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太极拳的“体”与“用”
“体”与“用”
最早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一般来说,“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所谓第一性;“用”是从生、表现于外的,所谓第二性。早在先秦典籍中,“体”“用”二字就已见诸于端。随着实践与发展,中国哲学逐渐形成一种有体有用、体用如一的思维模式,且体用的范畴更被深入地赋予了复杂、全面的内涵,可以体现在:实体与功用,内在与外显,阴与阳等诸多方面。
话锋一转
太极小喵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在太极拳的演化发展中,我们又如何来理解其中的“体”与“用”呢?提到太极拳的“体”与“用”,人们多容易望文生义,不就是“形体”“拳架”和“养生”“健身”吗?但本小喵认为,它们并非简单的一体两面,而是微观与宏观、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关系,小喵更愿意将其称为“器”与“神”。
今天我们就粗浅地谈一谈太极拳的“体”与“用”。
太极拳的“体”,是指人的本身。这个“本身”并非纯粹指人的身体,而是以人的肌体或肢体作为基础,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掌握的一招一式。太极拳是一种调节和挖掘肌体潜能的运动,比如灵活的缠丝、敏捷的走化、力量的均衡、速度的把握、还有弹抖劲和爆发力等技能,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套路”。注意:还没完。千万不要忘记,人的身体不仅有骨架,还要有血有肉,就是在演练套路的同时,还离不开大量的对前辈们呕心开悟总结出的拳法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人,动静结合,文武兼蓄,才能练就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以有形视为“器”,视为“魄”。
太极拳的“用”,指的是效用。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一方面,通过有形的运动和训练,逐渐达到并能作用到实战中的技击能力。陈氏太极拳历代前辈们利用太极相克而又互助的原理,制造矛盾而又利用矛盾总结出来的技击经验,比如“引劲落空”,“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等,就充分显示了以弱小赢他人之强胜的客观事实存在,这即是在实战中统称的“技法”。另一方面,就体现出了人们所追求的更高一层级的境界,即人的神智面貌。这个境界,并非人人都能达到,即便你已经学拳数年,但若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只贪多不精进,一味追求姿势或者技击功效而不去深悟拳理,就是拳架再漂亮也只能是三脚猫功夫,更何谈精神层面的体现呢?
实战中突显技击能力,回到生活中无论是精神面貌还是行为举止,都端正不阿,给人以愉悦之感,以无形视为“神”,视为“魂”。
总结
“体”与“用”:二者是量与质的关系。就好比,体是地基,用是高楼。再好的地基,不往上建也难成高楼;练十年拳,不结合用法也难击倒对手。这就是体用结合,达到“一”的程度。诚所谓“拳打万遍,功力自现”。
人,以“器形”为根基,养“神质”之精髓,“魄”与“魂”同住一身。如果将太极拳视为一个有机系统,只有先达到自身基础深厚,再逐渐精进功力,增长体悟,才有资格谈论技击,才能将太极拳的“有招”升华为“无招”,这可能才是太极拳追求的“止戈为武”的精神境界吧!
拙见,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