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我见
一直以来我都秉承着这样一个观点:城市里之所以会让人感觉到生活节奏快,是因为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时间成本高。
每天在上下班路上所花的时间让你不得不尽量压缩自己平时休息和娱乐的时间,所以才会让人感到时间不够用,生活节奏好快。
在上海更是如此。 上海是座现代与历史共舞、新与旧、快与慢相互依存的城市。
上海之我见
大与小
上海市很大,特别大。土地面积有6000多平方公里。简直大到令人惊叹的程度。 以前觉得在城市里做地铁是一件非常快捷的交通工具。在上海,真的不是这样。无论去哪个地方,40分钟左右的时间其实是很快的,1个小时也不算太远。
我从市内到朱家角去玩,做了两个小时地铁1个小时大巴车。当时我真有种崩溃的感觉。
上海面积大、公园大、老上海的弄堂缺很小。在上海随处可见那种20年代老上海的老建筑,那种低矮的老楼只有两层或三层,从外面看进去能看到里面拥挤的厨房和又窄又陡的楼梯,窗户也很小,让人感觉有点压抑,不知道上海人的性格是否也受其影响。
传说在老上海3世同堂可以挤在一间狭小的房子里,如果不是亲眼得见,真的想象不到老上海人是怎么度过那段拥挤的时光。
上海之我见
快与慢
清晨的每一秒时光都显得弥足珍贵。我趁着早高峰体验了一次上海人民的“热情”,从近地铁站开始,坐电梯、进站、上车、下车。根本不用自己费力向前拥挤——被人流推着就能完成以上所有程序。相信这里的人们每天都能体会春运的感觉。
上海的步行街更是如此,喧闹的人群,诺大的南京路步行街从头到尾全部都是人流,喧嚣声不绝于耳。
与之相反的是隔壁的小巷。旁边闹市的吵闹丝毫没有对这些安静老宅产生什么影响。它们依旧是安详的坐落在那里,岁月带走了浮尘却没有带走它们的根。
流连在那些安静的小巷偶然发现的小店做出的美味却是难找。推门往里望一眼,面积小的可怜,排队者却是不少。那种又老又小的小店,承载着上海人对过往的纪念和对美味的执着。
走着走着猛一抬头看见一处小小的院落,那是故事会杂志社。一下想起那一本本陪伴我走过懵懂岁月的小书。如今他的“母亲”就在眼前,在那里安详的坐着,老旧的院落、翠绿的藤蔓。真想对她说一句:嘿,我当年那你的孩子折飞机这事儿,你不知道吧!
上海之我见
新与老
其实用新这个字有点牵强附会的意思,应该说是“年轻”更恰当一些。 上海的公交会用普通话和上海话分别报两次,叽里咕噜的上海话我一句也听不懂,唯一学到的就是“瞎侬”,谢谢的意思。
在上海的公交上有位老人给我上了一课。
他坐在我的左手边,白发苍苍,老年斑在他的脸上肆意横行,他的手哆哆嗦嗦的往口袋里摸,本以为他要拿手绢搽鼻涕,没想到他拿出来的是iPhone6s,还是 Plus(别问我怎么知道的,他拿的是玫瑰金)。这是我见过年龄最大的人用苹果手机的了。我估计他最少有75岁以上。只见他颤颤巍巍的用指纹解锁。打开微信,他在微信群里聊天。他的手哆哆嗦嗦的,可他的微信群却不比我的少。我在旁白看的目瞪口呆。
第二天因为大雾飞机停飞,我决定去看场电影,在电影院的电梯里,跟我面对面站着一对夫妇,操着一口浓重的上海话,看年纪应该退休好多年了。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我看到了,他们在用美团买电影票,而且是跟我同一场。
如果说大上海让我惊讶,那么最让我震惊的应该就是这里的老人了。他们没有因为社会发展快速而在公园里怨天尤人,他们在努力跟上这个时代的节奏。
书上说当一个人老了,他就会回忆过去,回忆那些从前令他感到光辉的岁月。那什么是代表一个人年轻呢?应该就是他在岁月侵蚀过后,依然有一颗不断进取心吧!
田子坊可能是上海青年人的聚集地。这里原本是一小片小弄堂,经改造后变成商铺林立的旅游地。小吃、新潮的工艺品、酒吧,把这个原本狭小的弄堂变得更加拥挤。虽说变成了旅游聚集地但是却还是又少上海人住在这里,也许是他们对这里感情更深不愿离去吧。
下午6点,我漫步在这一条条狭长但不幽深的弄堂里,一个老太太,在把自己的木板窗关死,回身走进幽暗的小厨房做饭。
身处闹市之中,却依旧过着自己悠闲地小日子。似乎外界的喧闹与她并没有关系。
上海之我见
喧闹与恬静;时尚与老旧;创新与坚守,这就是我对上海的看法。
上海是一座城,城里住着孤独与团结;挣扎与享乐;压力与放纵。可是,哪里又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