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生鲜电商该如何留住“线上买菜”的客群?
一个全民居家的特殊时期,让线上买菜风头无量,不用去推广、不用去引流,什么获客成本,什么用户挽留,在这段时间统统不存在了,因为用户都纷纷主动找你来消费,这种状态,就是所谓的“躺赢”吧。
但是,这个状态对生鲜电商们来说,却不一定是好事。
或许这是一个陷阱,而且是陷进去就出不来的陷阱。
线上买菜的需求激增,使得各家都要去应对,在运营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各项服务,菜品的丰富程度、品质的管理、冷链物流管理、送货的时效,完善服务就意味着成本投入,而且生鲜电商的投入还不是个小数字。
但是,特殊时期倒逼流入的用户,疫情过后,他们还会继续线上买菜吗?
所以,到了那时,才是考验生鲜电商的时候,成本已经投进去了,如果后期用户留存率断崖式下跌,那就要欲哭无泪了。
所以,疫情过后的用户留存,是现在就应该考虑的问题。
生鲜电商从2012年就开始发展,这几年虽然在各个渠道中的占比不到3%,但是毕竟也沉淀了一批用户,而这批用户,是不怎么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的,因为他们本来就习惯云买菜,即便疫情过去了,他们还是会选择生鲜电商,何况到那时送货速度不会像现在那么慢。
真正需要留意的是因为这次疫情而转向生鲜电商的这部分用户。
这里有原来习惯逛超市的人,有习惯逛菜市场的人,有男性、有女性,有年轻人、有中年人,有高收入群体、有低收入群体,有上班族、有个体户。
因此,生鲜电商需要趁着大量用户涌进的机会尽快做好平台的用户画像,这里就需要用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具体怎么做用户画像在此不做细论。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定位,不论是生鲜品类还是价格区间,亦或是送货方式或者是服务区域,这些也可以称之为平台的特色。
所以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定位,结合用户画像来筛选出自己的真正用户,或者说最后有可能留存的用户,针对这些用户实施智慧营销,在运营过程中不断挖掘客户需求来完善服务,还可以为将来的发展方向做一定的指引。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平时经营过程中,仓储点A的海鲜出货量比较多,那么你就可以分析仓储A周围的小区是否有中高端消费群体,进而可以通过精准营销针对这部分用户做其他消费需求的挖掘。
如果仓储点B平时的退货率比较高,那么首要考虑的是B点的品控是不是没做到位,或者是配送半径过大导致货损,亦或是这个区域的用户对品质的要求格外的高,找出问题就可以对问题精准施策。
好了,客户留下来以后,算是走好了第一步,后面平台需要考虑的是用户活跃度,对于生鲜电商来说,也就是复购率。
生鲜品类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很多品类都属于高频消费品,比如蔬菜水果,所以平台这时候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你的用户第二次购买,有了第二次也就会有第三次,长此以往如果你不是故意想作死,基本上用户粘性就算形成了。
如何引导用户复购,我想各个生鲜电商比谁都专业,因为他们有着电商的基因,什么老客专享价、老客优惠券、隔三差五的满减、有事儿没事儿的大促,这些套路从传统电商照搬过来,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平台、产品和用户稍加改进即可。
当然,优惠券什么的都是比较浅层的策略,再深一点可以做会员系统搭配社交元素,其实会员系统就是一套精准的用户画像,再加上社交的加持,何愁没有活跃度。
有了复购以后,平台用户便会逐步稳定下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之后平台需要考虑的便是一个终极问题:盈利。
当然,如果你的商业模式足够厉害,全部铺开后便可实现盈利,那最好不过。但是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发展路径并没有那么理想,很多公司前期考虑的都是用户量而不是盈利。
但是一味的烧钱并不是长久之计,就算你拉来了几轮融资,投资人看不到盈利点,你觉得你还有希望吗?
对于生鲜电商来说,现实其实很残酷,全国几千家生鲜电商,能实现盈利的还不到1%,看到这你是不是觉得生鲜电商没搞头了,恰恰相反,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已突破2000亿,预计到2022年将突破7000亿。
为什么市场空间这么大,企业却很少盈利,其实钱都砸在了前期投入里了。
开篇我们已经谈到,完善服务就要成本投入,而这个行业对供应链的投入是巨大的,特别是自营式生鲜电商。
从原产地或者供应商到城市中心仓,这里需要产品采购、冷链物流,从城市中心仓到社区前置仓或者线下门店,涉及到仓储、拆分、质检、包装、配货等,从前置仓到家,涉及到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这里涉及到三个比较重要的场景,农产品采购、冷链物流运输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每个场景都需企业去完美把控,否则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前期的投入,都需要后期用户量和订单量的增长来摊平,如果后期运营出了问题,那将是致命的,资金链断裂、倒闭、被并购,这些都有可能发生。
生鲜电商以后的路该怎么走,留给他们的时间或许不多了,之前的生鲜电商一直默默无闻,现在是爆发还是灭亡,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