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驻井冈山 北方大区 李文焕
梦驻井冈山
广比木公司 北方大区 李文焕
当Z133列车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南,当GBS的兄弟姐妹在会师广场整装待发,这一路风雨兼程,好奇与激动同在,鼓励我们勇敢向前的是那句内心的呐喊“星星之火,终必燎原”,或许一开始我们根本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而我们与井冈山的故事,也由火车开动的一声汽笛,拉开了序幕。
说起井冈山,脑海里面浮现出的第一画面就是朱毛会师,重重大山做背景,两位伟人紧紧地把手握在一起,那个时候中国革命开启了新篇章,饱受苦难的中国有了黎明的曙光……那种对革命先辈光荣事迹神圣的崇拜,给我心中的井冈山添加了几分好奇的色彩。井冈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到底有怎样的故事?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方做GBS第一期?带着这些疑问,我与我所在的一连二班在会师广场与兄弟连队一起集结,宣誓出发。
迈开第一个脚步,开始拉大旗的时候,记得有人在队伍里面低声说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官听见了,说“放心,今天的路管够”,引得大家放声大笑。我小的时候,在农村待过,所以走路并不陌生。一开始整个班级行动迅速,时不时的开足马力超越其他班,一路高歌猛进,冲到了第一个补给点。短暂的休整之后,我们等来的却是暴雨如注,时间不等人,背上行囊扶起战友,继续出发。人生第一次觉得不穿雨衣比穿好,由于上午的急行军,大家陆续出现了不适。屋漏偏逢连夜雨,教官告诉我们,走错方向了,意味着,从补给点出发后,我们之所以前后看不到一支友军,是因为方向错了,一时间欲哭无泪,抱怨声,喊痛声,声声入耳。危机关头方显团队力量,人生第一次觉得信任是一件大事,信任队友,信任班长,信任教官。吼一声,心若在,梦就在,大不了从头再来,一连二班空前团结,踏着回头路,走过来时的风景,人生第一次觉得,终点与名次不再重要,只要兄弟姐妹们能走下去就很好。
一行人,在被忽悠N次,说第二个补给点就在100米后,我们真的到了山脚的第二个补给点,此时此刻,补给点已经不重要,现实是这次真的要走山路,之前虽说在山里,可最坏也有水泥板的路,更有挑战的是,大家都明白走进山里就不会有救援车辆,全靠人力,毫无退路。筋疲力尽更遇狂风暴雨,抬上担架,烟雨朦胧中,我回头望去,看见负伤的战友那不忍离去的背影,来不及挥手告别,心中已然泪流千行。走着走着,人生第一次觉得生活留给我的只有走下去的意念,没有其他,真的没有了,因为我感觉不到在爬山,也不是在走路,更感受不到山林刮破脚踝的痛。用战友的话说,反正走废了,那就走吧。
不知走了多远,终于冲出山林,甩掉泥泞,回到了马路上,可是忽然感觉脚已经不听使唤了,任凭如何坚持,一瘸一拐已经将我的苦痛暴露无遗,虽然大雨遮挡了视线,不过还是能看见前方停着一辆救援车,坐上车就能结束这一切,此刻陷入了人类最本能的求生,坚持还是放弃,无从抉择,因为根本不知道终点在哪里。苦思片刻,战友的加油助威与一根拐棍成了我最后的稻草,跟着队伍,绝不放弃,绝不掉队,人生第一次觉得手里的拐棍如此金贵。歌声与哭声交杂着,透过雨帘,我看见一群战友在不远处,前走几步之后,依稀可见轮椅上的老毕,忽听得一声冲啊,到终点啦,整个人感觉被电击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明知手里的拐棍不是红旗,可是我还是挥舞起来冲了上去,人生第一次喜极而泣奔跑向前。
在我们抵达终点,相拥在一起的时候,终于明白,井冈山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里的挑粮小道比课本的描述艰难很多,这里的故事我会铭记一辈子,后来,从山哥那里知道,我们走的那条路是红军的胜利之路,这也是GBS的目标,为什么“星星之火,终必燎原”,是因为,虽然我们在BIM的前进道路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有一时的迷茫,可是我们胸怀梦想,信心坚定,实事求是,所以广联达BIM的星星之火,终必燎原。从山里返回驻地的路上,我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无题:
大雨滂沱千军行,革命精神战鼓鸣。
试问谁人敢练兵,只看比木会师中。
此刻我坐在桌前,透过窗,望着雨后天空的一角,蓝的纯粹而又空旷,在纸上轻轻的写下:“人于世间,如沧海之一粟,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行动有迹,心中有梦,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实现。”
感谢这一路走来的战友,因为有你,所以我们走的更远,从那天起,已梦驻井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