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干货在这里

工作做不完老加班?不妨试试这招

2020-03-09  本文已影响0人  月夜轻染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为了把事情做得完美,苦苦思索、修改计划,准备实施的时候已经临近截止日期了。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与其苦苦追求一个完美的结果,不如小步快跑、试错迭代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应该用最快的速度,做出一个只满足核心需求的的最简单版本,这个版本即使粗糙,但也是一个成品。接着不断更新版本,添加其他辅助功能或美化,每一个版本或许都不是最完美的,但都是成品。

这种工作方式就可以高效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总是想着在做计划时就面面俱到,一心想着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然而这种思维误区却是导致我们拖延、高效工作的元凶,这会让我们在工作事犹豫不决。

为了把事情做得完美,不断搜集各方面的资料试图做出完美的计划,但是越深入了解就会发现越多难,从而有更多的资料需要搜集,导致我们一直处于在搜集资料、制定计划的阶段,迟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而随着截止时间越来越近,就会产生焦虑。

其实,在工作中,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这世 界上没有100%完美的事儿,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计划赶不上变化,最初制定的看似完美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大的风险。如果一旦有大的变化,这意味前功尽弃,白白损耗大量成本、时间和精力。

所以呢,先完成,再不断进行打磨,留有腾挪的空间,一点一点地完善,不断接近完美的状态,这样效率才是最高的。

(当然了,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这样做,像打扫卫生、做饭这种事情,一次做到完美,效率反而更高。)

一点点的完善接近完美,不意味着你要把所有的精力花费在这儿。

就拿写公众号为例:你撰写好文章草稿的1.0版本,虽然很粗糙,但核心内容都呈现出来了。接下来,可以找一些读者,根据他们的意见,你再进行调整,完成2.0版本。

这样改过几遍之后,再为整篇文章寻找配图,进行统一排版美化、取好标题,完成3.0版本。这时候,你就有一篇比较精美的文章了,完美程度在80%左右。到这种程度,还有多余时间你可以继续打磨文案、调整标题,不断像你心中100%的标准靠拢。

但是我不建议你这么做。根据“二八法则”,很多时候,我们花20%的精力就可以做到80%的完美程度,但是在往上攀升20%却需要耗费几倍的精力。如果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如实现更多的产出。

怎样运用到工作中呢?

如果你是做互联网行业的,或是做设计方面的,那对这种工作模式应该是很熟悉了。

那如果是销售呢,想尝试某个活动是否有效,那你可以在部分客户身上小规模试验一下,如果有效再去完善,然后推向更大的人群。

再比如你要出一份策划方案,也是如此,可以先写好一个提纲给老板确认,然后提纲调整好了,写好初稿给他,根据他的意见进行调整。而不是一上来全都做完了,最后发现方向都是错的。

 结语

有拖延症或是常常加班的朋友,不妨把这工作方式应用起来,远离加班,按时下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