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姐——我最喜欢的老师

2019-02-02  本文已影响106人  小悟同学

最喜欢的老师一般是对你影响很大的老师,或许是学业上,或许是性格上,或许是生活中。他给你带来的可以是一种鼓励,一种鞭策,一种勇气。他所产生影响的或许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偶然的谈话。这种不自觉,偶然,却让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变化

对于一个学教育学的人来说,我们深知,老师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往往来自于他的专业素养。不仅仅是他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多的是他的专业情谊,他对教育价值,教育理念的认识和实践。我喜欢的这位老师,在这方面,算是较好的了。

她教我们外国教育史。她并不像其他老师那样,给我们灌输很多专业知识,而是要求我们自己找资料,然后以专题的形式,自己上台讲课。这种形式对我们来说很自由,使我们能够自主学习,同时也能锻炼我们的教师技能。但是作为外国教育史,一门最基础的专业课,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目,需要我们用历史的方法,将思想家、教育实践、教育制度放置于历史时空中去学习,也需要我们用比较法将各国、各教育家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在比较中去学习,去研究。而这种能力,作为刚开始学习专业课的大二学生,我们还不具备。所以,老师需要从大局出发,以小见大,指导学生用这些方法去学习,去讨论。在这样的引导下,我们才会真正弄懂教育理论,真正学习教育研究的方法。虽然,在教学形式上,我不是很赞同,但是,这并不妨碍一个老师的影响力。

在我们上台讲课的过程中,对我们进行深入的审视,从而发现我们各自的有点,并且提供机会让我们发挥自己的长处。不如,我擅长总结,对于某个问题,我总喜欢用较为精炼的话来描述,所以在大家回答完问题,便要求我进行总结,不知不觉我便成了一个句号了。我想,我的总结能力也是在一次次实践中提高的吧。

对于这位老师,必须得提提我们专业送给她的外号——犀利姐。她言辞短小精悍,字字切中要害。跟她聊天就好比唇枪舌战,一不小心,就被打成内伤,但是内伤的疗养过程却也是进步过程。还记得毕业论文的小组讨论会上,我提出:毕业论文应当对实践起一定作用,否则毫无意义。老师当场一下把我打倒,“你能将一个问题说通就已经不错了,不期望起什么实际作用。”真理真是赤裸裸呀,当无知的我当场继续挣扎“没用的东西,为何要做?”老师又给我一枪“你要坚持,看你的文章有多大用处?”当时的我,还是执迷不悔。到现在,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可笑,一个毛头小子,怎敢扬言改变社会,实在有点滑稽。老师刺骨的话语,戳到了我的痛处,也让我在疗伤的反思中,不断懂得,不断收获。

到后来,不知怎么的,“犀利姐”的称号也成了我的一部分。在我记忆中,仿佛是一次教师技能的评课,我对某同学的评语大概是“某某同学就如ppt放映员,只管放映,不问收获。”“某某同学就如电视播报员,只管播报,全无交流。”“上面老师,摇头晃脑;下面同学,嘻嘻哈哈。老师不像老师,同学不像同学,乱来!”大致意思如上。也不知当时脑袋被什么挤了,说出这般的话来。课后我便得以混名“毒舌”,后来貌似转化为“犀利姐”。

现在想来,不觉会心。一门课,啥没学着,到学会了老师的半分谈吐。这到底是激发了我语言表达的潜能呢,还是当真得了老师的真传。或许,就是这种风格,让我学会了用全局的眼光的看问题,用精准的眼神去捕捉深层的含义。

这少有的真传,够我享用一生。而在我享用的过程中,我又怎能不感谢我的老师呢?我又怎能忘记我的“师父”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