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假期开始西游记亲子共读

2023-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粲若星空

小学生如何为初中学古汉语做准备?

小学生读读《西游记》,《世说新语》等,就可以为初中的学古汉语打下不错的基础。这是为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被要求精确记忆的,叫“有意识记”。学生在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时,并没有要求精确记忆或测试,但是其中有许多东西同样会被记住,这是“无意识记”。他认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的投入要有合理的比例。如果“无意识记”的材料比“有意识记”多出三倍以上,会大幅提高学习的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了“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的配比问题。今天我想聊聊两者的顺序问题。

以学语文为例子。语文作为一种语言,学得好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输入一定要足够海量。这是学校所不能代替的,必须在课外大量补充。这可以理解为“无意识记”。

在学校里,语文课上会学到很多语言的基础知识、词句的含义,阅读的方法等等,这些可以理解为“有意识记”。这类知识同样很重要。比如一些文本的深度分析,如果无人教授,孩子会探索很久都未必能领悟到,造成“阅读量很大,阅读理解却做不好”的现象。

“有意识记”这类知识是很枯燥的。一些文章主旨,深层含义等文本知识,一般是在小学中高年级才开始涉及。理想的情况下,在学这类知识之前,孩子应该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否则容易纸上谈兵,孩子学了也很难理解吸收。反之,如果孩子有不错的阅读量之后,再去学阅读技巧,文本分析,将会如虎添翼,阅读和写作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这就是我理解的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的顺序问题。我认为“无意识记”应该走在“有意识记”之前。这跟学英语,听英文儿歌、故事、绘本及游戏等“习得”要走在拼读,语法,背记单词的“学得”之前是一样的道理。

前段时间,正好跟友人讨论,孩子六年级,学有余力,该如何为初中语文做准备?

初中在语文教学上,哪一些是学生之前很少接触的,很抽象的语文基础知识呢?那就是古汉语方面。在初中,课内会花很多的时间去讲古文的语言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非常枯燥的“有意识记”类的知识。

根据“无意识记”应该走在“有意识记”之前的原理,我认为小学高年级年级阶段,可以尝试看一些比较通俗的古典文学作品,当作故事去看,先激发兴趣,培养语感。比如《西游记》,《世说新语》等,都是非常不错的材料。有了这样的铺垫,到初中集中学古汉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时候才不会觉得枯燥的,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