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2020-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风雨之前

中原焦点团队。坚持原创分享966天。孩子不上学了或者没有心思学习,才会引起家长的重视,孩子不上学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要么是和老师、同学、父母等周围的人的关系不好,或者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也可能由于老师、家长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也许学生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过大,把上学给不舒服的感觉连在一起,厌学也许是不想面对学习带来的压力、困难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一提到学习或面临学习的情景,那种厌恶、害怕的情绪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焦虑、紧张、情绪就洪水猛兽向他袭来,他们不知道处理,而选择逃避。孩子内心深处是很想上学的,孩子周围如果没有信任的人,内心的苦楚只有中心中内耗孩子的能量。孩子没有力量应对而已。

家长看到孩子表面不想上学,想着只要一去学校就没事了,如果把学习是能带给人快乐和成就感的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愿意做,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被欣赏、被认可、被肯定、被看见让他产生愉悦、快乐、喜欢等积极情绪,那么孩子会爱上学习。这也是有方法技巧的。

我们想想,如果孩子成绩不好,上课听不懂,还得遵守纪律,不能迟到,不能说话,不能做小动作。不会做小,不会做作业,还必须得完成作业,遵守课堂纪律,再加上学习不好,也许成绩影响班级评比,老师可能内心认为他是班里的累赘,老师的眼神和话语让他感受到。孩子如果没有值得信赖的朋友,没地方诉说,完成作业也会非常困难,不完成作业老师在批评,指责,家长在不停地催促学习,家长和老师不正确的对待,孩子对外界任何信息和父母和周围的人的态度是非常敏感的,他能准确的接收,可是嘴上又表达不出来。大人有时也无法发现而孩子的内在感受。他自己在那种负面情绪里煎熬着,这会严重内耗他内心的能量而影响学习、成长。

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这些负面情绪,还会带来心理问题,更加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很多孩子的学习和发展会因此而改变。所以家长要学会正确的陪伴孩子非常重要。怎样的陪伴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很多家长会说,我经常陪在孩子身边,我会带孩子玩,出去旅游。我们会发现,父母觉得陪伴了孩子,可孩子却没有体验到父母跟自己在一起。这是怎么回事呢?不但陪,还需要伴。其实,陪伴,是有层次之分的。①是“陪”。——我和你在一起。你在写作业,我在旁边玩手机。只是在一个屋里,这就是很多父母在做的陪伴孩子,在心理层面没有交集,只是从空间上看,我们在一起。②是“伴”——父母和孩子不仅在同一个空间里,同时还在同一个心理的空间里面。你心里有我,我心里有你。你在想什么,我大概知道,我想什么,也愿意跟你分享。这个是心与心的链接,共情可以分为认知和情感共鸣就是我能够理解也能知道你现在的状态。比如,一个孩子在那里冥思苦想愁眉不展的样子,父母可能就会知道孩子遇到了苦恼或者麻烦事,父母能够体会到孩子在什么状态,需要两个人在一个心理空间里才能达到的。如果仅仅坐在一空间里,是不可能达到共同认知的。

否则你看到孩子愁眉不展达的样子,你可能会吼:“你怎么还不写作业?胡思乱想什么呀!”如果父母跟孩子在一个心理空间里,就能知道孩子的情绪是什么。你会这样回应孩子:“孩子,我看你若有所思的样子,是不是遇到困难了?有什么难处跟妈妈说说?需要妈妈怎么帮助你?你需要可以随时给我说。”这么一说,孩子就会觉得被理解、被看到了。如果父母和孩子不在同一个心理空间里,就无法感知到这些。

所以“伴”——父母和孩子不仅在同一个空间里,还要在心理上也同频。如果父母跟孩子不在同一心理空间里,不仅起不到陪伴的效果,有可能会造成相互的伤害。因为你无法真正的理解孩子的情绪情感,会误解孩子,会做出不应该有的干预,不应该有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判断,甚至说些不当的话语伤害到孩子。③是“信”——相信和互信。相信相信的力量,不是我们看到希望才相信孩子,而是相信孩子了才能看到希望。孩子一个,相信孩子也会做出让您相信的事情。孩子肯定是想要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做的,对自己是有利的才愿意去做的。当父母对孩子有了充分的相信,互信的时候,父母就不会对孩子的行为有误判、怀疑,做出指责、批评的行为。所以,陪伴的最高层次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达到“信”的层面。

2020-12-21  07:15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