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本届奥斯卡,我果断给出了5星好评
看过了本届奥斯卡,我果断打开豆瓣,给了5星。
没办法,最后的反转实在是太出乎意料,太精彩了。
在乌龙上演的一刻,我的脑子里闪过了无数导演的名字:比利·怀德、奥逊·威尔斯、希区柯克、诺兰、大卫·芬奇、朴赞郁……那些擅长设计反转的导演们。
不过最后,我还是摇了摇头,无奈承认:生活还是要比电影精彩一点。
因为,生活是未经设计的,所有演员的反应,要真实得多。
在说这次乌龙之前,还是先聊聊其他几个重要奖项,把大餐留到最后。
首先,所有奖项中最实至名归的,当属卡西·阿弗莱克获得的最佳男主角奖。
在《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卡西的表演绝对是影帝级的。他把一个拒绝走出伤痛的自我放逐的中年男人,那种沉默、颓废、易怒的状态,演得太到位了。
影片中的卡西像是和所有人都过不去,但实际上,他是在和自己过不去。
因为一次无心的过错,他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此后,万念俱灰的他,离开家乡,躲到波士顿,终日沉浸在自责和悔恨里。
人们总是说,时间可以治愈一切伤痛。
但《海边的曼彻斯特》告诉我们,有些伤痛,是无法治愈的。无论是逃避、试图和解还是交给时间,都拿它没有办法。
那种伤痛,就像是过去留给此刻的一道疤,时刻在提醒着你,阴影还在,休想摆脱。
而卡西这个人物最为动人的地方就在于,他根本不想从阴影里走出来,也并没有选择自杀。
他拒绝了一切救赎或是解脱的方式,固执地困在这份悔恨里,以实现对自己最严苛的惩罚。
片中最精彩的一场表演,当属那场重逢。
多年后,在家乡的小镇,卡西与前妻偶遇,两个人都在试图为这场对话找到一种合适的语气和措辞,但却通通失败了。
我们看着镜头前的他们语无伦次、言不及义。
前妻说,你不能就这么死去。
卡西指着心脏,你不明白,我这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是的,什么都没有了。
一个心死的人的模样,在卡西的演绎下,显得非常有说服力。观众会从心底理解并心疼这个男人,但又有一种爱莫能助的无力感,只得看着他,继续沉沦。
这里,我还要为卡西前妻的扮演者米歇尔·威廉姆斯站个台,虽然她在《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只有短短的几场戏,加起来也就10分钟的样子,但却都是点睛之笔,无论是表现惬意生活的闲适、痛失爱子的歇斯底里还是重逢后的难以释怀,都是很吃功力的。
而米歇尔的形象,恰恰又是那种微笑中带一点苦涩,可以很刻薄,也可以很温柔的样子,和片中的人物十分契合,况且她的表演又是那么出色。
可惜了,最佳女配角奖最终还是颁给了《藩篱》的维奥拉·戴维斯,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接下来,说说最佳女主角奖。
其实在我心里,这个奖是属于伊莎贝尔·于佩尔的。
电影《她Elle》,如果不是于阿姨来演,换成谁,这个故事都很难成立。
如此的戏剧、黑色、优雅、刻薄的人设,也只有于阿姨可以驾驭得了。
和《海边的曼彻斯特》相似,《她Elle》同样也是一部伤痕电影。
但两者的差别又是巨大的,面对曾经的伤痛记忆,卡西最终说出了“I can't beat it.”而于阿姨却说,让伤痛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这个有着童年阴影、中年又惨遭强暴的女强人,她的伤痛成了她对抗世界的武器。虽然那武器的背后,藏着一点恶意,但又让人恨不起来,甚至还会生出一种“做女人当如是”的报复感。
如此复杂的人性,正需要一个足够丰富的老灵魂,才可能承载。而于阿姨的表演,绝对是不可替代的。
相比较而言,最终得奖的石头姐,还是要略显稚嫩一些。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她的角色要更为讨喜。梦想的主题、爱情的两难、有独角戏、有落魄和成功的反差、还有歌舞的加持,确实足够丰富。
可《爱乐之城》和《她Elle》比起来,角色的分量显然更轻,不像《她Elle》那样,整个故事是完全依靠“人设和演技”使之成立的,表演差一点,故事就全完了。
因此,单就演技这一环节,我还是喜欢于阿姨多一些。
下面说说最佳导演奖。
《爱乐之城》的导演达米安·沙泽勒的最终获奖,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无论是他的前作《爆裂鼓手》还是《爱乐之城》,都能明显地看到,这个导演有着十分娴熟的技法,善于用镜头讲故事,对剧情的推进也有着很好的控制力。
他的两部成名作品都和音乐有关,这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他对视听语言的运用,同样具备了轻快流畅的节奏感。
《爆裂鼓手》自不用说,片中快速剪辑如鼓点一般猛烈,俨然是在用镜头调度对主题进行重申。
到了《爱乐之城》,更是将好莱坞传统歌舞片的元素,引入到了经典的梦想爱情故事中,仿佛将我们带回到辉煌的过去,但又一点也不陈旧。
影片始终以歌舞的感性力量推动着叙事,又辅之以成熟的镜头语言,导演把控全局的能力可见一斑。
作为一个年仅32岁的年轻导演,在达米安的身上,已能隐约看到些大师风范。不油滑,不炫技,又使得他比更年轻成名的多兰,多了一份克制的稳重。
总之很看好他啦,也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最后,到重头戏了——最佳影片奖。
说实话,这一届奥斯卡,我最喜欢的电影是《海边的曼彻斯特》。
所以这个反转,给我带来的不是一次惊喜,而是二次失望。
如果抛开政治或种族的因素,我们单纯从电影的质量来评判,在三者的较量中,《月光男孩》无疑是最弱的。
首先在剧作上,本片并没有太多新意。只是讲述了一个从小被虐待和霸凌的男孩,如何成长为一个男人的故事。
其中,“黑人”和“同性”作为两个最抢眼的标签,却在叙事中毫无存在感。或者说,如果换成是白人异性恋,这个故事也依然成立。
此外,在一些重要情节上,本片缺乏必要的交代。比如:获得最佳男配角的马赫沙拉·阿里,在剧中扮演了一个毒枭,但我们自始至终都不知道,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使得他对于男主照顾有加,甚至担当起了一个教父的角色;还有,最狗血的部分是母亲和男主的和解,毒虫母亲只是重复说了几句“我爱你”,和解就完成了,这也太草率了。
而《爱乐之城》和《海边的曼彻斯特》,无论在剧本的成熟度,还是人设的合理性上,都要更胜一筹。
因此《月光男孩》的最终得奖,真的没法说服我。我也只能认为,是其他因素成就了它的胜利。
至于我为什么喜欢《海边的曼彻斯特》胜于《爱乐之城》。
其实,这不仅是两部电影的高下之争,在其背后,更是两种电影哲学的较量。
在我看来,电影的意义,就是要创造一种精神力量,去反抗强悍的命运。
而创造的途径,无外乎两种:
一种是“造梦”,通过虚拟一个圆满的故事,让我们相信“世间总有奇迹”;
而另一种是“写实”,尽可能地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让我们接受“人生总有遗憾”。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哲学,一种是励志的,一种是释然的,各有价值。
但我个人更信赖后者,因为它更隽永,也更贴近生活的本质。
一碗鸡汤下肚,虽可以振奋片刻,但我们终究还是要回到绵延的生活里,去经历四季的变换和悲喜的交替。
所以,我始终认为,一定程度的认输,接受命运无常的本质,才是坦然生活的前提。
很显然,《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是这样一部敢于向命运认输的电影。
听起来挺丧的对不对,但是却一点也不消极,反而,它有一种特别积极的力量,让人活得安稳,处乱不惊。
就像是影片的最后,卡西和侄子又一次坐在船上,沉默无言,看着眼前平静的海面。虽然伤痛依然会像波士顿连绵的大雪一样,没有尽头,冰冷刺骨,可是,就在不远的地方,你还是可以找到那座叫曼彻斯特的小镇,它就在海边,在等着每一个受伤的人回来。
伤痛虽然无法痊愈,但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与它和平相处的方式,然后继续未完的生活。
这就是《海边的曼彻斯特》,在我心里的位置。
好了,至此今年的奥斯卡已回顾完毕。
看这一届奥斯卡,我收获的最大启发就是:看电影一定要坐到最后,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正片之后有没有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