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

从IT互联网的角度看工业数字化

2020-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Mrlighting

  原创:皓思百微

  数字化,听着让人感觉很牛X,实想又觉得有点玄乎,这是为何? 首先从各位大神受过的教育来看,数字嘛,0,1,2,3,4,5..........,但是我希望你只取0,1就行,明白了吧? 0,1在互联网IT行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计算机的进制基础,CPU运算的基本逻辑。这样,数字化从0,1来解释就是,一切都需要用0,1化,那就是一切都要信息化,透明化。解释的牵强吧? 当然这只是字面的解释,数字化其实是信息化的升级,传统意义上理解信息化只是把信息化当成一种工具,但是信息化其实包含了应用场景,业务流,决策参考,以前信息化侧重于信息的采集自动化,可视化,便捷化。对于信息的分析,使用,以及背后的意义,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认识。随着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快速的发展,数据越来越多,这时候慢慢开始重视数据的分析到利用数据分析来决策,早期是数据分析决策是利用在军事上,第二次世界大战让西方国家的尝到了甜头,运筹学,博弈论,统计学等均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与发展。包括计算机科学,包括我们知道的图灵。

    所以,想理解数字化,信息化需要有所了解,现在我们什么都讲数字化,但是你去看,信息化的都没实现,例如数据的采集自动化,便捷化,可视化都没实现,你就上来数字化,那就是忽悠了?数字化是个形容词,不是一个名词,这点是很重要的,它说是一种实现的方式,不是目的。数字化的目的是实现企业或者机构竞争优势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为了实现数字化而实现数字化。如果你还是觉得数字化抽象,那你可以联系现在的AI(人工智能)技术,区别在于数字化分析与决策主要还是通过人来实现,但是不排除为了AI会成为数字化的主角。在IT行业为什么不叫数字化,直接就上AI了?

因为你有见过厉害的IT企业没实现信息化的?数据获取无时无刻,而他们又是最重视数据的。自然他们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以数据与业务为依据,科学的决策。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最快的速度迭代产品,最快的速度改变模式。当然竞争的速度也是最快,挂的速度也快,但是行业的进步却也十分的快。

数字化的意义在于使得企业或者机构决策更科学,协作效率更高,更适应时代,其他好处就不说了。总之光靠老板拍脑门的时代慢慢就会过去了,没有依据,没有科学,迟早就是烂尾。好比国家补贴,补贴到崩溃还是救不了,因为无法实现市场化,无法普及到消费者,注定无法长远。

  举例例子,传统企业现在有多少企业有自己统一的数据中台,是中台,不说后台,数据中台现在是运营的决策基础。对了,运营是啥?是企业管理吗?不是,运营其实是对企业用户整体的把控(时刻了解用户动态),用户信息反馈的滞后决定了决策的滞后,自然错失的机会就会很多。

   所以数字化的实现最重要的一步,信息化,然后形成企业的对数据的分析,决策机制来提供企业竞争力。那工业行业数字化的瓶颈在哪里呢?哎呀,我们都有搞物联网了,5G了,难道我们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了吗?好吧,那我假设你赶上了物联网,5G,AI了,数据都有了,然后呢?请一帮AI的来做分析,首先说AI不是万能,他不知道你要干嘛?所以业务流,行业特点,分析模式与方法,应用场景你都需要掌握。不然你就真是纯跟风了,只是别人的有效果,而你的没有而已。鄙人认为,利用好技术的前提是你先精通自己的业务,不然外行就来帮你了。

   工业领域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信息/数据的收集成本太高了,你想想如果工业的信息和你现在用的手机一样,那工业早就实现数字化了,因为工业其实遇到的挑战更多,可能也是因为这点才让他们改变成本很高。但是你要知道,物联网,5G如果成功了,传统工业领域的很多产品的优势将不存在。举例,现在工业的通信方式五花八门,各搞各的,协议也不互通,生态很恶劣。大家靠的不是产品,而是搞低级的壁垒来获得竞争优势,慢慢的大家的环境就不会很好了。工业通信模块耗费的费用比工业主体产品还要贵,然后吹什么实时性,安全性,明明已经过时了,那我问你,工业协议防黑客吗?速度还是以K计算?没有统一低成本的协议与通信硬件,工业现场的信息收集变得有点“南”,互联网或者软件开发吧,安卓,IOS,HTTP,FTP?如果没有HTTP?没有浏览器,现在哪有互联网啊。

鄙人愚见,未来5G,物联网,AI可能会有很多场景取代传统的领域,就拿图像和视觉识别吧,你觉得谁的技术好呢?

    乐观的是对于消费者是好事,对于传统企业可能需要思考一下自己存在的价值点在哪里?你被取代不是被外行,而是你的同行。因为工业的业务技术是密集型的,只有充分利用数字化来加持和发扬企业业务的竞争优势,才会在外行想颠覆时,拥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外行现在最大的优势,鄙人认为是他们掌握了消费端和设计端,制造端比较被动,品牌价值得不到凸显,价值无法延伸到消费端。可替代性很大,同时原有的生产和创新方式渐渐不能满足日益快速变化的需求。所以挑战是比较大,同时机遇也很大,正是因为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大家都在‘云’上,品牌传播与塑造可以逐渐的渗透。

   但是变化是双向的,那假如生产端拥有了消费端和设计端呢?那得需要企业自己转换思维了。从互联网上看,工业数字化的难度在于信息收集/行业生态,工业领域难是没有分析方法与运营经验。那谁来突破呢?鄙人想,就是物联网和5G.......

欢迎读者指教......交流,灌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