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文化遗产被破坏,禾思科技助力打造人工智能监测系统!

2018-07-02  本文已影响0人  Alsyon

近20年来,世界多处文化遗产屡屡被破坏,我们如何借助人工智能保护它们?

01
禾思科技与多方合作建立文物监测研究中心

2018年6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文化遗产现代科技保护研究院、西安旅游设计研究院、深圳禾思众成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安交通大学展开会议。

现场,三方达成合作共识,共同建立西安交通大学文化遗产现代科技保护研究院禾思视文物监测研究中心。(下面简称文物监测研究中心)

此次合作致力于通过视觉融合、影像识别、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技术,有效完成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监测与规划,同时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

禾思科技作为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将会在此次项目中负责关键技术的研发、系统开发、样机生产等工作。

也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就业岗位,极大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旅游设计研究院、深圳禾思众成科技有限公司的logo图

02
人工智能AI是最有力的文物保护手段

禾思科技CEO杨泽霖认为,全球范围内,大量的遗址、建筑、壁画、文物的监测数据普遍存在没有足够人力资源分析处理的问题。

文物监测研究中心将致力于开发出一次性大面积影像监测、及时报警,提前预警的数字化视觉监测文物保护系统。

这种人工智能监测的方式,有能够超越人力的影像监测,预警速度快,系统设置方便等优越性。

图为卢浮宫博物馆


会议上,西安交通大学文化遗产现代科技保护研究院院长许楗教授指出,国内外的文物在保存与移交过程中主要依靠专家人工进行损害鉴别,要求人员水平很高,还会存在误判的问题。

西安交大文化遗产现代科技保护研究院张虎勤教授表示认同这个问题,并表明文物监测研究中心项目中还会包含开发出可以对文物不同时期的高清图像进行人工智能识别,自动分析认知文物损害程度的系统。

这套系统可以帮助相关人员在文物保存与运输工作中提升整体工作效率,降低文物损害风险

工作人员在进行文物鉴别


据西安旅游设计研究院院长邵振宇在会议描述,随着“丝绸之路:长安 - 天山廊道的路网”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已召开多次区域协调会议,存在着国际统一管理与监测难度巨大的问题。

未来的文物监测研究中心将研究开发网络卫星图像自动抓取遗产地环境变化自动识别的人工智能体系。

文物监测研究中心会尽快搭建基于地图共享平台的“丝绸之路”信息平台并投入使用,为中国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领域上作出贡献。

信息平台效果图

03
人工智能AI推进文化遗产智慧教学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上,禾思科技和西安交通大学文化遗产现代科技保护研究院、西安旅游设计研究院就文化遗产智慧化教学展开了讨论。

为了促进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的融合,文物监测研究中心还会探索对接文化遗产智慧化保护,监测,旅游开发产业发展的人工智能教学方式

与此同时,会议积极响应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文物监测研究中心还会合作开展产教融合试点,共建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大大地推进了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实现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推进文化遗产智慧化教学。

学生在进行考古学习

据悉,对于本次合作,禾思科技CEO杨泽霖表示,此次合作意义重大,人工智能是国家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禾思科技也愿意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浪潮里贡献自己的力量,加速计算机视觉的产业化落地。

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相信文物监测研究中心一定能够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作出巨大的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