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主动探索的阅读方法

2017-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WildeYoung
《如何阅读一本书》:主动探索的阅读方法

最近参加了一个“十月提升计划”的活动,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读书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活动的形式是通过一个公众号,每天向参加的人员发布需要完成的阅读任务,而书的内容并非原著,而更向一本书的读书笔记,或者说重点内容摘抄,并且完成任务后需要打卡标注已经完成。在我看来,这违背了最基本的阅读规则和阅读目的,从而使活动失去了它的初衷。
说失去了它的初衷是因为,打卡完成阅读任务对于个人能力的提升并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并不是说读书这件事本身没有用,而是说知识的获取需要基于主动的寻求与探索,被动的任务短期内会获取一定的收获,但从长期看来,最终会使阅读成为一种敷衍,从而失去了阅读本身的真正意义。
《如何阅读一本书》正是以主动阅读为基础的一本实用性书籍。艾德勒认为,读书的目的有两种:获取资讯和提升理解力。而无论是哪一种目的都应是积极主动去完成的一个过程,当然,艾德勒的目的在于后者,他希望能够提供一种方法,使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与那些经典书籍的作家进行“对话”,即艾德勒提到的与作者达成共识。
如果说主动探索使阅读的基础,那么提出问题则是主动阅读的基础。艾德勒所提出的阅读方法其实质是问题导向型的阅读――阅读的四个基本问题。知乎大神采铜在其书《深度学习的艺术》中,将学习的过程分为问题导向型和非问题导向型学习,他认为,只有问题导向型学习过程才可以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学习者的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一个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一个丰富的情境中,去探索甚至撞击那些新接触到的知识,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交互之后,把这些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而正与艾德勒的阅读方法的目的达到了“不谋而合”的效果。
艾德勒的阅读方法事实上是一种理想型的阅读方法,几乎没有人会做到这样的阅读,艾德勒自己也在书中承认了这一点,并且这种方法适合于那些经典的论述性作品,对于想象类文学作品,虽然艾德勒在书中也给出了一定的建议,但本书核心的阅读方法却并不适用这一类作品。
对于书籍的选择上,艾德勒认为,百分之九十九的西方书籍都不适合去精度,而适合去精读或者运用这种方法的是那些经历时间考验的经典书籍,采铜学习方法理论中也提到了这一点。不仅仅是对于书籍,对于信息的筛选同样也是如此,但对于艾德勒认为过多的信息会使思维混乱这一点不太赞同,其实,使我们思维混乱的并非信息的数量,而是在如此多信息中不知如何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我们恐惧的不应该是信息的“爆炸”,而是在信息中迷失!
从信息选择的角度来看,艾德勒确实提供了一种选择的方法,即检视阅读!检视阅读要求达到两个层次,一个是略读或粗读,一个是粗浅的阅读。在对信息筛选的过程中,可以先对信息进行粗读,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然后进行第二轮筛选即浅读,找出为什么有用即可利用价值。接着,对于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继续进行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检视阅读最大的要求在于阅读的速度,即要求快速阅读,以最短的时间掌握信息的大致思想。
正向艾德勒在介绍实用性书阅读方法时所说:“任何实用类书籍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实际问题只能靠行动来解决。”《如何阅读一本书》同样是一本实用性书籍,因此,赞同这种阅读方法,就要运用到阅读中去,否则真的没有价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