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颠覆的文明》读后感

2022-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

昨天看了边芹老师的《被颠覆的文明》。书只有两百多页,但是看起来却很是累,每页纸,每段话,每个字,仿佛都有千钧之力,直戳心底,搅得我五脏六俯生疼。

中国自近代以来与国外的交战,一直存在明暗两条线。明的线是军事与国力的增长,一路勇往直前,暗的线是舆论与意识形态的战争,短短几十年,丢盔卸甲,一败涂地。一个延续数千年的文明,就这样拜倒在一个两百年打劫成功的暴发户脚下。

西方掌握着我们的审美权、历史解释权、道义权。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获得西方认可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以及戛纳电影节获奖的演员,都是呈现出什么样的作品才被西方选中的?

中国知名的大商场里,是不是英文品牌的数量远远超过中文品牌?

我们的精英人群里,是不是把送孩子出国留学作为首选,并引以为傲?

我们的家长,是不是花了无数的时间和金钱让孩子学英语,而非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毒教材事件里的插图,又是在多久以后才被我们发现?

还有娱乐圈那些三观不正行为不检的艺人们,是怎么被势力推到台前影响中国青少年的?

…….

舆论和意识形态是无形的,隐蔽的,很难被发现。多数舆论跟人对世界的感知一样,越庞大,越不需要事实,越庞大,越好操纵。

像蜘蛛网一样占据着我们一个又一个思想闸门,只需几代人,那浓郁的、前辈留下思想就会变成一汪枯水,平庸覆盖平庸,一层比一层低劣,文明的上层建筑便会失去自我意识。

触目惊心,细思极恐。西方的核心利益集团已经把我们的文化已经渗透成筛子了,而善良的中国人却依然没有看透敌人的包藏祸心的本质。

行有不得,反求诸已。中国人总是习惯从自身去找问题。而西方人的基因截然相反,是掠夺,是征服——我想要某样东西,我就要去得到它,如果得不到,我就毁灭它。

而中国人的思路是,如果我得不到,那一定是我还不够资格,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我得不到,我就静静欣赏就好。会为了提高自身的适应力而一路模糊边界。

这是两种文明的差异,这就造就了西方文明一旦有问题,总是向外解决,比如拜D这半年来的一系列骚操作,而中国,却是断臂求生,国内改革,统一大市场。

有一段话印象很深刻。

“为什么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因为在精神层面上,西方社会缺乏个人主义;为什么中国会提倡集体主义,因为在精神层面上,中国社会自古至今都缺乏集体主义”。

这种精神集体主义有一独有的特点,就是没有恒定的善恶、是非标准,只有随利益不断挪移的界内界外。

精神层面的集体主义是西方社会表面宽松、内核坚硬的关键所在,同时精神层面的集体主义要比社会层面的集体主义牢固而隐蔽。

精神捆绑是基督教文明的本质,在十几个世纪里,基督教文明的精神世界都囚禁于一本《圣经》,在如此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精神控制下,经漫长时间锻造出来的精神集体主义,是西方工业化领先后征服欲不可控制的文化根脉,为其武力打劫世界提供了牢固的社会基础。

而中华民族是世界上自我意识最弱的民族,在政权更迭中,秩序就会混乱,缺少精神同一性。不但形同散沙,还容易认贼作父。中国的集体意识被迫止于社会层面,而没有进入精神层面。因为自身不具有“界”的意识,致使中国人两百年来始终看不透西方文明。

为什么伟人毛泽东在武力落后的情况下,能扭败为胜建立新中国?他用“精神集体主义”把“散沙”似的中国人硬捏成团,使这个被列强踩在脚下的民族站起来。

只是,因为中华文明原本没有统一的“精神集体主义”,所以在坚持了几十年之后,就苦不堪言。而西方的精神集体主义,靠着长达一千多年的实体火刑架反复屠戮,百练成刚,早已浸透文明的基因。

真正的复兴,除了富强的躯壳,更需要复苏的大脑。

看不透西方,也许是中国人的宿命,是近代以来很多悲剧的根源。越不过这个槛,谈华夏复兴,如同螳螂捕蝉而不知黄雀在后。

文明战争说到底,就是个守不守得住“魂”的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