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开放、尊重与包容——读汪曾祺《七载云烟 》有感
文/星悦蔷薇
汪曾祺老先生《七载云烟》记录了他在云南昆明的生活:天地一瞬、斯是陋室、不衫不履、采薇、一束光阴付苦茶、水流云在。
逛书店、逛裱画店、逛作坊、逛茶叶店……大街小巷,感受着寻常百姓吃喝拉撒的真实生活。“我们在街上很难“深入”这种生活的里层,只能切切实实地体会到:这是生活!我们在街上闲看。看卖木柴的,卖木炭的,卖粗瓷碗、卖砂锅的,并且常常为一细节感动不已。”
网图(侵删)叙述了影响他最深的学校“西南联大”新校舍。“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窳陋而辉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这真的是一所产生奇迹的大学,一个清华的伟大的校长,几个伟大的老师,生长出几十个世界顶级“家”,还有那么多后来各行各业的建设者: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闻一多、沈从文、刘文典、钱锺书、杨振宁……因思想,因自由。“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教育名言,是曾主持西南联大校务的常委、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一句话。现在的大学,只见大楼,少见大师!
网图(侵删)“大部分同学是来寻找真理,寻找智慧的。也有些没有明确目的,糊里糊涂……学风是很自由的,学生上课、考试,都很随便,可以吊儿郎当。我就是冲着吊儿郎当来的。我寻找什么?寻找潇洒。”吊儿郎当宽松自由的环境才能产生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出了如汪老先生般自然、优秀、独树一帜的人才,如果千篇一律只能是一批又一批流水作业、没有特色的产品。
网图(侵删)在“不衫不履”中,他描写着联大师生风格各异的服装,“联在师生破衣烂衫,却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真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精神,人天可感。”联大是近代中国绝无仅有的一所联合大学,物质条件及其艰苦,精神却实为可贵!学生们在这里“接受了民主思想,呼吸到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这是现代教育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开放的思想才能创造出“异想天开”的人才,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采薇”中,他详细地记录着各种各样的美食,这是大学生的乐趣,是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对食物的尊敬,对生活的珍惜。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生活与生命的不易。
网图(侵删)汪老先生用聊家常的方式细细说来,文字清新隽永,将当年一群孜孜不倦寻求真理的学子与包容开放的大师们描写的栩栩如生。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环境,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物质是越来越丰富,精神却在不断的迷失与贫乏,自由、开放、尊重、包容才能更好地激发创造的空间,发挥每个人的特色,树立信念,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