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读后感

2021-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瑾瑾HJ

  读完这本女性文学理论批评著作第一感觉就是震撼。虽然这本书的语言有点陌生化,有些地方还有些晦涩,但总体来说并不难读。震撼有三:一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书的叙述视角很宏大,把女性置于社会历史文化这个大背景下进行分析。二是作者运用了西方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来解读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作品,不仅解读方式新颖,而且有深刻的洞见。三是对现代女性作家及作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让我关照并反思当下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态。

古语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因为《论语》代表了儒家的意识形态,这也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官方意识形态。尽管也时常受到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依然是主流。儒家所建立的那一套,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虽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但从女性视角来看无疑是束缚女性的枷锁。反映中国古代女性悲惨命运的作品很多,如《氓》、《孔雀东南飞》、《莺莺传》等,而像《金瓶梅》、《牡丹亭》、《西厢记》这些大胆写情爱的女性文学作品,却因为反抗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了禁书。一直到五四新文化时期,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出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批评,也就是书中作者所说的“弑父时代”。到这一时期,女性才浮出历史地表,发出她们自己的声音。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思路正是对传统意识形态进行重构然后又拆解。在传统社会中,整个意识形态体系的编码方式和语义系统都是以男人为主导的,女子没有社会地位更没有话语权,她们被排除在社会活动之外,仅仅是父与子之间的纽带。如“妻与己齐”,“妇者,服也”便能窥视中国传统女性的生存处境。古代男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更是单一化,符号化。最典型的便是诗词这一文学形式。闺怨诗词的作者基本都是男性,但古代的男子不能像女子一样抱怨发牢骚,所以在词中他们借女子的口吻来宣泄心中的不满。再如《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不是被男性化就是如潘金莲那般的淫妇、荡妇。那么再反观《红楼梦》,也许这是一个例外了。

这本书的研究方法很新颖,运用了很多西方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为我们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大学四年学了很多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但都只是皮毛,不会运用。本书中运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提出了五四时代是一个“弑父时代”,那些女作家们都是时代的“逆子”。“我是我自己的”,她们摆脱了女儿、妻子、母亲通过他人依赖而产生的角色。突破男女生理差别、性别差异,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五四时期,女性在成为主体之前却又成了新世界的客体。在这个原有意识形态已经解构但新的还没有建立起来的社会中,女性面临着抉择。如在夹缝中屈从的丁玲;突破夹层的大智勇者肖红;无意选择的张爱玲。这里我想着重说一下肖红。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肖红的了解仅限于《呼兰河传》和电影《黄金时代》。作者在书中对肖红的评价还是挺高的。书中说到“她以个人的孤独承受并昭示了整个女性群体那亘古的孤独,她以自我一己的牺牲宣告了我们民族在历史前进中的重大牺牲——反封建力量的、人的牺牲;她以自已短促的痛苦的生命烛照着我们社会和文化的结构性缺损。她掉下来,一头裁倒在奴隶的死所后,才有人拾头望见,整个社会并没有一片可供女性飞翔的天空。肖红的两重世界也就这样切开了历史,她女性的躯体埋没在历史数千年的积垢中,而她的灵魂却书写在今天与未来的天空。”肖红从小就生活在两重世界中,冷漠的父亲的世界,温暖的祖父的世界。祖父去世后,她投入到书籍,绘画的精神世界中,但肉体依然遭受现实世界的摧残与打击,她过早的承受了成熟女性需要承受的肉体痛苦。肖军在她危难贫穷之际救助了她并且结为了夫妻,但最终肖红还是选择了分手,也许是肖军太过大男子主义,他可以像英雄一样拯救她却给不了她心底所渴望的温暖。她没有像丁玲一样放弃自己的声音,进入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放弃了肖军,选择了端木,选择了南下,她选择突破夹层,寻找自己的位置。她的两部代表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都在看似童真般的无邪里,表达了对整个中国生存状态与国民劣根性冷静理智的批判。

读完这本书,我突然对身边的很多现象有了理解。我生活在农村,虽然这是个多元快速发展的社会,传统文化在慢慢的消解,但农村中的许多妇女依然处在一个很尴尬的生存位置上。面对生活中的不幸,一方面她们希望像娜拉一样出走,但另一方面社会上又没有能够接纳她们的生存土壤与生存环境,她们只有忍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