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叛逆孩子误解的几点表现
叛逆行为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先是孩有了叛逆行为,然后家长缺乏理解,然后孩子开始更多的叛逆行为,最后家长感到沮丧又无能为力。我们知道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为了归属感和价值感而产生了权力斗争,只要我们找到彼此之间存在的障碍,其实就可以避免家长对孩子产生的误解。下面看看是不是你也有这些思想存在:
一、孩子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值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求孩子的时候经常想象的过于完美,比如说话,办事,学习,运动等 等,记得一天晚上一个孩子在马路牙子(东北人能懂)上走,结果一下子就摔倒了,妈妈一顿批评,孩子一脸无辜,其实我们有时是给自己制造了失望,给孩子带来挫败感。孩子的行为未必每一次都能让我们满意,家长要接受孩子的行为程度,否则就会带来更多的失望,同时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想想有的孩子被家长吼的不会写作业的情况。
二、对偶尔的不良行为上纲上线
人如果想成功就要接受失败,如果想成长就要有试错的能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青春期,有了自己的主意,偶尔就会有一切叛逆倾向,表现出某些负面行为。但做一些错事或坏事,并不能说孩子就开始了叛逆,可能是孩子的偶尔表现,家长要积极的引导,多一点对孩子的理解,想想开篇说的恶性循环,最终真的把孩子逼成了叛逆。
三、忘记了他只是一个孩子
一个健康的孩子就是会有任性,吵闹,情绪化,注意力不集中,三分钟热血,人来疯等特点,如果一个孩子像大人一样的稳重说话和办事,未必就是好事。记得一个妈妈对孩子管的非常严苛,当妈妈问买什么颜色的书包时,孩子说妈妈你说买哪个就买哪个,可能有些家长觉得没什么,早熟不是坏事情,但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其生长规律,你的孩子太懂事,也可能是被压抑太久的表现(没有自由)。
四、期望你的孩子满足你的需要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别人的附属品,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有他们自己的使命,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所以孩子的一些行为可能会引起我们的不满,但不可能做到全部满足我们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学习接受和允许。
五、把孩子的错误归咎他个人
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喝水,走路都是从犯错误中一点点学过来的。错误在任何年龄都是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但家长往往习惯性的责备孩子所犯的错误,觉得你就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不要对孩子的错误,违反规则或不良行为做出大惊小怪或悲观失望的反应。
六、只看到了外在行为,没有注意到孩子内心的爱和善良动机
当孩子的行为让你感到失望时,你要和孩子静心的沟通,问问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说不定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孩子的初衷都是善良的,比如把水弄了一地,家长看着生气,但孩子想让你喝一口。就算没有善良的动机,我们能通过沟通也知道孩子想掩饰什么,害怕什么。
——————————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78069/8d80d2ee0d553f3f.jpg)
尚贤读书1080亲子教育计划的第16天分享,和孩子家长一起学习三年亲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