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赏析

《留侯论》赏析

2019-01-10  本文已影响5人  东篱文集

      【按】张良辅汉建国并功成身退的事历来影响很大。从来不乏论者。苏轼独辟蹊径,从成大事者必有能“忍小忿”的特质角度立意,援事用理,展开议论,完成本文,给人以新颖感。当时分析鉴赏,深感如此立意格局太小,没有阶级、社会、历史的大视野。参考少,赏析侧重于文面字句,现在看来还有待深入。

《留侯论》赏析

        苏轼的史论文章广征史事,纵横恣肆,说理形象,辨析周密,同时文从字顺,条理分明,体现出平易流畅,而又雄辩滔滔的风格。这篇《留候论》主要从张良受书于圯上老人一事展开议论,说明张良“忍小忿而就大谋”这一性格特征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论辩详细,言之成理。

        文章开篇便从古仁人志士立意,概括全文主旨,指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从古人说起,事有榜样,立论有力。然其过人之节是什么呢?文章顺手拈出一般人认为“勇敢”的事例:“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但这不能算作真正的勇敢,只能说是鲁葬。天下真正勇敢的人“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在与常人的对比村托之中,更显出这种过人之节的实质。这实为全文举纲张目,为分析张良圯上受书一事树立起理论原则。文章至此仍嫌不足,便宕开一笔,深挖一层,进一步指出豪杰之士其所以具有这种过人之节的深层原因,是他们抱负大,志向远。这样,就使下文分析论述有了依据,具备了氛围。

        接着文章便全力以赴转入“留候论”。而论述的中心却是圯上受书一事对张良一生性格的影响及其对张良后半生政治作为的意义。

        首先,点出圯上受书一事,并予以分析。关于这件事,历来传说中颇多迷信神奇色彩。王充《论衡·自然》中以为,圯上受书是上天“佐汉诛秦”“命令神石为鬼书授人”,是汉兴的前兆。太史公司马迁则以为十分奇怪。苏轼则不然。他避开一切神奇传说,从现实人事上查找原因,对这一流传很久的故事发出反问:“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一扫旧说,精警独到。接着陈述看法:“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这一看法从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出发,指出了圯上受书的客观历史意义是:圣贤相互警戒。这也是暴秦这个独特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一个“微”字,体现出作者体事察物的精细和对这一问题的深思熟虑。于是他对世人的看法提出批评,以为世人给这一故事披上种种奇怪的色彩都是不对的。先立后破,分明透彻。然而作者仍嫌不足,用“且”字再递进一笔,指明圯上老人的用意并不在于给张良一本兵书。使文势顿然为之一变,文意斐然,如朗月当空。金圣叹评说:“至此别作深笔发议,此一句乃一篇之头也。”这一段文章从圯上受书一事着笔,维而怪,继而疑,继而观,层层分析,徐徐道来,并置于世人旧说的对比之中,从而使作者的看法显豁而明朗,为后文继续论述运足了气,蓄好了势,铺平了路。

        其次,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分析圯上老人授书的重要目的。文章从秦的暴政说到张良的不能忍,继而说到圯上老人的欲其能忍,文笔奔放而稳妥。先说秦时暴政。当韩国灭亡的时候,秦国正处于兴盛的时期。秦王残杀成性,用刀、锯、鼎、镬等残酷刑罚对待天下有贤能的人,那些平时没有罪过而被杀害的,数都数不清。即使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没有施展本额的机会。这就是圯上老人授书的历史背景。秦之方盛,正凶残暴戾,滥杀无辜,而张良却为报韩仇,不能忍住愤怒的心情,凭着匹夫的力气,刺杀秦王。其勇气固然可敬,但却十分鲁莽,冒着丧命的危险,能否报仇还没有把握。因此,作者于叙述背景之后,用一“夫”字急转直下,引出议论,转入对张良报仇行为的分析。“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这是作者分析的依据,由此可以看出张良的不足和圯上老人的富有远见。文中分析了张良的两点不足:一是张良不避锋芒缺乏“忍”心;二是张良行为鲁莽,缺少计谋。第一点,作者主要抓住情势分析,指出其行为之不当。“盗贼”指的是张良偷袭秦皇帝之事,“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是对前面设问的回答,即他们不仅爱惜自己的身体,而且认为做盗喊去死是不值得的。第二点,主要抓住事件的实质,援引史实,通过对比,指出其行为之鲁葬。所以,博浪沙一击不死,是十分侥幸的。圯上老人为此而深深惋惜。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动机,圯上老人才“据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这就是圯上老人授书的目的:故意用傲慢无礼的态度来对待他,你辱他,磨厉他的性情,锻炼他的意志,以使他能有所忍耐,最后去成就大事。所以老人说:“强子可救也。”显然“其意不在书”,而在于“相与警成戒”。是为其一。

        然后,文章引用史实,让一步分析圯上受书的必要性。文中引出两条史实。一是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示服为臣仆的史实;一是勾践被困于会稽,后来投降吴国做了奴仆,三年不敢倦怠的史实。不论是郑伯,还是勾践,他们都有救国报仇的远大志向,但他们都很有器量,为了实现理想,忍受了暂时的侮辱,处人之下。郑伯肉袒牵羊,忍受侮辱,但郑国却避免了覆亡的厄运;勾践在吴国做奴仆,卧薪尝胆,但三年之后却大败吴国。历史是一面镜子,苏轼正是借鉴历史才引出这两条史实。接着文章用“且夫”递进一层,展开议论,指出:如果有找人报仇的远大志向,却不能居于人下,那么就不能算作“大勇”,只能是普通人的刚强。这就为下文具体分析树立了陪衬。圯上老人担心张良才气有余而器量不足,就设法予以警戒,以便“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文章至此,本可以收束,然而作者却不这么做,而是用“何则”一问,使文意陡然一变,转而照应文首。老人与张良素味平生,只在圯上不期而遇,这是“卒然临之”。既非相识,更非主仆,却“命以仆妾之役,这是“无故加之”。此两者不仅使张良一点儿也没有感到奇怪,反而油然生出敬悦之心。这就是“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的很本原因。这一段从史实入手,有理有据,说服力强。通过历史说明老人警戒张良的必要性。其意亦不在书。是为其二。

        下来,文章通过对高祖、项籍成败原因的分析,说明老人作法的必要性和张良性格的历史作用。由于圯上老人的警戒,张良具备备了“忍小忿就大谋”的策略思想,他辅佐高祖,使得高祖也能“忍小忿而就大谋”,在强大的楚军面前,经常采取守势,以保存实力,最终成就大事。项籍不然,他迷信武力足以征服天下,多方树敌,虽百战百胜,但“惟不能忍”,“轻用其锋”,卒致败亡。文中多方对比,使文目鲜明, 透辟有力。一是高祖与项籍的对比,一是高祖自身的对比。韩信灭了齐国,打算自立为王。此时,刘邦正被项籍围困在荥阳,得到信息后勃然大怒,“见于词色”,要不是张良、陈平的劝阻,说不定要酿成什么后患。可见高祖“犹有刚强不忍之气”。所以文章至此只置一反问句,便使议论气势顿增,余波又振起来,既简洁明了,又发人深思。要说明的是,文章过于强调忍的重要性,导致把刘邦、项籍的成败仅仅归结为能忍与不能忍,显然有其片面性的局限。

        这篇文章标题是《留侯论》,却没有对张良一生进行评论,而是抓住张良性格的关键:“忍小忿而就大谋”,针对颇有神奇色彩的圯上受书一事展开论述,阐述这一故事的历史现实性和它对张良性格乃至以后政治生涯的巨大作用,灵活多姿,反复申论,独到精辟。文章正面立论为主,叙述、议论紧密结合,随机生发,翻空出奇。如分析击秦一事时,先叙述秦之暴政,接着议论,议论之中又顺势带出叙事,继而边叙边议,周密详尽。引用史料一段亦复如是。此外文章运用对比衬托手法,使文中议论、叙述色彩鲜明。文中伊尹、大公之谋与荆轲、聂政之计,“高祖忍之”与“项籍惟不能忍”,以及郑伯、勾践的史实与张良的“匹夫之刚”等无不如是。尤其是张良与圯上老人的对比分析更是鲜明新颖。在语言上,文章多用散句,或长或短,参差错落,灵活自然。但又很有节奏,平易流畅。加之随处设问,司机引发,不仅增强文势,而且感情强烈。

《留侯论》赏析

【附】译文

        古代所说的豪杰人物,一定有超出一般人的节操,而一般人在感情上总有不能容忍的事。一般人受到侮辱,就拔出剑来,挺身和人家争斗,这不能算作勇敢。天下有一种很勇承的人,突然受到侮辱却不感到惊恐,无缘无故地被人欺侮也不发怒,这是因为他抱负很大,志向很远。

        张良在桥上得到黄石老人送的兵书,这件事十分奇怪。然而又怎能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士出来试试张良呢?从他的行动略露出来的用意看,其中含有圣贤相互警戒的意思。可是世上的人考虑不到这些,认为是鬼物,也太过分了。况且他的用意不在于给张良一本兵书。

当韩国灭亡时,秦国正处于兴盛时期,它用刀、锯、鼎、镬等残酷刑罚对待天下有贤能的人,那些平时没有罪过而被杀害的,多得数不清。即使有象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法令执行得很严厉的时候,它的锋芒是不能触犯的,而到了最后却有可以利用的机会。张良忍不住愤怒的心情,凭着匹夫的力气,用铁椎伏击秦始皇来求得痛快。在这个时候,张良虽是没有死,但生死之间的距离已经非常小,也够危险的了。富贵人家的子弟,不能死在做盗贼这件事上,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珍惜自己的身份,认为做盗贼去死是不值得的。张良凭着压倒世人的才智,不去实行伊尹、吕尚辅君安国的谋略,而仅仅采用荆轲、聂政行刺的方法,侥幸没有死掉,这本来是桥上老人为他深为可错的地方。因此,老人便用傲慢无礼的态度来狠狠地推折他、侮辱他,使他能够有所忍耐,然后才可以成就大事。所以老人对他说:“你这个孩子是可以教育的。”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裸露上身,牵着羊迎接庄王,庄王说:“郑国的君王能屈已居于人下,一定能信任、使用他的百姓。”于是兵退三十里。勾践被吴王夫差围困在会稽,后来投降吴国做了奴仆,三年中从未倦怠过。何况一个人立下了报复仇人的志向,而不能居于人下,这也不过是匹夫之辈的刚强。桥上老人认为张良才能有余,担心他的器度不够,所以才狠狠地摧折他那种年轻人的刚锐之气,使他能忍住小的愤怒完成大的谋略。为什么这么说?老人和张良平时并没有交往,他们在野外突然相遇,老人却象役使奴仆一样役使张良,使他态度和顺而不感到奇怪,就是为了让他具备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恐、项羽不能使他发怒的度量啊。

        看看汉高祖胜利的原因和项羽失败的原因,就在能忍耐和不能忍耐之间罢了。项羽因为不能忍耐,因此百战百胜,却很轻率地使用他的精锐力量;高祖能忍耐,便能保全他的精锐力量,等待对方衰疲,这是张良教给他的办法。当淮阴侯韩信破了齐国想自立为王时,高祖发怒,表现在语言中,流露在脸色上。从这看来,高祖还有刚烈的性格和不能忍耐的气质,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的事业?

        太史公司马迁对张良有些疑惑,以为他应该是个身材魁梧高大的男子汉,可他的相貌竞象一个小妇或大姑娘,和他的志向、气度不相称。唉!这也许正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的原因吧!

《留侯论》赏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