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短篇小说读书

黑客

2022-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勇勇好文分享

骑友聚会,遇到了个北京姑娘,个头小,胸小,屁股小,穿着紧身皮裤,稍微有那么一点点性感。

她跟我同款,650GT,真怀疑她那小身板怎么推的动这车。

朴翔在唱《把悲伤留给自己》时,中间有个小高潮,应该是新疆民族调调吧?真过瘾,有网友评论:这是自带的地域加分属性。

我很喜欢朴翔唱的这首歌,经常一边走一边听,循环播放。

北京姑娘身上也有地域属性,高傲?应该是高冷吧,也许内心火热,至少给人的感觉是不可靠近,主要是咱是外地人,本身就自卑,也许人家没这么想,是咱自己多想了。

反正咱就不好意思跟人交流。

挨着一一碰杯,偶尔聊几句。

饭后,去唱歌,这姑娘喝的有点多,晕乎乎的,旁边大姐一直在劝她,少喝点,大姐跟我关系算是不错,大姐是上海的,跟我曾经来往很密切,住过一个房间,没故事发生,当时是我喝多了,后来交往就淡了,因为我又看上别人了,就没再多联系,聚会见面,也只是随意问候两句,家里咋样,孩子咋样……

这次聚会,我主要是想带着几个小兄弟开开眼界,看看各个车友会是怎么运营的,圈子是怎么管理的,车友之间是怎么合作的,有什么规矩,别的不说,先感受一下气场,看看这些平时在马路上牛B轰轰的人是真的飞扬跋扈,还是温柔可爱?

唱歌时,大姐把我介绍给了她,握了握手,喝了几杯酒,她貌似真喝多了,拿出手机搞自拍,让我们一起合影。

加了微信。

私下里,我问大姐:这姑娘啥背景?二奶?

大姐说,应该是个富二代。

我感觉这姑娘年龄不小了,应该不是85后,看起来应该跟我年龄相仿,有些下垂,至于有没有生过娃,判断不准。

折腾到了凌晨2点,散伙。

回到酒店,我把文章发了,简单一洗,睡了。

次日,上午10点才起床,看到微信上她给我留言了,问我起床没,说是昨晚不好意思,喝的有点多,问我她失态没?

我急忙回了一句:没。

她说,中午请你们吃饭。

我说,不用。

她说,我都订好了。

去了一家饭店,名字半土半洋,叫:依皓·LADY,一共五个人,她、大姐、我,我这边还有两个小兄弟。

无酒不成席,这样吧,五个人,一瓶白酒。

喝了酒,聊天氛围好,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各自的行业,她是做什么的?

她是做黑客的。

她这么说,我是有些不信的,因为我也算是半个技术男,黑客我懂,例如我认识以太科技的林明贵,他就是个技术控,顶级的安全专家,他创办的公司都上市了,原本我们关系很好,现在我都不能说他是我好朋友了,否则别人以为我在给自己贴金。

那我就好奇了,你说你懂黑客,你懂什么,能验证不?

她说,你随便给我个身份证号码,我立刻能查到他名下有多少资产。

我把我的身份证拿给了她。

差不多过了10分钟,她把手机屏幕朝向我:这是你不?

我说,是我。

上面是我的户籍信息之类的。

但是,我觉得这没啥,无非就是她把我的身份证信息发给了一个朋友,朋友是具有相应权限的,能查到我名下资产,这没啥意外的,因为我办理澳洲签证时,我已经领教过这些了,申报财产时,你想隐瞒什么?白搭,你家有几辆车,你家人在哪上班,工资多少,你有多少贷款,你办过什么业务,甚至你去过哪里,他们都知道……

这叫啥黑客?无非就是资源而已。

她说,我能改你的流水,能改你的银行预留手机号码。

我问,能把我的钱取走吗?

她说,也能,但是不会这么做的。

我说,你改改我的流水,我看看。

大姐在旁边说,不需要验证,我做证……

其实,我还是不相信的,银行系统岂是你想进就能进的?关键是即便你真有这个本事,也不至于透露给我们呀?我推测,应该是别人有这个能力,而且是正规渠道的权限,她只是延伸者,来做一些擦边生意。

上厕所时,我顺便去了吧台,我想结帐,一问,人均消费400元,酒600多,算了,还是让她结吧,你不是牛B吗?不是黑客吗?

吃完饭,寒暄了几句,分了。

我问大姐,是真的?

大姐说,是真的。

我问,是偷别人的钱?

她说,不是。

我说,那懂这个黑客技术又有什么用呢?

她说,是代人刷银行流水,其实这个业务一直都存在,各个地方都有,不信你可以百度一下。很多人贷款,但是银行流水不达标,那就需要有人帮着倒刷,就是刷过去半年的,然后你自己去打印就可以了。

我说,我还是不信。

她说,信也没啥损失,不信就当个故事听听。

回山东的路上,我在想,我这一点不好,总会因为怀疑一个人说的话,从而对她的人品进行打分,人家请咱吃饭,对咱热情,还把咱当朋友对待,可是咱刻意保持距离,总觉得她是个坏人,甚至感觉以后不会跟她有任何来往了。

一个好端端的女孩子,为什么要去做这种事?想不通。

想不通就不想。

机车俱乐部里美女还真不少,有些女人口味重,不玩旅行车,不玩踏板,而是玩重型机车,去年北师大出过一个网红,她有N辆重型机车,叫:粉小狞。

不过,我一看她骑车的姿势,我就知道她是业余选手,甚至压根不会骑车,只是以此炒作成名而已。

我跟小兄弟们分享过一个观点,机车文化会在中国崛起的,所以,若是有机会就抓紧去增驾摩托车,现在国内禁摩,能考摩托车驾照的地方越来越少,不过也是好事,就是考试非常简单,甚至交上钱接着就能给你办好,淘宝上有代办的。

我给他们的建议是提前去布局摩托车圈子,抢占公众帐号资源,做一个类似SCC的俱乐部,可以实现收费制,不说北京上海了,就是每个县城都有一批狂热的机车爱好者,我们这里就有几个骑哈雷的,不过都是水车。

自行车的发展趋势是,代步车-休闲车-山地车-公路车。

你看国外,很少有人骑山地车,清一色的公路车。

国内呢?

多数还是山地车,但是现在玩公路车的也越来越多了,五年前,我去捷安特俱乐部,里面摆放的90%是山地车,如今呢?半数是公路车,而且核心展区都让给了公路车。

说明骑行文化在进步。

汽车呢?

国内,先是轿车,后来是SUV,大家一味的追求大,越大越好,越高越好,高了真的好吗?我们小区地下停车场是2米高,我的车子2米2,进不去,只能停在外面,多难过,下雨天我就心疼。

SUV以后呢?

就会是跑车文化。

再牛B的越野车,也比不上一辆超跑更吸引眼球。

摩托车呢?

摩托车也分几大帮派,有玩越野摩托的,还有一个更小众的,叫攀爬摩托车,有玩速度的,还有玩长途旅行的。

我喜欢旅行车,例如本田金翼GL1800。

我也很喜欢速度型机车,但是我胆小,开快了我害怕,另外我驾驶经验一般,所以我更喜欢这种旅行车或踏板车,牛哥也非常痴迷摩托车,他本身是做摩托车出身的,骑了至少20年摩托车,现在也经常骑摩托车,前些日子他刚买了一辆铃木旅行车。

他有个梦想,就是骑摩托车环中国一圈,不过梦想实现起来非常难,毕竟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根本走不开,这个想法至少有五六年了,曾经想先去环骑海南,练练手,我们俩一人买了一辆摩托车,车买好了,保障车也准备好了,最终也没去骑。

我那辆摩托车的行驶里程不到50公里,超级新车。

牛哥不建议我玩踏板,他说骑跨类的摩托车,摔倒了会摔腿,但是踏板会摔头,你是希望没腿还是没命?

我都不希望啊!

那些在高架桥上玩命的机车党,并非是真正的玩家,真正的玩家对待车子的态度是:欣赏、尊重。

欣赏它是一件艺术品,放在办公室,哪怕不骑,看着它就非常开心。

尊重它是寡妇制造机,所以在驾驭它时绝对不会挑战概率,不单独活动,只要出行,就必须是团队作战,而且要做好基本的安全保障,佩戴头盔,跟随保障车,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玩具,但是绝非代步工具。

最近,媳妇要带着娃去游学,我是蛮支持的,出国看看,跟国外的小朋友接触一下,蛮好的体验,倘若是出国旅行呢?那么我就觉得没啥意思,因为路上太赶了,对于小孩子而言,根本吃不消。

而且,他也压根分不清到底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说是国外吧,为什么吃的都是中国餐,为什么见的都是中国人?

说是国内吧,到处又是老外。

我们这种旅行,是巨婴式的,旅行社就是个妈妈,抱着我们去国外溜达了一圈,至于说我们体验他们的文化之类的,那都是瞎扯,基本不可能,我去了好多说英语的国家,但是貌似我从来没跟老外说过英语,因为我接触不到他们。

旅行,是有绝对保障的。

是在舒适区里的。

就跟读书一样,我们只接受我们能接受的,不挑战我们不能接受的。

很难成长。

旅行或读书,要想成长,必须接受挑战,去探索未知,有篇文章是讲述旅行与读书的,是梁文道主讲的,他们提倡的一种旅行就是冒险式旅行,不是什么都安排好的,而是把自己当成动物,去适应丛林生活。

这篇文章是:《如何“偷窃”别人的生活》。

有兴趣的可以找来读一读,蛮有收获的,会颠覆你对旅行的认识,我也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明星、企业家他们不喜欢参加旅行社,而是到处瞎折腾,要么去徒步穿越沙漠,要么去攀登雪山,原来他们是在挑战、探索。

我们总是害怕没有知音,万一没人懂我咋办?

你想多了,但凡是我们能想到的玩法,国内都有职业玩家了,例如最近有一群路虎卫士车主组成了探险团,正在穿越云南的热带雨林,有些区域连路都没有,他们需要一边开拓一边前进,我从群上看到他们发来的前线照片,真的很震撼,这才是旅行,才会思考人生。

在心理学课堂上,有个企业家分享了自己关于思考的一些观点,我写过一句话,其实出处就来源于他,他说,一个企业家的职责只有两个:思考、决定。

为什么常人无法思考?

因为,常人有需要他们思考的工作。

工作占用了他们的思考空间。

那么企业家就要远离工作,甚至去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从而更好地思考,例如探险、读书、漫游、发呆。

所以,我觉得开着破车去旅行,也是蛮好的体验,前提是别带客旅行,什么叫带客旅行?

例如,你每人收了2万元,又开了辆破车,路上动不动就抛锚,那么客人是接受不了这个服务的,因为他们是来体验服务的。

去东北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大家花了2万元坐着角斗士,要么方向坏了,要么电路坏了,要么抛锚了,客人们被折腾得受不了了,中途离去了。

反过来呢?

倘若是车主这么玩,那么就有意思了,因为这都是体验,老外特别喜欢这种旅行,例如大家可以看看这篇游记:《27年车龄路虎卫士来到非洲腹地丛林穿越》。

什么旅行有收获?

苦的、难的、曲折的。

去拉萨时,牛哥说过一个观点,人的大脑很难记忆甜蜜,但是却可以记忆痛苦,所以越是痛苦的旅行,收获越是巨大的。

我带过这么多次队伍,这一点体会太深了,什么时候团队最有凝聚力?就是出现状况时,这些队伍里感情最深的属于新加坡那拨队友,现在大家依然交往密切。

当时出现了什么状况?

我们有队友被新加坡海关给拦截了,而且是三次拦截,第一次是进新加坡,第二次是从新加坡去马来西亚,第三次是从马来西亚进新加坡,都拦住了,关到小黑屋了,我们在外面等待。

大家轮流去小黑屋安慰他。

他是散打冠军,我们推测是不是他身份特殊的缘故?后来弄明白了,办签证时,把他的护照还是什么编号给弄错了,差了一个数。

最近,做读书俱乐部的人特别多,有些是既做旅行,又做读书,来找我商量广告语,用的是那个很经典的:身体或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我给改了改:身体与灵魂,都要在路上。

两者都不能停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