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 -《郑风·遵大路》
遵大路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无我恶兮,不寁故也!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丑兮,不寁好也!
注释:
1.遵:循、沿着。
2.掺(shǎn闪):执、把持、拉住。
3.祛(qū区):衣袖、袖口。
4.无我恶(è):“无恶我”的倒文,不要以我为恶。一说(wù):厌恶。
5.寁(zǎn):迅速;快捷。
6.故:故人、古旧、旧情。
7.无我魗(chǒu丑):不要以我为丑。嫌弃。
8.好:情好、相好。
译文1:
沿着大路走啊,拉着你的袖啊。莫要嫌我把气怄啊,不念旧情轻分手呀!
沿着大路走啊,抓紧你的手啊。莫要嫌弃把我丢啊,抛却恩爱不肯留呀!
译文2:
多么希望能够沿着先君走过的路向前,紧紧握住君子的衣袖,希望君子不要厌恶我长时间握住衣袖不放手啊,实在是看到君子前来太意外太喜悦。
多么希望能够沿着先君走过的路向前,紧紧握住君子的手,希望君子不要嫌弃我长时间握住你的手不放啊,实在是看到君子太亲切太喜悦。
“上二句有风萧水寒之气,下二句见倾心吐胆之情,音曼而悲,此《离骚》之开山也!” 可见历史对这首诗的评价有多高!
上面加了两段译文,是对这首诗的两种不同理解。
译文1是把这首诗看做是一首弃妇诗,妇人被丈夫所抛弃时的急切挽留。不过按照这个想法仔细推敲一下诗中语句,发现两点不符:一是丈夫对待妇人的态度,从厌恶到嫌弃;二是妇人挽留丈夫的动作,从衣袖到手臂,似乎与我们正常的思维相反了。当然这只是我偶然的想法,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样一首有影响的诗,只为弃妇说话,岂不是有些浅薄了吗?现代人读诗,除了吸收古代的思想,还得有所转化。
《毛诗序》:“《遵大路》,思君子也。庄公失道,君子去之,国人思望焉。”
译文2就是根据这个思想做的翻译。
我们一直都在自我寻找,或者寻找自我,大都是孤独的旅行者。
虽然这个时代,都在追求个人品牌,但是没有集体的烘托,哪来的个人体现?
在思想方面,我们有喜马拉雅,有得到,有混沌大学……但是闭门造车,唱独角戏,有多大的概率获得价值呢?
所以在物理方面,我们要走进大环境,追寻大师,跟随“贤者”的脚步——“遵大路”。
重回当初,永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