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哪儿那么多目的,随性一点可好?

2017-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顾晴栀
少点目的性,会舒服得多

在日常看书的地方写作业,看到一对父女过来休息,女孩起初有点乖,后来直接吃起了零食。爸爸开始也是在看书,后来玩起了手机。没一会儿,双双离开。

我在这里见到太多来休息的,来随便翻阅的,来玩手机的人。他们或是来参观其布置,或者享受其安静,只是,鲜有人来纯粹沉醉于某一本书中。

原因很简单,密密麻麻的文字看起来耗时太久,而人们通常只能短暂停留。更何况,它似乎很难比较直接迅速地给人带来什么。

这怪不了谁,因为没有目的性的事情,多多少少让人做起来都有些吃力。只有一样除外——热爱。

书吧里来看书的一对父女

决定写这篇文是当我看到那对父女安静下来,我放下手中写作业的笔,拿起手机偷拍完照片后开始的。我突然想起曾无数次坐着几分钟的公交来到这里,看完一本书又坐着车回去的傻样子。

之所以傻是因为我以为我看完一本什么书就能写出多厉害的东西一样,可回去的路上,我只能发呆。为书中的人物不解,又为该人物日后的发展做着想象。但是,我写不出来。

从前自己写东西,从来都是简单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上几句,或者晚上睡不着在日记本上写点心事。也从来不明白电影小说里所谓的文字工作者遇到催稿还写不出东西的难受。

直到公众号的存在,我会觉得这号对不起那些关注我的人,只要有一个取关的人,我都会反省自己为何让他失望了。于是,我会逼自己,应该写点什么那种读者会喜欢的内容。

这就好像我看过的这样一个标题:等我在乎的人赞了我,我就删掉这条说说。这种目的性是卑微的,而目的越强烈并明确,就越是在为难自己。

当我怀着某种初心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可是后来,当初心变得无法满足这种快乐之后,就开始有了目的性。为了这种目的,便开始离初心越来越多远。按这种逻辑推理下去,我想我应该会是一种分裂的状态。

以前总被人羡慕说我无知,该是多么快乐。是啊,不知者无罪,不知者也无畏。其实,这算是一种消极的看法,因为一旦知道了,岂不崩溃。

反过来想,人们若会因为知道太多而不快乐,恐怕是你在认识你知道的那些事情上,选择了一种悲观的视角。

知其皮囊下的丑陋模样,还不忍心戳破,与其说是善良,不如说是乐观。

我们都在为塑造着一个好看的皮囊努力,又何必残忍撕碎。有的时候,少点目的性,会舒服得多。

我看书仅仅是因为想看,不是为了贴上文艺的标签。我写文也只是因为想写,不是为了完成某种人物。你若点赞真心希望那是因为我的文字声音或是排版打动了你,而不是为了数字上有多漂亮。

我希望这三者之间没有什么目的性的挂钩,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毕竟,看书,写文,获赞,都想要成为如同每个人类一样的独立个体。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