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行

富足的定义

2022-10-22  本文已影响0人  QBellC

每每聊起在英格兰二线城市的生活经历,都会回忆起一种幸福感。原因何在,曾经思考了很久。

那时孩子年幼,自己和伴侣精力无限;虽然收入比不了一线城市,却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那是一种时时刻刻身处于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笃定感;也是一种对当下生活状态感到富足的满意感。

然而这一切都在举家搬迁到一线周边后发生了变化。

---

一线城市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

拿我的同事举例。她是一个从印度过来读书、尔后留下工作的一代移民。所谓金融行业人士自嘲的“金融民工”、“搬砖狗”放在她身上再好不过了。

她领着低于同等职位平均数、却比其他行业类似工作高的薪水,过着在出入地铁站都要戴着耳机参加电话会议的日子。不是她有多重要,只是她需要早上送孩子上学、不能像其他同事那样,早早到达办公室,参加9点的会议。

她每周会有一天在家办公,然而在家办公是因为那天幼儿园没有位子;由于工作忙碌,她又不得不雇一个阿姨在这天帮她看孩子,这样自己不用变成parttime兼职,以至于少拿20%的工资。

虽然听起来很辛苦,但是她也是一毕业就通过委培生计划进来的“同届人中的佼佼者”,我每每想起在“职场初期的选择”这个话题时,都会想起她。

因为她实在是太典型了。

作为第一代移民,一个没有什么背景只能靠自己努力的职场女性,她的稳定且忙碌的工作是她的救命稻草。也正是因为这份稳定的工作,她的伴侣才有可能去接手一些短期的、业内叫做“合同工”的高薪高风险职位。

这种合同工一般按天计算,正常市场价格在每天100-7/800英镑不等,很多公司会聘请这样的合同工做一些短期、或者很没有长远发展的工作。

这种类型的工作没有长久保证、但是好处是工作人员不需要理会办公室政治;加班拿钱,下班回家。他们不享受公司福利,不参与考评进阶,作为老板只需要用他们干活,不用考虑他们的个人发展。

在这样的家庭分配下,他们很快在理想的区域买了独栋的新房,入了新车。每年也能保证一次家庭度假,只是没有什么时间精力每次都是草草定个邮轮了事。每隔两年最大的reward就是衣锦回乡,在印度休个一个月的假。

和她聊天的话题永远围绕着:工作忙,孩子生病了看医生,伴侣事业再找工作,伴侣找到了另一个银行的工作,巴拉巴拉。

说实话,在我心里,她是贫穷的。 但我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

她的家庭收入比我任何二线城市的朋友和前同事都高很多,家庭资产横向比起来也是在一线城市的平均数左右。为什么我看到她的生活方式就想起了“民工”这个词?

---

再看看二线城市的生活方式。

在毕业后,事业刚刚起步的前几年,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没有事业的。

在国家研究所下属的研究机构谋了个职,遇到了我在英国的第一个贵人。

那时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所有人职位明确,薪水透明,不光每个人领多少钱大家都清楚,连每年涨工资的幅度都是英国政府统一规定的。每天可以在7点到9:30半之间上班,只要做够7.5个小时就可以下班。需要接孩子的可以和组里协商,短期变成一个兼职工,牺牲一些薪水却可以把家里安排妥当。

有一阵我需要送孩子上学,8:50孩子进校门,我回家开车到办公室9:15坐在桌前,5:30前下班,六点前到家还能把饭简单准备好。六点钟走路去隔壁老太太家接娃回家,吃饭练琴洗澡,八点以前整个房子都会安静下来。

八点到十一点的时间,就是属于我自己的时间。除了不能出门跑步、去上瑜伽课,在家的安静时光可谓千金难换。

那时另一半已经开始在一线城市工作,每周来回一次虽然辛苦但是给彼此留了一个很难得的“安全距离”。我专心照顾孩子 、工作和自己,周末一起享受家庭时光。

到今天我还是觉得,那几年,是我人生中,最有秩序的几年。

我曾经想尽办法在大城市的滚滚红尘中再回到那个状态,真的是太难了。

之所以说我一直觉得自己不配有事业,只是因为除了每周不到40小时的时间我会专心工作以外,其他的时候,都是在生活。

然而我的贵人给了我很大的空间,现在回想起来,在那每周仅有的40个小时的区间内,我的每一份注意力、每一点点努力,都显示在了刀刃上。

在我决定南下搬家前,我已经在5年的时间里被提升了四级,到了领导层的阶段。这一切都发生的非常自然。不需要很用力的证明自己、不需要和同事之间激烈竞争、不需要贡献情绪价值、也不需要忍受办公室政治。

可能是积聚的能量太多,我觉得平静的池塘之水已经无法给我提供供给,我需要另一片海洋。

然而在向海洋奔赴的同时,我其实并不清楚,真正放弃了的,是什么。

---

就这样我流入了海洋,从而进入了一个乱象横生的世界 。

我发现和我工龄相当的人,我之前说的那个同事,从毕业就进来的佼佼者,在海洋里迎着巨浪扑腾了好几年,还没有我这个初来乍到的生人熟悉水性。

我不明白为什么。

但我明白对年轻人来说,除非真正热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然不要跟风儿出海。没练好水性就整天在大风大浪里扑腾,浪费的只是最宝贵的精力和时间。

很多人在扑腾的过程中确实为自己创造财富:他们可以年纪轻轻,就感受到物质世界中的所谓“富足”。他们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尽早追求这种富足,然后把这一身技能传给后代,让他们继续积累、周而往复。

我总是对这样的生活选择羡慕不起来。我总觉得这样的追求很肤浅,他们很穷。

虽然他们所追求的东西我也追求,并一一拥有,但我总觉得高兴不起来,没有心满意足的感觉。

---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提到对“富足”的理解。

他说“富足”,并不是由我们所有用的外物多少所决定的,“富足”与否,取决于在我们满足了生存需求后,所拥有闲暇时光的多少。

我感到醍醐灌顶。

为了最大程度过上富足的生活,梭罗选择把物质条件降到最低。这可能也有点极端。

我现在好像明白了:对外物的追求和对金钱的渴望其实也是富足,它是物质上的富足;拥有大量的闲暇时光,做滋养内心,随心所欲的事儿,是精神富足。

---

我也明白了在决定奔赴海洋的那一刻,其实是在无意识中做出了:为了物质富足,放弃精神富足的决定。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