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6
长城小纪五:铁门关—李家谷关(正关楼)—石梯子山
戍楼前探护二关 长堑石梯相勾连
清晨,一群红男绿女呼啸而至,列阵铁门关外,整装待发。
顷刻间,色彩斑斓的戎装,在残雪的映衬下,缀满了奇幻的古塞长垣。
本次行程从承德宽城到达唐山迁西交界点铁门,而后关向西,经李家谷关(正关楼)、实心楼、椴木峪后,攀上龙山,在石梯子山垭口下撤到李家谷堡。约10千米,六个半小时,最高海拔七百米。
这段城墙由一、二、三等边墙及山险组成。敌楼有实心楼、2*5规制的独厅敌楼(见图一)、3*3规制的标准楼及石砌墩台。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82426/c7e14e419d61d299.png)
一等边墙设置在李家谷段,残留大部分墙体。这一段山势低洼平缓,一座不高的山包将李家谷关口分成了两段,导致出现两个步行道关口。因为有山包阻隔,两个关口互不相望。为此,在山包上的前突位置修了一座五眼箭窗敌楼,形象的称为正关楼(见图二)。正关楼能清晰的看到两个关口的情况,既便于沟通信息,又能够协助防守。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82426/27b83bd12b80e858.png)
二等边墙较长,墙体为虎皮色的石头砌筑,保存较好,非常醒目(见图三)。砖砌垛口、铺面砖、女墙只剩遗迹。经典之处是墙体在一座半山坡上拐了一个弧形的锐角,颇具艺术范(见图四)。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82426/8c85734c87495eb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82426/966335524c75469a.png)
三等边墙不长,从散乱的砌石及石块大小判断,是没经修复的明早期长城。
山险墙主要在崖壁及龙山山脊上。远看龙山像一堵墙横亘在群山之中,黑压压一片。其长约3千米,海拔六七百米。尽头就是闻名的喜峰口“大刀园”。
龙山山脊由连续的、犬牙交错的石刃组成,起伏的峰崖裸石相连,攀石上下,犹如攀登石梯(见图五)。古书中记载这里是石梯子山,恰如其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82426/934bf127a4fb878c.png)
此段长城气势非凡,敌楼宽敞威武,山险怪石嶙峋,特别是李家谷双关口与正关楼三角形的设置,很值得现场观摩。
李家谷堡(见图六),中等规模边堡,距李家谷关约2.5千米,是长城沿线关口内的标准配置。堡门匾为戚继光书写的“李家谷关”。李家谷堡不是关口附近的关城,至于为什么离关口较远的李家谷堡称为李家谷关,待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82426/609de557506b17d4.png)
李家谷堡与铁门关关城、喜峰口关关城属一个防御区域或体系。李家谷长城上的关口是便道出入口,未设置关城,也不出名,防御力量主要集中在李家谷边堡。
此段长城无战事记载。
再回味一下残雪中的群山与长垣(见图七)。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82426/aaba3c9a3c5318c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