁了一个还有一个,“不要把所有的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殊不知,你想抬高社会对你的监督成本,同时也就抬高了顾客对你的选择成本,抬高了你自己的营销成本。做一个品牌还做不起来,哪有资源去做两个呢?
曾经有人问我:“有一个品牌好?还是两个品牌好?”
我问:“何出此言?”
他说:“您看,如果一个品牌出了事,我还有另一个啊?”
这位朋友的话我听懂了,他想有品牌,降低自己的营销传播成本。但是,他又想抬高社会对自己的监督成本,逃避监督。这,是不可能的。这不科学,不符合品牌的社会学原理。同时,还有另一个问题,我说:“有一套房子好?,还是有两套房子好?当然是两套房子。但是,你现在连一套房子的首期款还没凑足呢!”
很多人考虑问题,都不考虑资源前提。我们都是在有限的资源下做事。品牌是用来降低成本的,但是,建立一个品牌,也需要付出长期的时间成本和巨大的金钱投入。你一个都没弄起来,哪有什么多品牌战略啊?那多品牌战略的,都是开始时一个品牌,做到市场饱和了,占有率超过35%了,再进行营销投资的边际效益下降了,再推出另一个细分定位的品牌,或者收购其他品牌,在历史过程中积累出来的,不是一开始就规划好,把所有的坑都占了。没有人有那么大资源。
降低社会的监督成本是品牌得以成立的基础,要做品牌,先诚意正心,全心全意为社会监督我提供一切方便!
讲品牌,人们喜欢讲所谓品牌三度: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我说,除了知名度,后面两度都是无聊!美誉度,前面讲过庄子的话:“行贤而去其自贤之行”,不要那种岳不群的伪君子思维方式,你做什么事,你就是什么形象,要什么美誉度!忠诚度呢?更是荒唐、狂妄!我们有全部的义务忠诚于消费者,消费者没有任何义务忠诚于我们。
“尽己之心曰忠”,我们只有对客户的一颗忠心,哪有每年请调研公司去检查客户对我忠不忠诚的道理?忠又怎样?不忠又怎样?无聊!
《华与华方法》修改稿【11】品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