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存在和成长

2017-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携爱前行

陪孩子一起成长随感

         ——育林人  汪晓玲

发展以人本为核心的教育才真正会实现家庭幸福和睦,社会和谐安定、国家繁荣昌盛。

教育本着让受教育者:做人—做自己—做优秀的自己。

育林人在大量案例中发现:每个孩子问题的背后都有必然的人为。接触过大量所谓的“问题孩子”、真的发现,每个孩子都是最优秀。只是做父母的价值标准取向,扭曲了孩子自己长成自己的模样。

不知道自己是谁就注定她永远也成为不了谁。大部分孩子就在纠结中怅然若失。不是找茬闹事,就是上网聚友。

所以改变父母的“人才观”很重要。

中国家长教育是一大难题。这项工作足够艰巨。但育林人坚信:一感化十,十感化百,百加千千万。

家长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中国强。育林人有这个信心和决心。2017让教育培养“人”没有什么比让一个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更伟大的事业了

从几千例个案到引进班级群体小试牛刀。到这个学期大刀阔斧。

我相信并坚信。以人为本的教育注定成功。

培养具有贵族精神品质的孩子。是我此生执着的梦想,让孩子们自信、自立、自强、自主是我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大道至简,把教育做到没有策略和方法就是所谓的至高境界---艺术化。艺术只展示给懂了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立了很多规矩,但绝大时候,从行为上禁止是无效的,从意识上转化是根本。而意识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靠更多人的传递、影响、感染达成。。期待更多的教育大爱人士一起合力,共创佳绩!

我曾到过北疆一些地区,那里的孩子让人心疼。四肢发达,大脑属于爹妈。那里的家长和学校教育意识够强,但教育理念不敢恭维。

我以为教育,不是保护孩子成长能力,是增强孩子们抵御人工教育改造的能力。

学习能力=学习习性x学习时间

人的价值,在于自身积累下的学习能力的多少。

学习能力,是自身携带的学习天性保持的数量与自身可以利用于学习的时间的乘积。可惜大多数无知的家长抱着宝藏找元宝。

父母保护孩子学习天性不受损伤,给予孩子自主掌控学习时间的权力,就确保了孩子实现学习能力的积累最大化。

所以育林教育结论:孩子不用教。家长只要会发现、引导、点燃就足够了。

因为家长是负责容器容量的打造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