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散文谈写作

泛滥的自媒体,读者与作者该何去何从?

2018-01-24  本文已影响514人  面试念念不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去年9月开始接触简书,也算是自己踏入了自媒体的大门,那一刻没有想过为谁写,写什么,只是单纯的想把自己写的东西拿出来给别人看,也想求的一点关注,也经不起别人对文章的仔细推敲,只是觉得文字是记录当下情感最好的工具,也找不到其他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酒,也只能让你难受,无法达到写完文章的痛快。

从去年12月份开始申请头条号,一周过了新手期,看到头条号上自己的阅读时间都不下2个小时,突然发现我被自媒体绑架了。

原来应该由作者掌控的自媒体,此时已经完全脱离了自己的掌控,它占据了我一天相当一部分时间,我心里无比的渴望它的阅读量,所以不时点开关注着,期待着。有了头条广告收入时,我又不断渴望收入不断增长,再增长。

踏入自媒体,我没有再去看公众号上关于本专业的文章,而是不断的思考怎样的题目,怎样的内容可以博取读者的眼球,让他们点进去,如果在看一下广告就更好了。

所以我搜寻着所谓的热词,所谓的社会热点,把文章标题都改为问句的形式,这样可以引发读者的乐趣,我可能在标题党的路上越来越近吧。

今年1月份的时候,当我把文章分享到喜马拉雅大咖读书会的群里时,一位读者在群里说我的文章缺乏思考,大家都很忙,这些不痛不痒的文章,看了也是浪费大家的时间。

气愤是有的,但谁又能怪别人对自己文章不好的评价呢,所以我开始按照他的建议寻找自己的受众读者,我甚至天真的以为结合本专业写文章,从学习的法律条文中为大家解决现实中的法律问题总可以吧。

那段时间,我开始整理《劳动法》的相关法条,本来是想用故事的形式展现,但最终发现自己真的误入歧途了,面对后台私信问我如何起诉,如何计算加班费等一系列实践问题的时候,我真的放弃了。

再这样下去,我怕砸了自己的饭碗,真怕有一天后台会说:就你这样,还是学法律的?

我用自己天真的想法高估的自己的实力,这不怪自媒体,只是自己太冲动。

我不清楚现在的自媒体平台有多少,甚至太多的写作者都不知道有多少自媒体每天在盛产多少文章,而这些文章又有多少是沉淀了自己的经历,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又一个字一个字的挑选,最终产生了自己觉得满意,甚至觉得满足的文章,才斗胆拿出来让读者欣赏。

最熟悉不过的微信公众平台,虽然微信平台红利已经消失,但是现在又有多少人跃跃欲试,试图要在广大的微信平台上再分一杯羹,关注量,阅读量催生出多少拿着别人的文章写上自己的名号,打上自己的原创标签!你不知道版权,难道还不知道要尊重人家吗?罢了!

每天看着公众号上的红点,我很焦虑,我生怕错过点什么,又生怕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所以小心翼翼的置顶了时常阅读的几个平台,而其他的也只能匆匆点进去再退出来,只是让那红点消失,至少今天消失。

我曾经在火车上花了一中午的时间看完了关注的所有公众号未读的文章,而现在我都不知道为啥我会关注那么多公众号,他们对我真的有用吗?我是不是要用一天时间才能看完所有的未读,而这些未读又有多少是精华,有多少是我根本就不用接受的大道理,鸡汤文。

太秭帝在简书发表的一篇文章《文字的泛化时代,文学该何去何从》开篇写到:时代不同了,文字也在做着一场全新的变革。自媒体的泛滥,文学之路该何去何从。

而此时读者与作者又该何去何从?

在我接触的有限的自媒体当中,各家都有门道,而一款软件的实质目的是服务大众,谋求利益,我们还没有发展到要为平台考虑的地步,而我们却可以评价平台。

在头条号里,标题为王,内容次之,观点也许偏驳。

《三本,算不算考上大学?》我想表达的是自身对三本这个学历以及自己家庭对此学历的怀疑态度,并未从学理角度对此进行辩论,原本只是结合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的观点。

怎想下方的评论炸了,有批评当代教育制度的,有说三本无用的,又说花钱就可以上还可以花钱买到研究生学历的,我真的很无语,他们真的看过文章吗,我也怀疑这篇文章的题目真的是标题党吗?

《色欲的苦果》原本只是详细记述了一位出轨男性的犯罪案例,但是这篇文章就是比其他记述犯罪人的阅读量高,而且高的出奇,莫非大家都喜欢看这类文章?

我仔细反思过自己,当时写这两篇文章时,都是经过自己的挑选和思考订的题目,绝没有要求关注,博取眼球的嫌疑,但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

我也无意去揣测读者的心思,而我更想知道面对这样的困境,我该继续挑选一些容易引起大家矛盾争议比较大,生活不检点的题材继续写下去,这样阅读量高,收益好,还是继续以我手,写我心,老老实实思考,平平常常写文呢?

与之相对应的简书,我想说:暖暖的,很贴心。

如果把头条比作菜市场,那么简书就是超市了。菜市场嘈杂,大家目的明确,目的明确,价格适合就买,不合适换下一家。而超市环境整洁,价格明确,大家随意挑选。

如果把简书看做是日记,那么头条就是高考作文了。日记总是私密的,如实记述当下的事实和思考,羞于也不轻易拿出来示人,既然拿出来了,也是很谦虚的和大家讨教。

面对这两个平台,我时常在焦虑,我在考虑该用怎样的内容,图片去拼接头条的文章,而简书,继写大学生活题材的文章过后,我江郎才尽了,而在以前我可以一口气写完整篇文章,而此时来回在两个平台变换思路,我第一次觉得写作好累,真的心累。

也许是受众不一样,所以大家需要接受的内容不一样,我想很少有学生整天抱着头条看文章,看也应该看的是抖音和内涵段子,而简书不一样,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的大学生,看到了全职妈妈,看到了教师,看到了笔耕不辍的老人,看到了有名号,有身份的作协会员,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文学梦,所以在这里汇聚,一起讨论,一起分享,也总是以求教的姿态来相互讨教,我想这就是文学创作该有的态度吧。

自媒体在不断发展,而普罗大众也需要这一媒介来接受信息,处理信息,所以传播信息的责任落到了作者身上,每一篇文章背后的读者或许就是靠着你文章的思想在生活,你说生活要慢慢来,不着急,所以他的生活和学习也要慢慢来,不着急。

你批评一个人的丑恶,他也想当然的认为这个人就是丑恶的,所以作者文章的思想在读者看来是指路的当下,所以作者也应该坚守自己的良心,你的目的影响着他的决定,不要做浪费别人时间的凶手,还蚕食别人的灵魂。

作为读者,时常保持思考辩证的心态去接受信息,自媒体泛滥带来的各种信息,接受与否都在于自己的喜好,你喜好出轨,平台会源源不断的给你推荐出轨,就像淘宝你爱买假货,那自然给你推荐假货,到头来还抱怨买的都是假货。

我不知道这样的焦虑会带我什么,还有更多的自媒体等待着我的发掘,等待着大家的探索,还有更多生活的感悟都埋藏在自己的内心灵魂,都需要自己用笔去发现,而我不想承担文学载体的自媒体的自我坍塌,也不想成为一个默默无闻只会接受信息的读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