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之美是中国之美

2018-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马踏飞燕J
小虫虫该起床了

        今天是节气“惊蛰”第一天,意思是:春回大地,春雷隆隆,冬眠的小虫被惊醒要蠢蠢欲动了。当然也包括人体中的“小虫虫”,小到细胞?

        “雨水”的最后一天,深圳只听雷声滚动,下起了纷纷阵雨,原来承上启下,开始了节气的交接。因为学了点《易》和中医,就特意观察节气时的天气特征,发现虽说在远离中原的南部城市,也丝毫不影响它的准确性,有时候会想:这不就是神迹么?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即一个回归年大致等分为二十四个阶段来定的。这实际上是阳历,是根据太阳对地球上的日照来定的。东至这一天太阳对北半球日照最短,即白天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夏至这一天,太阳对北半球日照最长,即白天时长超过夜晚。看来古人一点一滴,积年累月的观察测量,知晓了天体对地球人们的影响力。说起来都是“大智慧”。

      古代传说中,帝尧时代经常有天文观测活动了。后世皇帝还设“钦天监”职位,指导农事活动外还有监察天灾人祸;形成了“占星术”预测理论,不但中国有,西方也有此学说和技术。

        接着,看到了有人观天象看流星而悟道成了佛陀。说的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悟到了缘起法“法不孤起,丈境方生”,一切都是因缘聚散,缘起缘灭。

        现在小孩子常看图说话,是因为有了图书课本书籍能启发智力。过去的人多看实景,比如太阳月亮,星星等自然大境,无形之中达到了更直观的启示。放大说是接受了宇宙信息,小点说是启发了智慧。有意思的是,现代“凭一己之力将我国科幻水平提升至世界级”的刘慈欣,也在《我是刘慈欣》里回忆了小时候在河南老家罗山山区的晚上,看夜空繁星,看着看着忽然有了极致深刻的动感和迷幻。这也为其开拓思维方式打下方便之门,这也许是一种“开悟”吧。

        说到节气,《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一节堪比神仙。其实乃“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之理也。书中也透露了,一般冬至节气时会有东南风的。本人还在去年冬至那两天特意留心验证一下,一个北风出奇凶的冬月,在那两天,调转风向刮起了东南风!就如过去观察其他节气以及今天惊蛰一样,一个字:准!

        那么,谜底解开,诸葛就不神了吗?非也。书中还提到他还会观星之术,奇门遁甲之术。后人有熟悉奇门遁甲的按当时时间做了一次复原,起局,结果也是证明有东南风的。几种技术综合观察,才可以下结论了。所以,诸葛是集大成的高人。至于搭高台求风法事,就是唬弄周瑜的了。

        旧历进入立春才算新的一年开始,从交立春到雨水为寅月,交惊蛰到春分为卯月……过去算卦等看时间都是根据节气为准的。

春花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分清谷天,夏满满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是八、二三。

      很喜欢的一首苏州评弹《节气歌》更是声情并茂,唱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娱,谷雨西厢好养蚕;

立夏牡丹花零落,小满小簪布庭前;

芒种隔溪渔家乐,义侠同耕夏至田;

小暑白罗衣着体,大暑望江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交大寒。

        吴侬软语一唱,节气都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