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人,即使不见,也依然在我们心中
虽然有些人已经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但我知道,他们始终在我心中某个重要的角落,我还是会时不时地想起,以及想起属于我们的特别时光。
汪峰在歌里唱到,“生命就像是一场告别,从起点对一切说再见,你拥有的仅仅是伤痕”。
回望走过的人生路程,我们遇见了多少人,又和多少人说了再见,也许现在,我们也正在和一些人挥手再见。
生命可真是一场永不完结的告别呢。
但,
怎么能说只有伤痕呢?那些曾经很特别的人,即使不复相见,留下的,也是宝贵的记忆和特别的感受,而且无人可以取代。
因为,我遇到过这样的人,一个特别而又无可取代的人。
我暂且把这个人叫作N。
和N从相识到无话不谈似乎是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过程。我同学曾经问过我:“你怎么会和N走到一起的呢?”
同学用“走到一起”来形容我和N的关系,显然,她在心里默以为我们是情侣。我笑笑地解释道,我只把他当做很特别的朋友,并没有喜欢的成分。
其实,说没有喜欢的成分也不对,我还是很喜欢他的,只不过,这个喜欢与爱情无关。
我觉得,你们能够理解这种喜欢。
遇上一个人,可以很开心的在一起,但无关乎爱情。
我和N便是如此。
N喜欢音乐,喜欢林宥嘉,喜欢薛之谦,而我恰好也喜欢。N经常给我分享他们的歌曲,但又不仅限于他们的歌,每次分享的时候,他总会附带一句话,
“这首歌的旋律很好。”
“这首歌的歌词写得很棒!”
“这首歌你要用心去听。”
我总是认真听完他推荐的每首歌,也看完每首歌的歌词。
我有一个习惯, 听歌必看歌词,仿佛我听的不是歌,而是歌声背后的那个故事,类似薛之谦和林宥嘉这样注重歌词情感的歌手总能很好地抓住我的心。
我常常欢喜地和N讲我喜欢歌词中的哪一句或者哪一段,他也常常和我有一样的感受,这使我更加欢喜。也是因为N,我知道了“echo回声”这个软件,一度沉迷不可自拔。
除非真的喜爱这件事物,否则不会有人愿意和你讨论这种看起来蛮“奇怪”的问题,甚至他们认为你很奇怪。
比如现在,
身边的人热衷于《向往的生活》、《我家小两口》、《我最爱的女人们》等等之类的综艺,而我独爱《乐队的夏天》。
他们用不理解的语气对我说“有那么多综艺不看,看什么《乐队的夏天》呀!”我笑嘻嘻地回答:“因为喜欢呀!”就像你们喜欢《我家小两口》。
对比之下,能遇到像N 这样可以共鸣的人,我倍加珍惜。
N唱歌好听,很好听,很好听的那种。
尽管我五音不全,但是我乐于欣赏,所以N很愿意唱歌给我听。
有一次,我心情不好,他知道后,就通过微信语音的方式唱下每一句歌词,伴随着歌声播放的,还有他宿舍嘈杂的人声。听着他清澈干净的嗓音,我竟然很快地就开心起来了,甚至有点感动。
我和N的交流,多半源于音乐。
我喜欢作家三毛,很喜欢,很喜欢的那种。
初中偶然接触到三毛的作品后,我就在某个寒假去书店把她的全集买回家,常常为了看她熬夜到很晚。那时候没有钱,我只能买盗版书,很厚的一本全集,现在还存放在家中的某个角落。
和N除了聊音乐,我还和她聊三毛。聊三毛在撒哈拉沙漠有趣的故事,她是如何观察别人洗澡,如何悬壶济世,又是如何与荷西做一对素人渔夫。
N本身也爱看书,也许我讲的有关三毛的故事打动了他,他表现得十分感兴趣。突然在某天,他拍了一张照片发给我,是六七本整齐排列的书籍,都是三毛的作品。
我惊喜地问他:“哇,你怎么买了这么多她的书呀?”
“从你口中认识了三毛,觉得她是一个很特别的女性,后来看了一些她的文章,我很喜欢,所以就买了全套,留着慢慢看吧。”
那段时间,我都在找N借书看。
我想,
这是我和N感情加深的另外一个原因,有人理解你的喜好,并且愿意和你一起喜欢。
后来,
N因为一些原因去到了别的地方,我们逐渐失联,他开始了新的生活,我也在认真地过着我的生活。
互不惊扰的日子里,我们的友情渐渐降温,但谁也没有感到悲伤,就像一杯酒,总有喝尽的时候,但浓香却持久不散。
再见时,我们平和地微笑与问好,并一起约了饭,算作最后认真的告别,之后便没有了多少交集。
许是生活有过多繁杂,他不再分享歌曲给我听,我也不再和他讲起三毛,有的只是微博和朋友圈的偶尔点赞和微信上破天荒的一句寒暄。
但依然想说,
心意相通的不只是爱情,友情同样需要。
愉快的开始,愉快的再见,也许过程有悲有喜,但随着时间沉淀下来的都是我们愿意记住的最美好的瞬间。
虽然我们不再遇见那些人,也不再提起那些事,可他带给自己的特别记忆,总是被我们特别的记着,并妥善安放在心间,偶尔品味,深感欣慰,甚至嘴角会微微上扬。
因为,他是关于过去美好的存在。
因为,他曾温暖了我们生命的一段岁月!
我是三秋,公众号:三秋兮兮。期待你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热爱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