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点心理学

中国的“苦情”游戏

2022-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吹口琴的可乐爸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勤劳能干的母亲为家人张罗了一大桌菜后,却默默地蹲在一边,拒绝家人们邀请她上桌,等大家都吃完了才开始吃别人的剩菜剩饭。

看到这一幕的人,都忍不住会觉得这位母亲很苦。但是换种角度,如果你作为那位母亲的儿女在现场,兴许感觉也不会太舒服。

为什么会这样?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谁惨谁有理,谁穷谁正确的可怕思维。

所以才会有那些把自己打造得惨兮兮的母亲们,因为她们想象着通过这样的举动来让别人“听她的话”,我都已经那么惨了,你还不听我的话?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我们身边其实有许许多多的谎言和骗局。

公司里的领导甚至家庭里的长辈,都很惯常地用“我为你好”这样的外衣来包装自己实际想控制别人的伎俩,在公司里面,也许不会有太多的苦情的部分,这部分通常发生在家庭生活中。

那今天的我们,该如何去面对这样的情况呢?

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去认识自己,倾听自己的声音,找到自己想要的,才能更好地判断当下,才能更好地去复合自己内心的选择。

朴师傅曾经说,每个人内心里冲动的部分,才是最真实的部分,那也是我们习惯于去压抑的部分。正视它,释放它,我们才能活得更自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