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灵论灵散文

2019-08-07  本文已影响5人  江清书

鳖,背负甲壳,如同爬行着的小型装甲。看似坚不可摧,实际上却如女儿裙般柔软,那就叫“鳖裙”了,其背甲上没有龟甲般的纹络,边缘像蕾丝边一般柔软。生活在淡水之中的这男不男、女不女的,欲称其“三八”也不合适,“三”字加上一笔为“王”,便称其作“王八”。

盖因其装束近似于龟,便令人们以为其性格亦为温驯。每当人们如此错认而去逗其乐子时,谁又能预料到自个儿的手指将成为赔罪的祭品呢?鳖口一张一合,人指便变作了火腿香肠般被卡咬在其嘴里,看你还不哭爹喊娘地跪地求饶么?

面视其背,东西南北四方各伸出一肢,肢上各生五爪,爪子尖锐。眼神犀利,但因其眼孔小而不很明显。钻头状脑袋及锥子状尾居于甲壳上下。背壳多呈暗绿色或灰褐色,腹部白里透红,而雌鳖有别于雄鳖之处,在于其尾稍短小,难以自由伸展于裙外,倘遭遇敌害,便缩成一团,以掩人耳目,故有“团鱼”之称。

鳖这一尤物早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曾是宫廷御膳中的精品佳肴,味奇鲜美,营养富纯为其最大特色,而大鳖多称作“鼋”,寿命与龟不相伯仲,如《西游记》中那载着唐僧师徒渡过通天河的老鼋。

鳖名繁多,较常用的还有“脚鱼”、“水鱼”等,亦作“元鱼”,而很多人更喜欢“甲鱼”这名字儿。

清凉的流水从他们身边滑过,带来的鱼虾却无处可逃,只好滑入他们嘴里。久居清凉之地亦不益于脾肺,等他们有雅兴时,会来到阳光倾洒的土地,晒晒太阳,活活筋骨。高兴之余,想起了捉弄蚯蚓的闲事,不一会儿,一条条粉晕的地龙便如一根根滑溜溜的面条,被吮入其口中,看似找回童稚的乐趣了。昆虫、螺蚌、动物内脏亦是其钟意的营养保健品,蔬菜、草类、瓜果倒可助其均衡营养,又孩回到水中,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之中,便开始暴露其本性;喜静怕惊,喜阴怕风,喜洁怕脏,贪食而耐饿了。

因其为大补之品,营养值颇高,为上好的滋补药品,滋阴补阳,清热平肝,故有大规模人工养殖,今日之鳖乃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清书,二零一零年九月十二日。

我是清书,一个博学多才的摩羯座,吃货瘦身达人,被写作耽误的90后创客,走在时尚最前沿的美丽顾问。
欢迎关注投稿:写一心(jytb2333)加入龙侠客团,我们一起拯救那些困在黑暗中摸索挣扎无力改变的人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