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琐记之《葛覃》

读诗琐记之《葛覃》
——《读诗琐忆》之四
作者:许健
本篇似谷中植麻劳动之歌,实则借葛起兴,喻人生理想也。
学子格物致知,伏于谷中,拜师求艺,寒窗十年,历经种种磨练,茁壮成长,终成学业,欲下山一试锋芒。葛“为絺为綌”,我来这里求学求技,或大或小,他日可有施展报负的机会?借景言志,充满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其葛既是“为絺为綌”的目的,可见乃人工种植。人之天性固然可贵,亦需经过后天社会化教育增强能力。这个过程亦是人生力量积蓄和壮大的过程。
《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段对话体现出对人生哲学的觉解,绚丽人生起于明确的世界观,先需要德智体磨练,打好全面的基础。“是刈是濩”,经磨练方可成才,成为可担当的可用之才,方可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为絺为綌,服之无斁。”人生之理想,做个有价值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谋功业,扬声名,儒教理想的基础源于此也。这首诗如果是只讲农耕,后面的诗句就没有意义了。事实上恰恰不是如表面所看到的。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表现出学成后急不可耐的心情。忙罢之后,欲归宁父母。只言要归宁父母,实则踌躇满志,归心似箭。现今学生考试结束后扔书狂欢,大致如此吧。
初“维叶萋萋”,生长之貌。后“维叶莫莫”,成熟之貌。自然质朴的学子如璞玉般未经雕琢,通过学习磨练成长起来。“葛之覃兮,黄鸟于飞”,各得其所而生长也,况乎吾辈哉!
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言:“与《关雎》同为房中乐,前咏初婚,此赋归宁耳。因归宁而瀚衣,因瀚衣而念絺綌,因絺綌而想葛之初生,以见一物之感,亦非易易,而服之者敢有厌心哉?”
清人牟庭《诗切》别解诗旨,说是“去妇词也。”理由是:“《毛诗》曰:中谷,谷中也。谷中谓谷之正中,处地卑下,以兴所托不良也。其叶寒凉,以兴妇人所托非人,而华容冷落也。(黄鸟)飞集丛木,以喻其他群女皆适高门,托身得所,和乐舒畅也。葛之长大可以为衣,但愿服之者无厌斁,以喻妇之勤力,可以成家,但愿相保而无弃绝也。”二者皆一家之言。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原创图文版权所有,引用请联系。
西安市志远助残公益慈善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2610100MJY195590M
联系邮箱:zhiyuan@zhiyuangong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