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第二章 精神分析性格诊断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格的理解从两方面入手,两者都依赖于早年性心理发育的理论,首先人们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始驱力理论,试图从固着的观点来理解人格;之后随着自我心理学的发展,性格又被认为是表达特定防御方式的结果
这两种理解并不相互矛盾,后者为理解人格类型的隐晦含义提供了一系列独到的推,提出人类是如何适应性和防御性的,逐渐形成人格特征的这一观点拓展了趋利理论。
第一部分经典弗洛伊德驱力理论及其演变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玛格丽.马勒、克莱因、冯那吉、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基于生物内驱力学说,他强调了本能欲望的核心作用,通过与躯体部位对应的口欲期刚预期,生殖器期乃至性器期的发育阶段,逐步形成人格特征。
弗洛伊德很少提及父母对儿童心理病因形成的影响,偶尔提到父母失败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两种,过度满足使孩子失去成长的动力,或过度剥夺,使孩子承受过度挫折
根据趋利理论的假设,若儿童在性心理发育早期遭受过度剥夺或过度满足儿童的性心理发育将会受到阻碍,顾卓宇出现问题的那个阶段,这种雇主将使儿童发育到成人期实出表现出某种性格特征,如果一个成年男子具有抑郁型人格,可推论他曾在刚出生一两年内被忽视或溺爱(口欲期),如果他有强迫倾向,那么多半在一岁半到三岁时遭受过创伤(肛欲期);如果是癔症型人格,那么3~6岁期间,儿童的兴趣转向生殖器与性时,要么与父母关系过度亲密,要么被排斥在父母之外或两者兼有
Margaret Mahler 对分离个体化过程中的亚阶段的研究,将对人格结构逐步形成的过程的理解,又推进了一步的理论,称为客体关系理论。Mahler认为婴儿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对外界相对无意识阶段(持续六周的自闭阶段),相融与共生阶段(持续2~3年,包括孕育期练习其和解期及客体恒常性形成期4个阶段)以及分离个体化阶段。
后面还有英国的分析师们-克莱因、冯那吉等也提出了发育阶段理论。
第二部分 自我心理学
代表人物:安娜.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与超我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揭示自我,从深层潜意识意识层面的一系列活动规律,可以被看作是提高来访者的观察自我。观察自我是来访者自我的一部分,这部分是意识的,理性的,能识别自己情感活动的,并借此与治疗师结成同盟,与之对应的是体验自我,使治疗中来访者对治疗关系的感受和心临其境的自我部分。
“治疗性自我分裂”被视为有效治疗的必要条件,若来访者无法从旁观者角度观察自己的直觉和冲动情绪,那么治疗师的首要任务便是增进这种能力,判断来访者是否具有观察自我的能力,已成为诊断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原因在于如果能帮助来访者提高观察自我的能力,来访者对一些本来看起来颇有道理的现象,就有可能被自我识别,为不同情理治疗,就更容易取得进展
“自我强度”:自我对于感知外界与现实适应的能力可被称为自我强度,是指个体在外界极度干扰的情况下,是否依然能够认清客观事实,而较少动用原始的防御机制。原始的防御机制主要以回避和扭曲为特征,后者的更多体现为处境中的适应和调节
自我心理学的另一个临床贡献是心理健康意味着个体不仅惯用成熟的防御机制,而且能在不同防御间灵活转换,换颜值,面对不同压力时视情况灵活应对的人比钻牛角尖儿的人更加健康
安娜弗洛伊德在《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中易于种地的阐述了自我的主要功能:保护自身难保,不受过度焦虑、现实烦恼和愧疚念头的伤害。
第三大部分 客体关系理论
代表人物:W.R.D.费尔贝恩,海因兹.瑞克
费尔贝恩将弗洛伊德的生物本能理论完全舍弃,提出人们对关系的需求远甚于本能满足。换言之婴儿其实更加渴求母亲的抚育,即伴随而来的温暖和依恋,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乳汁获取。
客体关系取向的精神,分析师们并不注重个体童年期驱力是否妥善发展,某个发育阶段是否被忽视或哪种防御方式占主导地位,而更关注童年期的什么人成为儿童的重要课题,儿童如何与之交往,哪些部分被儿童内化以及这些客体的内不丞相如何影响儿童成人后的潜意识内容?在传统课题里关系理论中,安全与执行力分离与个体化这些主题远比阿迪普斯期的冲突更加重要。
弗洛伊德后期开始转向注重人际互动的分析治疗,不再将来访者的疫情阐释为来访者的扭曲理解,而将其做疗愈所必然经历的情感反应,他认为来访者通过将父母的形象投射到治疗师身上并与之对抗,从而将内部冲突的父母形象驱逐出去,他比喻为一个人无法与不存在的敌人争斗,确实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情感互动是治疗的关键因素。这一理念是当代精神分析师们秉承的不二信条。
基于上述构想,性格可被视作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或是潜意识地按照早年客体的内部成像而行为,对于边缘型人格患者而言,出现人格的稳定的善变状态就自然顺理成章了。
海因兹瑞克提出了一致性反移情和互补性反移情
治疗师的潜意识态度能画起来来访者婴儿,早期母婴互动的类似效应这一说法并非不可思议,观察婴幼儿与看护者间的互动便可对直深深的理解。在生命最初的1~2年,婴儿主要依赖非语言方式与他人交流,成人也根据自己的揣摩和婴儿的情绪反应来调节自己的行为,非语言交流十分普遍,凝视婴儿感人的音乐,激烈的爱情都有非语言交流的异曲同工
第四大部分 自体心理学
代表人物:科胡特
到20世纪中期,来访者的主诉不再是像以前经常听到的那样,抱怨多种情感困扰,无法摆脱内部客体等,而是一种内在的空虚,看起来他们更像是缺乏内部客体,正如科技关系理论描述的原始内摄。这类来访者缺乏内心的方向和价值观的可靠指引,他们期望治疗能指明生活的意义,他们外表踌躇满志,内心却空空如也。他们乐此不疲的寻求肯定,赞赏和确认,尽管这样的来访者在治疗中常会言不由中治疗师,仍能辨识出他们对于自尊和人生价值的内在迷茫
来访者这种长期搜寻,外界肯定的渴求,尽管并不符合,俄狄浦斯期自恋型人格模式,但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师仍将其核心问题归为自恋。面对这种来访者治疗是很容易觉得被贬低,被忽视,被轻蔑或被抬举,治疗师很难获得来访者得到帮助后的反馈只是随着来访者的情感起伏而忽上忽下
这里来防止的困扰集中于以下几点我是谁?我有什么价值?什么在维系着我的自尊?他们极少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也无法真正体验自己的优势
科胡特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构想,涉及自体的发育扭曲及治疗方法。他强调人对理想化的普遍需求也阐述了成人精神病理的含义:若个体在发育早期缺乏能被理想化的原初客体或没,能逐渐的无创伤性的对原初客体去理想化,成年后心理状态将受到严重影响。科胡特的理论价值在于不仅为治疗师处理自恋性,来访者提供了新的途径,也掀起了一场扩充自我结构理论的风潮,即:自体结构、自体表征、自体形象以及个体如何通过这些内部结构而获取自尊。这时分析师们开始关注那些缺乏可靠超我的来访者内心的空虚与痛苦。
科胡特的理论的贡献使治疗师们开始意识到,即使从自恋特征并不明显的来访者身上,也能够观察到他们为了维护自尊和自身内在协调性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而这些在传统精神分析理论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鉴于此治疗师,不但应询问传统的有关防御的问题,例如他正在躲避什么,当感到恐惧时他会做什么,还应进一步思考这个人自尊有多脆弱,当自尊受到挑战时他会怎么做
举个例子可以展示治疗理论变化的意义,临床表现为抑郁的两位男性都出现了各种症状,但主观体验却截然相反,其中一个人感觉糟透了,觉得自己道德低下,唯有一死才可告慰,世界自己的存在是个罪孽,另一个人虽深感内心空虚,丑陋不堪,也想自杀,但不为拯救世界,只因活着毫无意义。前者体验的是亲人心腹的罪恶感,后者则感受到弥漫全身的羞耻感,用客体关系的语言形容前者,满是内化了的他人的,贬低后者则缺乏内化,从而失去人生的方向
对两种抑郁状态,如今更多的将其命名为内摄型抑郁,第二种抑郁为自恋性耗竭状态。第1种抑郁患者常对治疗师的同情及支持态度缺乏回应,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值得被如此关注,因而治疗师的关心反而加重抑郁。第2种抑郁的患者受到治疗时的关怀和支持时会有好转,空虚感会暂时消弭,羞耻感也会得到缓解。
第5种理论:当代人际关系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格林伯格、史蒂芬.米歇尔
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家开始质疑人格是否真的能在断续恒定且有独立的环境中形成,他们更倾向于把人格看作是在不同人际环境中产生的连续的自我状态。
关系学派分析师们的兴趣,对于治疗互动肾盂理论假设,通过汲取新的观点,分析师可以更为客观投入的观察来访者的观点,如果观察者对被观察者缺乏情感投注,将一事无成,关系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级理解,咨访双方的严格特征有助于双方更好地理解治疗中的一举一动
在处理情感创伤和性虐待的来访者方面,许多关系理论观点都涉及早期弗洛伊德理论对创伤的关注,但关系理论更强调解离过程,而非压抑过程
从人格诊断的角度来看关系理论对治疗最大的影响在于使治疗师能对临床经验,治疗性社会意义多重自我状态以及解离状态保持足够的敏感关系理论,也改变了治疗师关于自我体验的认识,相比传统理论假设来说,关系理论更强调自我体验的流动性和持续变化性。
第六大部分 精神分析对人格评估的其他贡献
作为本章总结,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分析理论,更多强调的是主要论点和动力概念而非特质,这也是动力一词反复出现的原因。正视这种动态的理念,使得精神分析理论对于人格的论述更为丰满,也比多数评估工具更为贴近临床人格的形成,可从多个有意义的维度去认识人们也可同时形成任意维度的两极的迥然不同的性格。
最后推荐大家读《刺猬的爱情》这本书中通过对5个个案的描述,生动在线的分析师,在实践中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阅读此书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