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带笑颜

2020-10-27  本文已影响0人  沃若1970

——中铁四局昌景黄铁路站前1标经理部环水保建设掠影

序:金秋十月,行走在中铁四局昌景黄铁路站前1标经理部建设工地,桥隧相连,山水相依,站场遥望,云岭若现,有机械的运转声,有工人的欢笑声,还有云雀的鸣叫声,汇聚一幅青山绿水带笑颜的别样景色。

“来时青山绿水,走时绿水青山”,做好方案设计是为首选。

昌景黄铁路是安徽、江西“十三五”首推项目。其中,昌景黄铁路站前1标经理部管段全长26.206公里,穿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保护区黄山、西递古镇和齐云山等5A级自然风景保护区,休宁河、东亭河两条黄山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环境脆弱,生态保护要求高。原图纸设计梁场、搅拌站、钢筋加工场等大型临时用地,均涉及生态红线、国家公益林等重点环保区域。

“要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重新选址迫在眉睫。”1标经理部成立领导小组,与设计院、地方政府多方沟通,达成良好意向,将所有大型临时设施选址均搬离了生态环保区域,并做好了项目结束的复垦规划,确保恢复自然风貌。

山区雨水多,皖南山区雨水更多。确保雨污分离,是1标环水保施工方案里的重要一环。在桥隧站场等工程施工点设置规范的沉淀池,即便是进行便道修筑、栈桥搭设等前期准备工作时,也在河道接口处设置了沉淀池,并根据地形设计排水沟,配置专人定期清理,以防淤塞,保护河流不受渣土和泥浆污染。

三分部总工吴亚龙却遇到了一桩尴尬的事。3号搅拌站验收没有通过,那天中雨,雨水渗到了污水沟里,从沉淀池溢出,眼看着漫入下面农田和菜地的隔离带。业主方不予签字。

吴亚龙再次查看了一下设计方案,发现对雨量估算值偏低。他当即修订方案,将既有的雨水沟加了一条槽,并加高污水沉淀池。“在搅拌机料仓上再安装上脉冲式除尘器,这个装置可以监控水泥添加量,冒顶就会自动报警。”仍旧是雨天,三分部请来了业主验收组进行二次评估。“有你们这样的工作态度和效率,相信我们能把昌景黄建设成生态工程、绿色走廊。”验收组愉快地签署了搅拌站启用令。

不仅如此,1标经理部还针对搅拌站混凝土生产会产生大量污水这一顽疾,引进四局自主研发的废水废渣分离回收系统,废渣分离出来的碎石、沙子,全部用于临建工程,污水则流入收集池,经沉淀后,通过污水压滤机过滤,产生的清水通过管道流入清水池,实现水循环利用。而污水压缩处理产生的粉饼,则用于便道填筑,一次性解决了废水废渣排放难题。且与传统搅拌站四级沉淀相比较,每天可节约成本5万元。这一系统的应用还获得业主三次B级和1次A级表扬,信誉评价加分。

“依法合规、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绿色发展”,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是根本。

昌景黄铁路站前1标桥隧路基站场样样不拉,对此,设计方规划了5处弃渣场。“简单的说,仅1标管段5座隧道就会产生100余万立方米的洞渣,如果按照常规的填埋处理,将会占用林地、耕地约180亩。而由二分部和三分部自进出口对打的云头山隧道,长6公里多,出口紧挨着休宁河,洞内爆破的石块和弃渣如果堆放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甚至引起滑坡等安全事故,怎么办?” 1标经理部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把目光聚焦到了“以成本管控效益最大化考量资源再利用可行性”的工作思路上来。

一座环保化、智能化的洞渣加工场由此诞生,直接减少了3个弃渣场设立,4公里临时便道修建,节省150亩耕地和林地。

三工区党支部书记钱进说:“”洞碴加工厂严格按照国家对绿色矿山的要求设立,全封闭装配式厂房,采用专用除尘设备进行收尘处理,并增设喷淋设施和雾化空气炮,减少粉尘污染;在产生噪音较大的加工区域设置隔音墙,严格控制噪音污染。投产后洞碴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0-95%。”

国铁和沿线单位纷纷前来观摩,业主方十分高兴地介绍情况:“环水保做得好不好,大家只要看洞碴场周边的环境,建厂一年多以来,无论是雨天还是晴热天气,几乎看不见四周树木粉尘附着,这就是目前环水保工作的成效。”

而同样受到业主青睐的还有2020年7月正式启用的竹林下弃渣场,在国道旁的一处山坳里,开挖的6级边坡台阶栽种着郁郁葱葱的茶树,并形成“中铁四局”字样的造型,与周边的茶山融为一体,这里最大弃渣存量可达到40.2万方,刚运来的渣土全部用滤网覆盖。

“这个方案是我们蒲经理,蒲晓鹏经理提出来的,他在项目管理上的精打细算,值得我们跟着学。前两天业主还组织了沿线11个局级单位到这里现场观摩。”吴亚龙说。

与此同时,三工区还利用桥区东亭河水流,设置抽水泵,自休宁县扭坑村斜井到黟县东站2公里多的景区通道上设置喷淋管道,实行自动喷淋,减少扬尘,,既减少洒水车了来回行驶的安全隐患,也节约了成本。并成立文明班组,专管泥浆、渣土运输区域内的清扫,确保环境优美。

“留下金山银山,保护文化名片”,建设“生态交通”,福祉归还于民。

“我们整个村就是一个大工地。”源川村党支部书记吴峰华40多岁,说话笑眯眯的,他接着说:“我们这里闭塞了很多年,主要就是路,交通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可以说是致命的。所以,村里的乡亲们对重点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还是很大的。关键也是四局做的好,水污染基本没有,每个开挖点都设有过滤池,雨污分离,大家的田地没有受到影响。我们还知道,四局的项目在桥区开挖的时候,比选方案,选择了旋挖钻,只为了减少土地扰动,减少泥浆产生。”

源川村千余住户,昌景黄铁路、池黄铁路、黟县东站广场站房和G530公路连接线四项重点工程均傍村而过,涉及60多户人家拆迁。

今年三月,疫情后赶工期,钻孔桩开得多,有村民跟吴峰华反映有噪音。他立即和钱进电话联系,双方协商,达成晚上10点到早上6点不进行钻孔桩施工的一致意见。

源川村以养蚕与种茶为主要经济来源,“蚕宝宝娇嫩,对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温度要在20至25摄氏度之间,且不能有异常大的噪音。高铁开工以来,家家户户仍旧保留了养蚕,影响不是很大。不过今年疫情、高温、洪水等自然灾害对蚕丝出口影响很大,以前蚕茧20元一斤,今年只有11元,刚刚保本。”吴峰华说,“但又因为有高铁建设,解决了部分村民务工的需求,所以,乡亲们不用出远门,就近也能过上好日子。”

人居环境整治是黄山市近两年的重点工作,这让处于工程建设和房屋拆迁同时进行中的源川村,顿时陷入“两难”境地。如何妥善解决工地材料和拆迁旧料堆码问题引起了多方重视。钱进和二工区党支部书记李锐与村委会人员座谈,“习总书记说,任何时候老百姓的利益要放在首位。”他们说,详细介绍了1标管段材料管理的情况,方案得到村委会立即额,并向其他项目建设单位提出了看齐四局下面的要求。

黟县每月召开一次的高铁建设例会记录显示,中铁四局昌景黄铁路站前1标工地从未发生过阻工现象。“因为百姓有什么意见,第一时间找村委会,而我们联系四局的项目人员,每一次都能妥善地把问题解决了。”吴峰华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